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萍
摘 要: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价值引领,加强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
价值教育是关于价值取向认识与价值取向选择的教育,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基本功能在于引领人的价值追求,提升人的价值素养和培育人的价值能力。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使青少年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历史教育,下面通过分析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定义和现状,探究加强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以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一、什么是历史价值观
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人生观、政治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具体指:热爱祖国,在祖国面对危难时,勇于挺身而出,保卫祖国,舍生取义。政治立场坚定不移,且其爱国主义应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对于金钱,应将金钱放在适当的位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文化价值观强调的是对文化的融合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社会价值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例如,2014年的一道全国卷中考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疾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本题设计立意高远,以我国传统社会广为流传的“包青天”现象为考点,意图引导考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加以关注。包拯忠君、爱民、善于断案、对贪官疾恶如仇、勤俭奉公的个人品格,充分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现状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侧重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教授,不重视历史事件对人们带来的价值观的影响,教师一般就事件的发展经过进行讲解,很少上升到价值观层面,导致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缺失。即使有的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一般也只是一带而过,致使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收效甚微。有的教师认识到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教学方法主要是说理式,单调枯燥,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即使听进去了,由于印象不深刻,很快也就忘记了,更谈不上吸收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实践的忽视,价值观教育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使价值观的教育成为空谈。
三、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1.新教育理念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一切,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内容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对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在历史课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将价值观教育目标列入教学目标范围内,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標的同时达到价值观目标。
2.改进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能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价值观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讲解,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价值观的内涵。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对比教学法举出多个案例,案例发生的社会和时间段不同,让学生对价值观进行分析和对比,并找出其中的不同及原因。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价值观,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价值观的作用,将价值观合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总之,加强对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高高中历史价值的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玲.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7.
[2]刘湛.试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价值承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誗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