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海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晋城分公司,山西 048000)
潘河区块地层结构稳定,开发15号煤层将依次揭露新生界第四系(Q)、古生界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和山西组(P1s)、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总体而言,本区勘探程度高,15号煤层厚度分布稳定,煤层埋深浅,构造简单,断层不发育,煤层气资源丰度高,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潘河区块3号煤开发已久,在进行15号煤施工设计时坚持“地面条件与地质条件兼顾、经济合理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面集输系统和现有井场,又必须防止钻井施工对3号煤层的污染,与3号煤层排采井保持足够的井距。以X井组为例,该井场原有3号煤排采直井一口,通过对井场进行扩建,在该井场新布置2口15号煤定向井,井口间距保持为5m,新井方位分别为112.35°和192.57°,使井场三井眼成放射分布,形成了良好的防碰条件,保证了试验井组轨迹与3号煤排采井的100m防污染间距(见图1) 。
图1 X井组井场示意图
该井组设计为二开结构,采用“直-增-稳”三段制井身剖面。一开采用φ311.15mm钻头钻至基岩10m后完钻,下入φ244.5mm×8.94mm/J55表层套管,口袋0.5m,固井水泥返至地面,二开采用φ215.9mm钻头,钻至造斜点后利用螺杆造斜,采用螺杆定向钻进和复合钻进相结合的方式,钻至目的煤层15号煤层底板下45m完钻,下入φ139.7mmx7.72mm/N80生产套管,口袋2m,固井水泥返至3号煤层上200m,实现双煤层封固,见图2。
图2 X1、X2井身结构图
早期的煤层气钻井主要采用水源系列钻机设备,特点为成本低、动力差、钻速慢、安全保障低、钻井周期长。为了保障设备性能满足施工需求,X井组选用了石油系列ZJ15车载钻机,井架型号JJ90-29/31,负荷900KN;泥浆泵型号SNK500-15,功率500HP;车载柴油机型号CAT-C9,功率350HP,利用车载钻机的灵活机动提高施工效率。
一开采用膨润土浆钻井液,潘河区块一开表层以黄土、砾石为主,易形成漏失通道。一开前提前配置膨润土浆,配方:清水+1/3纯碱+0.25%CMC+4%土粉,性能维持在密度1.01~1.03g/cm3,粘度28~33s, pH值7~8,含砂0.2%。
钻完表层后配10m3稠浆清扫液,循环一到两周将井下岩屑携带干净后起钻,保证下表层套管顺利到底。
二开上部地层以聚合物钻井液为主,密度1.03g/cm3,粘度27~32s,含砂0.2%,pH值7,适时替稠膨润土浆携砂。针对煤层易坍塌、易污染、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性,进入3号煤层前100m转化为镶嵌暂堵钻井液体系。利用镶嵌屏蔽暂堵剂的弹性可变性,使其部分颗粒嵌入在煤层孔隙的入口处,进行单向封堵,实现井壁稳定和储层保护。配方为:井浆+5%镶嵌暂堵剂+5%零渗透处理剂+0.2%表面活性剂”在钻进过程中根据接单根及起下钻情况随时调整钻井液性能,维护性能保持在密度1.03~1.08g/cm3,粘度33~36s,pH值7~8,含砂0.2%。
一开地层主要为黄土层及砾石层,轨迹控制主要为防斜打直,因此施工中采用“φ311.15mm钻头+φ165.1mm钻铤”钻具组合进行吊打,严格控制钻井参数,钻压20~50KN,转速40~75r/min,排量14~18L/s,泵压1~2MPa。
二开直井段采用常规塔式钻具组合“φ215.9mm钻头+φ165.1mm钻铤+φ127mm钻杆”继续垂直钻进,每50m进行一次测斜,及时跟踪掌控井斜、方位变化情况,做好防碰工作。
二开造斜采用螺杆钻具组合“φ215.9mm钻头+φ171.45mm(1.25°)螺杆 + φ171.45mm无磁钻铤+φ165.1mm钻铤+φ127mm钻杆”,钻压60~130KN,转速30~60r/min,排量14~20L/s,泵压1~4MPa。按照1.3°/100m的造斜率进行定向造斜,定向段每20m左右进行一次测斜,控制全角变化率在5°/25m(连续3点)范围内,稳斜段每25m左右进行一次测斜,控制全角变化率在3°/25m(连续3点)范围内,保证井眼轨迹符合后续作业要求。
表层固井采用常规固井技术,下入φ244.5mm套管,保持套管与地面齐平,注入密度1.85g/cm3的水泥浆,返至地面。由于潘河地区3号煤长期排采,地层压力、储层压力均较低,常规水泥浆密度过大,极易压漏地层,引发储层污染和固井水泥返高不够、水泥环胶结质量差等问题,因此生产套管固井采用了中空玻璃微珠超低密度固井技术。该水泥浆体系主要为中空玻璃漂珠、活性填充材料、早强剂、降失水剂、分散剂等和水泥灰按配方配置而成,密度1.3~1.4 g/cm3,有效降低了固井水泥浆液柱压力,减小了水泥浆的漏失,注水泥过程坚持“小排量、稳打稳替”方针,注浆排量0.5~0.6m3/min,采用塞流顶替水泥浆,有效减少循环摩阻和环空压差,保护煤层。
试验井组X井组15号煤定向井施工期间,井场上原3号煤排采井保持正常排采。试验井组平均机械钻速5.51m/h,建井周期22.4天,比设计提前了3.6天,固井质量良好,试压合格,各项井身质量指标合格(具体见表1)。
表1 X井组井身质量参数表
(1)穿过3号煤层进行15号煤定向井开发,在直井段的井间距较小,必须充分考虑新施工井眼与原3号煤排采井的轨迹防碰,提前进行防碰扫描,施工时要勤测轨迹,保证施工安全。
(2)钻井施工中,钻井液对煤层的入侵不可避免,尤其是已开发区块,在进入煤层段前要充分循环调整泥浆,保证固控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尽量减少固相颗粒对煤层的入侵,同时转盘转速和排量宜降低至正常值的75%~80%,平稳钻过煤层。
(3)下入生产套管时,要结合双煤层的埋深,选用合理的过煤管,确保过煤管接箍具有足够的煤层顶、底距,便于后期的压裂施工。
(4)潘河区块15号煤埋深相对较浅,在较大位移的定向井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地层资料和录井岩屑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测斜数据进行轨迹的指导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