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LIE MARRIAG
韩国现代汽车的高性能品牌终于登陆英伦,这里马上给i30N安排一趟彻底验身。
我们刚刚在德国开车走了八百公里,以九个小时车程粉碎了所有关于无限速公路畅通无阻的神话,此刻却在大格洛克纳山道( Grossglockner Pass)下边的收费亭,跟昨天的好景实在相差太远。
昨天我们去了一趟纽博格林。当然嘛,现代i30N既以这条赛道命名,又有什么地方更适合它一展身手呢?这个字母N也代表南阳(Namyang),也就是现代汽车研发中心的韩国根据地。不过当你亲眼看见他们设于纽博格林的白银城堡,再比对—下其他生产商四四方方的米白色工业厂房,现代汽车信心之强已经尽在不言中。
N Performance是现代汽车的下一步棋。说得直白一点,这家公司的增长幅度简直惊世骇俗。他们抄袭了日本的成功模式,并把发展过程大幅压缩,以不到四十年的时间便从国内笑柄摇身变成世界列强之一,其间创立了类似雷克萨斯的奢侈品牌,又南征北讨建立武勋,先有出兵WRC,现在则有N。i30N只是开端,因为N Performance很快便会开枝散叶,不过i30N将会奠定现代汽车旗下所有高性能型号的基调,所以每一方面务须有板有眼。岂止有板有眼,事实上它必须做到技惊四座。
大家想一想现代汽车所选择的攻略法吧。他们没有尝试找一个小池塘建立滩头阵地,而是直接跳进巨物如云的长江大河,与高尔夫GTI、福克斯RS、思域Type-R、梅甘娜RenaultSport、Leon Cupra等劲旅争天下,所以掀背跑车是他们的唯一选项。若非如此,现代汽车又有什么方法活用现役型号的口碑和便于修改的现成平台,证明他们有能力把平凡车型点石成金呢
高性能汽车测试及开发部总监Alexander Eichler亲自带领我参观现代汽车设于纽博格林的开发设施。设施内部一尘不染,静如深海,大部分地方都显得空荡荡,城垛之高够你把Dottinger Hohe直路尽收眼底,城楼外的停车场上可见员工用车之间潜伏着一辆E30 M3,地库则谢绝访客。参观途中,我留意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欧洲人。这一点大概谈不上意外,因为现代汽车十分精明,知道创立一个高性能品牌就得招揽具备相关经验的人才。好像NPerformance的老总Albert Biermann,便是广为人知的宝马M前舵主。Eichler则是博世的旧部,工作范围涉及电子控制系统,在此之前曾经效力AMG。此外还有好些人员出身于保时捷、迈凯伦、奥迪和兰博基尼。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这里有机会从零开始创造新事物。对工程师来说,白纸一张可是梦寐以求的美事。
他们的成果此刻就放在百步之外的停车区。我打算稍后才谈论它的技术数据,不过Eichler现场讲解时,有一件事令我心头一动,那就是i30N备有掀背鋼炮迷无不渴望,却鲜少如愿一举集得的装备,譬如一个真真正正的圆形方向盘、正正经经的手刹杆、货真价实的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不在附加选项之列),以及互相独立的模式设定,所以车手不必为了调高发动机敏捷度和排气声浪,而捆绑式地无奈接受硬似石头的下盘反应(福特和本田听见吗)。好戏可不止于此,以座椅为例,选择电动货色并不代表你得吃下座垫升高的恶果,因为现代汽车不惜花功夫令电动座椅的乘坐高度与非动电版本一模一样,转速自动吻合功能也可以开关,以便阁下操练跟趾动作。稳定控制功能同样可以关上,而且一关就是百分百关上,不是半开半关。这一切不啻好兆头,难怪一众工程师都露出胸有成竹的灿烂笑容。
下午五点半,作为饯别,Alex把一张纽博格林季度通行证塞进我手,一边说:“自驾游时段刚刚开始,你好应该出去试试这辆车……”
我记得十分钟后胸中浮现了一股违和感,觉得自己原来并非像自己所想那么熟悉这条赛道,但觉所有弯角都比记忆中紧窄,直线部分比记忆中短,路面起伏也比记忆中跌宕。原因也许是我上一次踏足纽博格林,开的是揽胜,还有家人同行。结果在弯角多于一百六十个的纽博格林赛道上只不过战至第三个弯,我便发觉自己错判形势开得太快,不得不在弯中骤然收油门,车尾随即轻轻一甩漂向弯外帮助修正转向轨迹,前后两端继而重拾平衡。整个过程自然而然,既精准,又紧凑。
事实上从开发中心驶离升降斜台那一刻开始,这辆车便给人磨刀霍霍的印象,悬挂行程迹近聊胜于无,下盘十分扎实,显然不是起亚Pro Cee'd GT之流。踏上赛道的i30N四平八稳,反应爽快敏锐。速度虽未至于超快,抓地力也未至于超强,车速和悬挂反应却配合得宜。我一口气跑了两圈,尝了几次有惊无险,之后便鸣金收兵暂时退守Pistenklause餐厅享用石板牛排烧,一边比手划脚形容漂移过程,一边告诉摄影师和乘客Haydn三号弯那一漂其实出于我本意……
翌日早上五时,一行人已经打马上路,我也开始忙于弄明白如何调暗信息娱乐屏幕的亮度。现在?不用提醒我也知道大格洛克纳山道远在767公里之外,七项功能设定全部处于松弛状态。选择模式的手续很简单,用方向盘上的数个旋钮就可以选取Eco、Normal、Sport(位于左边)、N和NCustom(右边)五个模式。前四个模式使用厂方默认的参数,N Custom则容许车手自行设定各方面特性,包括发动机反应、转速吻合功能的积极程度、e-LSD电子限滑差速器、排气声浪、悬挂、转向和稳定控制功能。
值得一提i30N原来备有两级装潢,分别是N和NPerformance。前者相对清简,售价大约25000英镑,后者大约27500英镑。我们测试的是后者,2500英镑差额换来较强劲的动力(184和202kW之别),尺寸较大的轮圈(19英寸与18英寸之别)和刹车,转向和转速比另有一套专用设定,后备厢添了一根横撑(可以装拆),并以正规机械式差速器代替基本型号以刹车化解扭矩转向的板斧(尽管这套机械差速器由电子系统控制)。
一里一里又一里,过程大致上轻而易举,因为德国道路铺设得很完善。我一直担心i30N的悬挂行程是否太短,就算用上最柔软的设定也没有多少余裕,但缓冲效果原来相当良好。举例说,它没有福克斯那种像海豚直上直下冲天插水的倾向,而是用一股韧劲体现下盘控功夫。随着曙光初现,我在法兰克福附近留意到另一件事,那就是这个车厢并非那么激励人心,用料本身已比不上高尔夫GTI,而且除了一些流于表面的N系细节装饰,整体设计其实颇平淡。
车厢外面又有多醒目?要是使用Performance Blue以外的四种车漆颜色,我很怀疑会有多少人留意它的存在;标准型i30的外形本来就相当枯燥乏味嘛。话虽如此,这套19英寸轮圈跟轮拱的比例感倒是恰到好处,从后方观看会觉得车尾出奇扁阔。那些空气动力装置的作用主要在于遏抑升力和理顺气流,表面看不见的车身和底盘部位则施以好些加固工序,好为麦弗逊式前悬挂和多连杆后悬挂提供一个更牢固的立足点。
不过直到此刻我们还没有机会认真鞭策它,因为德国人习惯清早出门,我得等到远离法兰克福和繁忙交通才有机会让i30N舒展筋骨。它拥有一个活力充沛的发动机,运劲爽快不好花拳绣腿。好,试试五挡,扭矩马上驰援,从140km/h加速至250km/h的过程渐进稳定得令我啧啧称奇。这台发动机果然有点斤两,在4000r/min以上突然收油门时会兴高采烈发出超转爆晌,直到车手意识到每次调子都是独沽一味“巴、巴、巴、巴~”才觉得兴致有所减退。
调子虽然单调,却无碍你找到大闹隧道的借口,慕尼黑南部正好多的是隧道。问题是隧道之间的无限速公路并不畅通,冬季前的维修工程比比皆是,加上天气开始转差,车速难免大幅下降。我十分欣赏这些舒适座椅,车门的密封效果也值得一赞,可是到达驾驶天堂之前,实在很难提得起劲。
大伙儿其实早已心知不妙,三天之前查看天气预时便得悉大格洛克纳山会下雪,但我未至于忧心忡忡,一厢情愿以为最少可以在山道较低的部分试招,到了此刻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但见山道收费广场上的通道全部亮起红色交叉灯号,去办事处恳求哀求跪求只换来充耳不问的反应。事实上我们手上握有拍摄准许证,又专诚跑了八百公里才到达此地,而且无意登上冰天雪地的山道高处取景。摄影师Mark、Haydn和我唯有暂时撤退,回在i30N上盘算B计划。好消息是这个触控屏在不用开车时比较容易浏览,坏消息是附近一带天气恶劣,最有可能拍到好照片的山道至少也在两个小时车程外。
我记不起是谁首先提出,总之有人建议何不直截了当去买一套雪链,但我可以肯定那个人不是我,因为我清晰记得自己茅塞顿开时用超低速吐出“照啊”两个字。
我们花了两个小时和300欧元弄得两套雪链分别供i30N和拍摄车使用。之所以大费周章,皆因德国对雪链有严格规定,店铺只许为车辆提供型號相乎的指定雪链,i30N却是还未有售的车型,所以配对名单上找不到它的名号,榜上无名则代表没有匹配雪链。结果我们跑了三家店,一边指着这辆新车,一边用世上不存在的德语解释我们遇上什么麻烦,最后在第四家店才博得对方同情,以惊人附加费作为条件达成交易。
我们以凯旋姿态返回收费站,面有得色地摇动手雪链示威。对方好不甘心嘀咕了一番,再叮嘱我们积雪出现前装好雪链,便让i30N通过收费站。闸门升起一刻简直好像置身迪斯尼世界;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在大格洛克纳山道翩翩起舞。
此时此刻,最忌不自量力乐极生悲。事实证明,避免我犯傻的功臣原来就是这副天赋异禀的底盘。沿着这条夹杂快弯和须夹弯的曲折道路往上攀,我不禁联想起昨天在纽博格林的体验,但觉这副底盘好不积极,好不机警,操纵反应既踏实,又正面,刹车踏板的回馈一字记之若妙,换挡沉稳有劲回报高,功力虽不如思域Type R,却绝对不俗。涡轮增压器大致上实时见效,对,原因就在于现代动用了抗迟滞系统,在Sport+模式下让涡轮机持续转动。差速器的韧力在紧窄弯角可见一斑,任何时候都勇于配合你的转向动作,而且差速反应十分可靠,纵使这时路面滑似溜冰犹能让我充满信心。
到达海拔2300米以上的高处时,这套倍耐力基本上已发挥不了作用。不要紧啦,反正Mark和Haydn已经面泛蓝色,四周但见大雪纷飞,一行人遂原路折返,一边归纳自己的看法。i30N确是佳作,但什么人会买它呢?论江湖地位,它不如家喻户晓的高尔夫GTI,思域、福克斯RS以至梅甘娜RenaultSport同样各有一班信众,所以i30N必须说服那些无党无派,或者考虑购买Leon Cupra或标致308 GTI的掀背钢炮买家。此外,我看不出i30的现役车主有什么理由要升级至i30N,换购途胜反而更有可能。
不过现代就是需要这样的i30N。它确有过人之处,完全不像其他同门车型,因为其他同门根本没有个性可言。它的身手比我预期更敏捷,更硬朗,在干劲和自信两方面奠定了N品牌的基本路线。它背后的工程师理应感到自豪,只是他们在开发上实在太小心,在每一方面太也力求平衡,反而令i30N缺了一个格外瞩目的独特卖点,个性上缺了一点平添魅力的缺陷美。此外,要在芸芸对手中发挥竞争力,好说服动力狂这是真真正正的能手,i30N也许有必要把火力增至220kW水平。无论如何,只要亲身试过招,便会惊讶于这款掀背钢炮居然这么长袖善舞,引人入胜,甚至因此爱屋及乌。
又一个黎明,我们再一次迎着晨曦登上大格洛克纳。个人以为它用得着一套更贴身的座椅,方向盘的皮革可以再柔软一点,但动态性能已达上乘境界,转向既有重量感,又够精准度,整辆车的一举一动都令我信心十足,反应之快,转向之稳定,无不叫人心悦诚服。何况它跟所有正宗掀背钢炮一样,懂得翘起弯内后轮拐弯。扼要地说,现代汽车打造了一款入流的好车,标志着N字一派正式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