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动脉瘤是指机体脑动脉内腔部位局限性扩大、异常导致其动脉壁出现的一种瘤状突出,是导致机体蛛网膜下隙部位出血的首要因素[1]。目前脑动脉瘤的主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先天性因素、感染、动脉硬化、创伤有关,其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与脑血栓,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本研究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病人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3例,男35例,女38例;年龄37岁~64岁(50.37岁±3.89岁);病程0.4年~1.2年(0.78年±0.22年);肿瘤直径3.8 mm~20.4 mm(12.13 mm±0.24 mm);单发性动脉肿瘤66例,多发性动脉肿瘤7例;Hunt- Hess分级:Ⅰ级19例,Ⅱ级27例,Ⅲ级10例,Ⅳ级17例。观察组74例,男34例,女40例;年龄38岁~65岁(50.42岁±3.75岁);病程0.3年~1.3年(0.75年±0.24年);肿瘤直径3.9 mm~20.7 mm(12.24 mm±0.27 mm);单发性动脉肿瘤65例,多发性动脉肿瘤9例;Hunt- Hess分级:Ⅰ级20例,Ⅱ级26例,Ⅲ级11例,Ⅳ级17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3]中关于脑动脉瘤的诊断标准,即蛛网膜下隙严重出血、头部剧烈疼痛、呕吐、发热、视力视野障碍等,且病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合并重要器质性疾病、治疗依从性差、药物过敏史等病人。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指导病人取平卧位,所有病人均行气管内插管,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肿瘤形态、大小、数目、与四周血管关系、位置等属性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技术进行观察。行额颞开颅术,从侧裂入路,于病人头部做一切口,切口形状为弧形,切除皮肤与浅筋膜,将骨膜剥离,翻转皮瓣并使用弹簧拉钩固定至病人颅底部,将骨瓣取出,以形成骨窗。根据DSA造影结果对瘤颈选取大小适宜的动脉瘤夹进行夹闭、结扎,同时结合超声检查仪与神经内窥镜进行探查,查看动脉瘤的实际夹闭效果。手术完成后,放置引流管于病人硬膜下方,并对切口进行缝合。留置导管2 d~4 d后拔除。
1.3.2 观察组 术前密切关注病人血压情况,维持病人收缩压在100 mmHg以内,促进血压稳定。给予巴比妥(生产厂家: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每支2 mL,国药准字H51023839)以镇静,为避免血管痉挛,给予尼莫地平(生产厂家: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每支4 mg,国药准字H20051540),均静脉输注形式给药。所有病人均行气管内插管,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麻醉完成后对其行降压及全身肝素化处理。选取股动脉进行穿刺插入,于病人椎动脉或颈内动脉部位置入导管(6F),行脑血管造影,观察病人动脉瘤的基本属性,根据病人动脉瘤颈及瘤体直径、大小选取尺寸合适的弹簧圈,由DSA及CT结果显示引导进行动脉瘤栓塞操作,或于存在肿瘤的动脉中充盈球囊,将瘤颈封闭,同时向瘤腔内部使用微导管将弹簧圈送入,若弹簧稳定性较差,应及时更换并调整尺寸,以确保动脉瘤致密填塞完全。DSA结果显示动脉瘤完全消失可拔除导管,最后加压包扎穿刺点。手术完成后给予血管痉挛、抗血栓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病人每隔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检测病人的凝血状况等。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病人动脉瘤消失,病人生活自理;有效:神经系统存在轻度损伤,给予相应间接治疗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效:病人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的严重损伤。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脑积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痉挛、发热)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临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并发症比较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中老年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4]。相关文献报道,若脑动脉瘤未破裂,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不利于临床治疗[5]。该病导致病人蛛网膜下隙严重出血或颅内血肿,颅腔压力增高及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是脑动脉瘤的首要诱发因素。临床治疗脑动脉瘤主要目的是阻断病人动脉瘤血液供应,降低再出血发生率,保持病人供血动脉与载瘤的畅通无阻及脑组织的正常血运情况。目前,临床常采用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由于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导致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6]。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微创介入栓塞技术的迅速发展,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7]。
本研究对照组给予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动脉瘤病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主要是夹闭结扎脑动脉瘤,但存在手术时间长、恢复速度慢、并发症发生率高、创伤大等特点,且预后较差[8]。与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相比,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无须开颅可对血管进行操作,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速度快等优点,且可同时处理双侧动脉瘤,最大程度降低病人心理及生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加安全、有效。
术前常规禁饮、禁食,术后为防止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均可显著提高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疗效[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16%)明显低于对照组(2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显著降低脑动脉瘤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有研究发现,脑动脉瘤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脑积水、脑梗死、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不仅导致治疗费用增加,治疗时间延长,且严重降低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10]。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主要是对病人股动脉进行穿刺,同时将弹簧圈利用微导管与导管置入并充满动脉瘤,从而阻滞动脉瘤的正常血运,避免破裂出血事件的发生。在脑动脉瘤病人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为避免病人动脉瘤或脑动脉破裂出血,在推动弹簧圈时保证动作迅速、轻柔。当弹簧圈进入动脉瘤圈之后,若造影剂出现外泄,为防止出血量增多,需立即选取尺寸大小合适的弹簧圈填满、填实动脉瘤腔[11- 12]。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