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娟
在“激励学生思考,培养创造力”课程理念的倡导下,笔者结合蔡林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采用了一种较为满意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把教学内容的讲解寓于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之中,逐步引导学生得出讲解的内容。
奥苏伯尔在阐述学习迁移理论时曾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高中物理尤为注重知识的衔接性、层次性,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案例
通过“思考与讨论”环节学习“科学思想—微分思想”。
思考与讨论
一次课上,教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学生所做的“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见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学生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2……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教师: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A:能。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S=0.38×0.1+0.63×0.1+0.88×0.1+1.11×0.1+1.38×0.1=…
学生B:这个办法不好。从表中看出,小车的速度在不断增加,0.38m/s只是0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后的速度比这个数值大。用这个数值乘以0.1s,得到的位移比实际位移要小,后面的几项也有同样的问题。
学生A:老师要求的是“估算”,这样做是可以的。
教师:你们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这样做的确会带来一定误差,但在时间间隔比较小、精确程度要求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这样估算。
要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中一个方法请大家考虑:如果当初实驗时,时间间隔不是取0.1s,而是取得更小些,比如0.06s,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误差是不是会小一些?如果取0.04s、0.02s…误差会怎样?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学生知识筹备: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vt;物体的位移与v-t图像及坐标轴下所围成的面积的关系。
教学过程如下: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思考与讨论”材料中的第一段文字“一次……保存”与表格信息。分析得出“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意味着我们无法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量位移,且无法用瞬时速度计算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位移。
教师根据学生曾打出过的纸带,引导学生还原纸带大致样子如下。(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
在PPT上出示课前设计的引导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后与同桌进行讨论。
问题1:分析学生A的估算方法,可以看出他不是直接将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算出,而是首先做了什么处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学生A的算法首先是进行分段处理,即分割)
问题2:在学生A分成的5段中,把每段的变速运动看作什么运动?把每段中初位置的瞬时速度看成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学生A的算法用了近似替代,会带来一些误差,学生就会动脑筋思考,同时为问题3做铺垫)
当学生理解“把每段变速运动看作什么运动”有困难时,教师提出临时引导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x=vt是用来计算哪种运动的位移?
问题3:学生A的估算方法,实质是把位置0到位置5这个过程的变速运动看成了什么运动?这个过程的位移用什么代替?
(设计意图:基于问题2使学生理解学生A在把每段的运动情况分析清楚后,再把每段的运动进行累加用以替代整个过程运动,即累加)
问题4:学生B给出了学生A估算方法的问题所在,你如何理解他给出的观点?试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B的观点使学生找出学生A的估算方法会引起误差,并且知道误差的来源)
当学生回答到这时,教师给出自己的观点并总结:学生A的方法是可取的,但就像我们同学说的,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原因是他用瞬时速度代替(看成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比实际偏小了。他的估算方法是先分割后近似替代再累加。
问题5:老师给出了提高估算精度的方法,如果时间间隔取得更小些,误差会怎样?试举例说明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借助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将有限分割变无限分割可以减小误差)
问题6:学生A的估算方法体现了一种科学思想,即他先将整个过程进行了什么处理,再进行了什么,最后又进行了什么处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对学生A的处理方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进而可以总结出这种科学思想)
教师总结:先把过程无限分割,以“不变”近似代替“变”,然后再进行累加,即运用了微积分思想,这种方法叫作微元法。
引问:此科学思想方法能否应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上?
(设计意图:为后面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做铺垫)
?誗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