于海娟,赵 梅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重症医学科;2.药学部,海口 572000)
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1],因其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晚期成为进展期胃癌,而进展期胃癌预后极差,其治疗手段除手术治疗外,化疗已成为其消灭肿瘤细胞的最重要手段[2]。而老年患者因不能承受手术治疗而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对此疾病及化疗药物的认识不够以及化疗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故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不仅会降低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影响化疗的疗效,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进行干预,对疾病后期的康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本院对88例老年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进行的全面性护理,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能够参与进行各种评分;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为60~80岁。排除标准: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者;出现身体功能障碍者;严重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障碍、认知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者;临床资料不全及随访依从性差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TNM分期及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予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依照医嘱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入院指导,并注意对患者进行护理巡视等。观察组从入院开始即予全面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1)心理认知护理。由主治医师及护士长依据患者本人的经历、病情及受教育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并为其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采取讲座的方式或其他合适的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该病,让患者及家属能够了解胃癌发病的病因及机制,以及主要的治疗方案等知识;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为患者建立一定的心理基础,以减少化疗期间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并为患者讲解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2)营养支持护理。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血清蛋白水平、血清转铁蛋白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制订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并尽量避免化疗药物的作用高峰期,嘱患者以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此外,还应加强补充患者的肠外营养。(3)心理辅导。在住院护理期间,应注重患者的心理辅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通过心理测验等方式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4)并发症的护理。在化疗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化疗前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化疗时注意保护患者静脉,尽量减少药物渗出血管;加强口腔护理,并注意减慢滴数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化疗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5)中医针灸护理。于化疗前一天开始,予针刺治疗,行平补平泻手法,具体取穴为足三里、合谷、曲池、太冲、八风、三阴交。留针30 min,每天1次。(6)出院后护理。出院后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但应循序渐进,避免劳累;嘱患者必须进行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状态的评估: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数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负性情绪状态越严重。生活质量的评估:主要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协会组编制的癌症患者QLQ-C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3],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负性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评估均在患者入院当天及出院时分别进行。满意度的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于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对护理水平、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护理、并发症护理的满意度等。满分100分,≥90~100分为完全满意,≥75~89分为部分满意,小于7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完全满意例数+部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经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表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资料显示,胃癌病死率在所有癌症相关死亡中位居第2位[3]。由于病变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很难与消化系统疾病进行鉴别,故很多患者发现胃癌时已到晚期[4-5]。胃癌发生的病因极其复杂,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是遗传、环境、饮食、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7]。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最好的方法,但许多进展期胃癌病灶已向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机会[8]。故全身化疗是进展期胃癌的重要治疗方案,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案为XELOX方案,其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9-10]。但由于化疗本身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等,加之老年人本身生理机能下降,不能耐受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对癌症的恐惧,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在化疗期间减少不良反应,平复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面性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良性护理模式,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者讲述成功案例,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1]。医护人员不仅可以通过心理认知护理及心理辅导,增强患者信心,克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通过运用自身医学知识减轻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身体免疫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2]。
目前,西医对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多采用对症治疗,但化疗药物所致的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文献研究证实,针灸对于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有较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灸能够促进四肢血液循环,使受损神经得以修复,进而抑制外周神经的退化,促使其组织形态学的正常化有关[13]。故本次研究将中医针灸护理作为全面性护理干预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研究显示,两组经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全面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负面情绪状态、生存质量及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