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敬北
(宿迁学院外语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推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显得愈发重要,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也从过去侧重由外向内的文化输入向中国文化由内向外的对外输出转变,其中,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则成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译介可谓广泛又不乏深度,但翻译给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带来的效果却不够理想[1]135-140。究其根源,就在于翻译模式无法应对典籍翻译在语言、思维与文化转换上存在的固有问题。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和视觉时代的到来,不同类型符号间自由转换,运用多种模态来构建语篇和传递意义已经成为现实,超越翻译学的多领域、多学科融合的典籍对外译介与传播模式显得愈加必要,也为中国典籍走出对外传播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目前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纪录片《孔子》(国际版)①跨文化传播为例,运用多模态语篇理论构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以期探索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
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从早期的海外汉学者和传教士的翻译传播模式逐渐向国内学者自发和国家机构有组织性的对外译介模式过渡。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崭新领域,尚有不少问题需深入思考。我国典籍对外译介与传播的研究主要关注译文、译者、译法、译史、翻译理论、出版发行的种类、英译版本的数量等,忽略了典籍跨文化传播存在的明显问题——缺乏对典籍译本在西方接受状况的实地调查与客观评价。以《大中华文库》为例,美国东亚图书馆的收藏情况并不理想,很少有读者借阅,在期刊存储(JSTOR)上读者对《文库》的评论也很少[1]153-156。中国目前的许多译本仅供国内学者之间交流、学生学习之用,并未在海外获得承认。中国典籍跨文化传播效果不佳,追根溯源,在于语言、思维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2]。语言和思维上的某些根本不可通约性导致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中的种种障碍。洪堡特指出:语际间的天然屏障也许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逾越[3]。毕竟,一种语言就意味着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王宏印先生也指出,目前中国文化外译工程大多依赖中国学者,忽视了中国学者的国外文化知识背景与语言的水平永远无法与本族语者母语水平相提并论[2]。中西两种语言蕴含两种思维,中译外涉及如何将具象思维的概念抽象化的过程,即伦理性思维向逻辑性思维的转换过程[4]。可事实上,每位接受者总是以自身的文化思维模式解读另一种文化,故若译者不能站在接受者的文化思维立场上来进行翻译,接受者的误读是在所难免的。文化上,从西方接受者的心态来看,目前中西文化关系正处在调整和转变期,西方的文化心态并未转变过来。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仍是持批判和疑惑的态度[5]。
在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针对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面临语言、思维与文化的问题,我们把探索目光转向新媒体时代的多模态视听觉符号。既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语言差异会产生交流障碍,那么寻找一种共通的交流载体来进行信息传输就成为必要。传播学和视觉学的目光再次转向了人类最初使用的一种交流模式——视觉符号。例如原始人在岩洞上画的牛和羊,在彩陶上画的鱼和水,这些图形可以是跨越国界,为不同地域、民族的个体所识别[6]。然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多模态视听觉符号具有形象性、隐蔽性和多重指示会意性特征,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媒介[7]。用共通的视听觉语言,可以直接调动受众的感性经验和多模态视、听思维,实现对文化差异的包装。一方面,可以打通不同文化之间语言的障碍,不同文化思维的人均可直观阅读;另一方面,多模态视听觉时代打破文字垄断,使不同文化世界得以进入一个共通的大众文化时代。应该说,面对多模态视听文化的到来,现代人几乎难以拒绝其声色幻影的诱惑。多模态视听文化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和情感体验的同时,也使人们的审美趋向、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在潜移默化中朝着共通的方向发展。
在传播方面,新媒体凭借其传输快捷便利、覆盖范围广泛、双向互动流畅的传播优势,为典籍文化对外传播的展示、推介、交易、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新媒体平台为典籍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典籍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8]。
Kress[9]认为所谓“多模态”就是运用几种符号模态,或综合使用若干符号模态来强化同种意义的表达,或行使补充功能,或进行有层次排序。同时将多模态语篇交际定义为设计符号产品或事件时多种符号模态的使用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认为多模态语篇意义由话语、设计、生产和传播四个层面构建而成。多模态语篇交际又可分为内容层和表达层两大层面,文字的出现实现了内容层的话语和设计,现代媒体技术则实现了表达层的生产和传播[9]。基于对上述多模态语篇交际理论的分析,我们构建了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见图1),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证实该框架的合理性。
图1 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构建
系统功能语言学[10]认为,语言在实际使用中受到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语境决定着话语内多符号的选择和组合。文化语境可理解为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文化、历史、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属于该言语社团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在语篇中的意义[11]。每一个语篇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它的意义在于它的社会功能和使用目的[12]。文化语境在跨文化语篇语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语篇的内部模态选择、模态关系处理、模态组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语境涉及跨文化语境、全球化语境以及视觉文化语境。
1.跨文化语境
在单文化语篇语境分析中,关注的是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13]。而跨文化语篇语境不同于单文化语篇语境,由于其特殊的跨文化传播任务——实现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接受与融合,它是多种文化语境相互融合的结果。因此,中国典籍跨文化传播要以选择优秀的文化典籍为前提,以跨越文化传播地域差异、消解文化间隔阂、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充分吸收文化传播对象国家的文化资源,并对中国文化典籍加以大众化、与时俱进的改造,赋予其新的历史内涵,最终实现典籍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2.全球化语境
全球化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置身其中的宏大现实语境,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也不例外。“文化一体化”在文化相互借鉴与融合中日趋明显,文化交流逐渐由原本试探性、强制性向主动的、自觉的、平等的、多元的文化交往转变。
3.视觉文化语境
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表达过对媒介演变的看法:“如果说17世纪从一种视觉文化退入到一种抽象的文字文化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正从一种抽象的书籍文化进入一种高度感性、造型和画像似的文化。”[14]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化也将以生动、直观的视听觉艺术形式来表现丰富、抽象、含蓄的内容。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要充分利用视觉文化语境来跨越文化差异,以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根据西方受众关注情感体验、重视事实数据、接受幽默风趣的心理特征,文化典籍多模态语篇构建也需对中国典籍的原有叙事方式进行转换来适应西方受众的接受心理,使他们切身体验到中国典籍的文化深度,力戒宣传教化、刻板生硬,要学会以小博大、化整为零,以生动的故事、精辟的语言、思辨的对话将典籍文化呈现给受众[8]。在叙事转换与模态转换上,我们可以把典籍文化以图、文、声等单模态或多模态结合形式植入外国文化产品中,与外国大众化的影视文化产品进行深度融合,也可以将文化典籍通过各种叙事方式的转换融入到西方受众接受度较高的诸如中餐、中国历史、中医、中国功夫等中国物质与精神文化中[15]。如在中国武术精神中融入“孝”“仁”“礼”等文化典籍思想,在武术服饰、武器装饰等产品中融入由典籍语言、文字、图案等模态构建的多模态语篇。同样在中餐文化中也可融入中国文化典籍的元素,如在餐厅的软硬装潢中融入图、文、声等为载体的多模态文化典籍语篇,在餐饮服务中融入由影、音、画、语等模态所构建的反映中国文化典籍中相关饮食礼仪文化的多模态表演或展示等。
表达层的生产对于文化的视觉表征来说,主要是影视技术以及相关的素材和材料,这在中西方各国基本上是相通的。表达层的传播即是语篇交际的渠道,中国文化典籍多模态语篇的传播包括线上与线下两种传播方式。线上的传播渠道可以是电视、电影,也可以是网络公众平台、网络社区平台;线下的传播渠道包括海外孔子学院、国内留学生教育的文化课程、国内外文化交流等。传播介质包括储存文化典籍多模态语篇的光碟产品、电子版教材和对外文化交流材料等。
纪录片《孔子》(国际版)是中国典籍跨文化传播方式多模态化的一次探索,此次传播打破了过去书籍的译介模式,旨在扩大中国典籍对外传播的受众范围,因为以视听觉模态为主的纪录片可以被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体接受和理解。纪录片《孔子》多模态语篇的构建过程包括了从孔子思想典籍的文字模态到多模态纪录片的叙事转换、新文化体系构建、模态转换、语篇设计、生产和传播等多个过程。
《古代汉语大词典》将“典籍”定义为“国家重要文献”“统称各种典册、书籍”[16]。汪榕培等将典籍界定为“中国清代末年1911年以前中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文献和书籍”[17]。明确提出“中国文化典籍”概念的是南开大学的王宏印教授,他认为中国典籍覆盖文史哲三科,兼顾儒释道三教,形成了以汉族文献为主,兼顾其他民族文献的多元文化格局[18]。以上概念互为补充,对“中国文化典籍”进行了比较清晰全面的阐述。纪录片《孔子》(国际版)以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为蓝本,以司马迁对孔子生平的记载为主线,纪录片首尾又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评价形成呼应:“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而片中所传诵的“孝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则出自《孝经》。因此,纪录片《孔子》(国际版)是对《史记·孔子世家》《孝经》等中国文化典籍部分内容进行载体、时空、视角、情节、体裁等叙事方式的转换后而形成的适合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文化典籍语篇。
纪录片《孔子》(国际版)采用的时空、视角、情节等叙事转换方式包括:叙事视角国际化、古代典籍的当代化、经典思想的大众化。
1.叙事视角国际化
中国与英国雄狮公司合作,用西方人的视角和国际化手法讲述中国故事,旨在增强中国文化典籍的国际化色彩。悉尼大学的王安国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的金安平教授等汉学家在片中从西方思维和视角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独特看法,发出了肯定的声音。他们对孔子作出带有国际视野的认识和评价。此种通过个体的社会存在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的手法,也是国际纪录片通用的故事化、人物化的叙事方法,对外国受众来说更权威、客观和亲切,便于引导外国受众接受中国文化典籍。
2.古代典籍的当代化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当代普通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表明了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凸显了孔子这位历史伟人的现实价值。纪录片巧妙地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塑造出了一个鲜活生动、形象可感、有现实温度的孔子。片中中国当代春节大团聚、农村的儒学课堂、北京四海孔子书院的儒家思想教育、京博石化集团的“仁”“孝”企业文化皆是对孔子思想在当代中国扎根和传承的叙事转换,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3.经典思想的大众化
片中谈及的“礼”“仁”“孝”等儒家思想,其实也是全人类共通的普遍价值,跨越了身份、年龄、行业等个体差异,获得了不同人群的普遍认同。这些人群包括了外国学者、儿童、高考学生、外出打工者、普通村民、知名企业家等,他们深受孔子思想影响,在生活中一直践行着这种文化思想。
该纪录片的源文化体系主要来自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字所阐述的“礼”“仁”“孝”等核心思想,通过跨文化叙事转换后,实现了源文化体系到新文化体系的转换。新文化体系在坚持孔子思想中的“礼”“仁”“孝”等核心思想本土文化的同时,又以国际纪录片简洁的语言风格、质朴的影像风格和快节奏的剪辑为叙事手法,通过孔子思想当代化和接受对象的大众化来引入西方“实用主义”②思想中讲究实用和实际效果的成分,满足了西方受众的心理需求,有效地构建了融合中西文化的新文化体系。
《孔子》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包含了从承载孔子思想的文字模态到图、文、影、音等模态的单模态或多模态间的转换。如在跨文化传播关于“孝”的思想时,片中跟踪拍摄了建筑工人张艳阳携妻带子回乡探母的全过程。该过程就包含了从“孝”的古代汉语言文本到包括言语模态(张艳阳对“孝”的领悟、对孝敬母亲的承诺)、画面(回家路上场景和全家团聚场景)、声音(渲染过年气氛的各种声音)等多种动态或静态模态的转换过程。该模态转换过程跨越了文化、语言、思维的差异,把孔子“孝”的思想转换成国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多模态视听觉新语篇,比单一的文字翻译传播更加生动形象,富有现实感和实践意义。
多模态意义构建的话语层、设计层、生产层中最核心的是模态选择和模态关系的处理。单纯的文字翻译难以将“礼”“仁”“孝”等儒家思想完整、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国外受众面前,无法凸显中国儒家文化的实用性和现实性。
纪录片中影像模态一直被认为是传递意义的主要载体之一,纪录片《孔子》(国际版)的主要模态为影像模态和解说言语模态。解说言语模态对影像模态进行补充,同时起到连贯语篇的作用。字幕模态、背景音乐等模态为附加模态,对声音模态和视觉影像模态起到强化作用。言语模态内部的海外汉学家的叙事声音、孔子的叙事声音、司马迁的叙事声音、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叙事声音等不同叙事者的言语模态对解说言语模态进行补充以凸显孔子思想的国际性、普遍性、真实性、现代性等跨文化、超文化特征。
纪录片《孔子》的语篇生产是基于该语篇设计方案,在中英合作背景下和适应西方受众追求理性、个体独立等需求,同时又兼顾中国集体主义、谦恭、孝道等思想,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融合中西方纪录片拍摄和制作方法,完成可视化影像产品的过程。根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19],纪录片《孔子》(国际版)于2016年9月17日在深受公众喜爱的德法公共电视台黄金档首播,并于当月重播3次,10月至少重播两次。作为专门播出文化类影视作品的电视台ARTE受众更广泛。德法公共电视台在其新媒体平台上为纪录片《孔子》(国际版)还开设了专题网页并提供了限时免费看服务和付费点播服务。该片播出后在法国普通观众和文化界中赢得好评,并取得良好反响。如法国中国电影节技术与选片顾问龙爱乐(Noäl Garino)观看后称赞道:“这是一部制作精良,贴近时代的纪录片,吸引我一下看完。”他认为,该片既讲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又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现状,因此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比如说,片中中国人春节期间乘车返乡团聚的场景。“这样的画面折射出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但在同类的纪录片中是少见。”龙爱乐还认为该片内容鲜活有趣,即使对中国不甚了解的观众也不会觉得索然无味。西方一般读者很少会去特意阅读有关孔子思想的专著,该类书籍主要面向有志于了解中国文化的群体。
法国巴黎周易中心主任、汉学家夏汉生(Cyrille J.-D.Javary)认为,纪录片《孔子》(国际版)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其在法国播出的频道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知识性的电视频道,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法国观众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入门机会。夏汉生还表示,儒家思想不仅在当代中国充满了生命力,在当代法国也是如此。孔子的很多提法,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求诸己”“过而不改,是为过也”等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某些思想也与西方文明具有诸多共通之处,比如孔子注重学习,认为学习可以不断提升自我。孔子不仅是中国人的万世师表,也是全人类的精神导师。夏汉生还指出,纪录片所传播的有关孔子的治国理念、财富观念也让西方观众记忆犹新,对当代西方社会具有同样的借鉴意义。
众多网友也发表了他们对该纪录片的认可,如网友Atid van Eseet在纪录片播出的电视台网站发表评论,孔子是一位智者,是一名洞察人性的伟人。通过纪录片《孔子》,让我了解到孔子智慧地为中国人树立了一套行为与道德规范。令我惊叹的是,孔子思想能够引领数千年文明,训诫庞大的人口,而且体系明确、难以逾越。
视觉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多模态语篇构建方法为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中国文化典籍对外翻译中固有的语言、思维与文化障碍,本文构建了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阐述了跨文化、全球化、视觉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典籍如何向适合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文化典籍语篇转换的过程,并以纪录片《孔子》(国际版)为实例对该框架进行了验证和说明。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典籍多模态语篇构建关键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文化典籍国外受众的心理需求调查与分析;第二,基于国外受众的心理需求,选择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的叙事转换与模态转换方式;第三,中国文化典籍多模态语篇对外传播媒介的选择与宣传力度。国外受众的心理需求调查与分析直接决定文化典籍多模态语篇的叙事转换与模态转换方式,第三点则是多模态语篇能否为受众接受做保障。本研究在文化典籍国外受众的心理需求和纪录片《孔子》(国际版)的国外接受状况调查与分析方面做的仍然不够,这也是本研究的后续工作。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研究是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去的一次重要探索,需要翻译学、传播学、符号学、媒体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与合作,对我国今后的文化典籍对外译介与传播具有启发意义。
注释:
① 纪录片《孔子》(国际版),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英国雄狮公司和中国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联合拍摄,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的中外合作纪录片。该片在中英创作团队“和而不同”的理念下,在交流、切磋、论辩、磨合中得以顺利完成,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产物。该片时长90分钟,纪录了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纪录片《孔子》(国际版)启动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65年公祭大典仪式上宣布开机拍摄,2015年下半年完成。2016年9月17日在法国文化电视频道ARTE首播(视频来源于央视纪录片网:http://tv.cntv.cn/videoset/VSET100257124642或腾讯视频 http://v.qq.com/x/page/u0179qyzizt.html)。
② 实用主义(Pragmatism)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开始,发展成为美国一种主流思潮,同时也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是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