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颖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急腹症之一,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伴有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排泄不通畅,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2]。急性胆囊炎可由感染、消化不良、结石诱发,导致胆汁外漏、胆囊穿孔,引发腹腔感染及胆汁性腹膜炎,治疗以抗感染、利胆溶石为主[3]。中医学认为急性胆囊炎属“胁痛”“黄疸”等范畴,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石阻胆道,遂生诸证,治宜疏肝利胆、泻热止痛[4]。疏肝利胆汤具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功效,对急性胆囊炎(肝郁气滞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5]。本研究采用疏肝利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肝郁气滞证)45例,旨在观察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球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诊断符合《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和2012年《胆囊炎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诊断标准[6-7];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慢性胆囊炎者;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化脓性、坏疽性胆管炎或合并胆系肿瘤者;较大结石需手术者;近期服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或精神疾者;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损害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11 例,女性 34 例;年龄 24~63 岁,平均(41.52±4.45)岁;病程 1~9 d,平均(3.28±1.71) d;合并脂肪肝 23 例,剧烈疼痛19例,轻度黄疸12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 32 例;年龄 23~61 岁,平均(41.38±4.25)岁;病程 1~8 d,平均(3.43±1.61) d;合并脂肪肝 25 例,剧烈疼痛21例,轻度黄疸1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镇静、解痉、止痛、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西医常规治疗,静脉联合应用头孢美唑(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加替沙星(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疏肝利胆汤:柴胡20 g,厚朴15 g,白芍 15 g,枳实 10 g,薏苡仁 20 g,黄芩 15 g,郁金 10 g,连翘 10 g,大黄 10 g(后下),鸡内金 10 g,甘草 10 g。药材加水煎煮,加水煎煮至300 mL,分2次使用,每日1剂,每周5剂,连续服用4周。
1.4 观察指标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腹痛、黄疸、嗳气、口干、食欲不振中医证候积分,每项积分为 0、1、2 分。早晨 7∶00~9∶00 肘静脉抽取患者血液3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购于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5 疗效标准 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消失,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为治愈;觉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指标趋向正常,影像学检查显著好转为显效;症状及体征改善,实验室检查改善,影像学证实好转为有效;症状及体征不变或加重,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为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患者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和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n(%)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腹痛、黄疸、嗳气、口干、食欲不振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痛、黄疸、嗳气、口干、食欲不振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
2.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gA、IgG、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IgA、IgG、IgM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g/L,±s)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见表4。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NF-α、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ng/m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ng/mL,±s)
?
急性胆囊炎是胆汁渗出、充血及水肿等所引起炎症反应,胆汁不畅导致大量细菌繁殖,引发炎性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腹痛、恶心呕吐等,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诱发肝内外胆管炎及胆汁性腹膜炎[8]。急性胆囊炎多见于女性,由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感染引起,胆囊结石患者也易诱发急性胆囊炎,患者胆管壁组织损伤,炎性细胞因子升高,TNF-α、CRP和IL-6参与炎症反应,IL-6诱导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降低单核细胞抗原提呈能力,阻断抗原特异性的单核巨噬细胞因子,引起免疫球蛋白异常[9-10]。急性胆囊炎西医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为主要目的,患者恢复较慢,肝功能易受到影响。中医学认为胆附于肝,肝胆而互为表里,胆为“中清之腑”,储存胆汁,急性胆囊炎发病机理为肝气郁结,胆失通降,疏泄不利,水湿不化,痰湿互结,湿热交蒸而发病[11-12]。中医治疗胆囊炎有明显的优势,可缓解患者疼痛及减轻胆囊水肿,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能改善腹痛、黄疸、嗳气、口干、食欲不振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和炎症因子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疏肝利胆汤方中柴胡、枳壳疏肝解郁、疏肝行气,厚朴化湿和中、理气消胀,白芍敛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痛,与柴胡同用能够调节肝气,薏苡仁健脾渗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助柴胡和解少阳,郁金行气解郁、凉血化瘀,与黄芩相配增强清热理气之力,连翘解毒清热泻火,大黄泻下攻积、清热解毒、凉血行癖,鸡内金通淋化石,甘草抗炎祛瘀、解毒清热、调和诸药药性。疏肝利胆汤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功效,可降低腹痛、黄疸、嗳气、口干、食欲不振中医证候积分,标本兼治,提高临床疗效。郁金挥发油能溶解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芍药苷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具有解痉止痛及促进胆汁分泌的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大黄可降低肠道上皮细胞凋亡,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保护细胞间连接和绒毛高度,调节血管和微循环状态,防止肠黏膜微循环障碍造成的组织损伤,改善肠动力,减少肠道细菌移位[13-15]。疏肝利胆汤可降低免疫球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对急性胆囊炎 (肝郁气滞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疏肝利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肝郁气滞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免疫球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表达,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