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的素质教育

2018-07-26 09:29龚政桃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差生素质教育

龚政桃

摘 要 素质教育有几大特征,即“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培养能力”、“培养个性”、“创新思维”等,语文教学也要全面落实这些目标。

关键词 语文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它强调“遵循青少年身民主发展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先说课堂氛围,应试教育是注入式,课堂氛围是寒蝉效应,即要求绝对按静,学生因对所讲有疑要问,不小心说出了口,因没举手发言,被罚站。这样的氛围就如死水一潭,思维被禁锢。素质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用启发式教学。这就决定了课堂氛围应是半开放的和谐轻松的。

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最本质的特征。培养能力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语文主要是文学作品,还有大量的不属于文学作品的记人叙事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课文中包含着人文因素,因为文学作品源来生活高于生活,是富于情感的文体。它以艺术魅力打动人,以情感感染人。这些都是美的因素,在教学中,发掘出这些美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教学中注意以美育人,以情育人,则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会倍增。这样可以形成学生爱好语文,好比铁屑被磁铁吸引。以学生为主体,除了激发兴趣,还应体现于对知识传授的方式上。注入式固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启发式固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怎样启发呢?注重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培养起来。学习形式上,课前预习是学生主体的体现之一。课堂上教会预习方法,如通读课文,发现问题,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读音等问题,思考课后习题,试着笔答题。不懂的做上符号,反馈于老师。这样,课堂上讲课听课都有针对性,重难点突出,这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又一大原则。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搞精英教育,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在课文教学中怎样做到面向全体,值得研究。就说提问吧,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常见形式。一般的设计,为了节省时间,只考虑抽优生回答问题。为的是引起大家注意,优生一答就准,响应了老师的提问。如果抽到差生,则浪费课堂时间,如果问题的深度只适于优生,固然不应抽差生。但一味这样,则不能实现课堂提问的全体化。这就要求备课要优中,差都考虑进去, 优生回答较深问题,中等生次之,差生回答浅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每个同学都有启发性。这样提问面向全体,激发了全体的学习兴趣。还有些知识点若是考虑优生中等生,不必采用另外形式,但为了顾及差生,同时也提高优中等生。则可以采取讨论式,以小组为单位。在这种小组氛围下,差生们可以听到更多的发言,差生们也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问题在讨论中深化,惠及每一个学生,包括差生,面向全体还体现在作文教学上。作文教学有个环节是竞赛。如出文学班刊,墙报,每刊都只有优生的作品,中差生只有欣赏的份。自悲感由然產生。如果对中差生中的习作,事前加以指导,如指导反复修改,达到一定的标准, 也能发表在专刊上,墙报上,则可以提高大面积的写作积极性。

培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又一亮点。应试教育之所以出来高分低能,就是因为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力与多方面有关。如激发兴趣以学生为主体等,但作为专门问题研究,就还有它的总体的规律。比如启发式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问题教学法也是有效途径,但怎样实施还须讲究。如作文教学中,每次都由老师讲审题立题,谋篇布局,这是注入式,固然不能培养能力。但怎样的形式才是启发式呢?看下面的教法。一、先写后讲评。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后,出一个题不讲一字,由学生先写了交上来,老师掌握了情况,再作讲评。从理论联系本次作文的实际讲评,学生审视自己的作文,边听讲思考,根据老师的讲评找出自己的成败得失。这就启而有发。若老师帮改作文,告诉学生,哪里失败了,还不及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来有益处。讲评后,再由学生修改或重写,这次就会将那些不足弥补起来。作文能力会快速提高。

培养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但创新不是教出来的,是在创新教法中让学生悟出来的。可以说,没有创新教教法就没有创新思维。正如刚才写到的,老师对作文,先写后讲,由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纠正不足。创新思维就在这过程中培养起来了。若由老师包办太多,焉能培养起创新思维呢?

创新思维是素质综合能力的体现,也就需要随着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即水涨船高,水的面积宽,船的面积小,宽阔水域的水位上涨了,船无论放在什么位置都抬高了。素质教育所指的素质包括知识素养与思想文化素养,适应社会的素养等。在教学中这些素养都要全面培养,创新思维就蕴育其中了。

语文素质教育还要突破“课堂中心”,走出去,开辟第二课堂,这就是大语文观。比如 作文,写作文要需要素材的。素材除学校及家所在地的生活实际,还应到更广阔的社会中去。去观察,去体验,去收集。观察改革取得的伟大成果。例如星期天带着观察的任务来到城市里,放眼看去,放眼看去,高楼林立,商为繁荣,物质丰富,车水马龙,好一道欣欣向荣的景观。记下来,有了素材,作文就不会无米下锅了。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差生素质教育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