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娜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上较重的精神病, 患者常患有情感、思维和行为障碍, 患者一般智商正常, 意识清楚, 也有部分患者存在认知损伤, 病程较长, 易反复发作, 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可痊愈或基本痊愈, 临床症状基本消退, 在回归社会前自身适应等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障碍, 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等综合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有重要的意义[1]。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36例, 女24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1.66.5)岁;病程3~14年, 平均病程(5.8±2.9)年;小学文化26例, 初中文化24例, 高中以上10例。观察组患者男34例, 女26例;年龄20~45岁, 平均年龄(32.1±4.8)岁;病程2~15年, 平均病程(6.0±3.1)年;小学文化28例, 初中文化26例, 高中以上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患者本人或家属充分知情并同意。纳入标准:①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关于精神分裂的诊断标准;②经治疗, 精神分裂临床症状消失, 处于康复期;③患者自行进行量表测评或其他人协助测评;④焦虑评分>14分, 抑郁>17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 由专门医生讲解精神分裂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交流技巧、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调整个人情绪,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每周进行2次讲解,1 h/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干预措施。①在课程讲解基础上由专门医生针对焦虑和抑郁量表测评结果, 有针对性讲解, 针对患者疾病羞耻感、担心他人误解、回归社会后工作、学习和婚姻等忧虑问题重点讲解和开导, 就患者关心问题进行解答,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1次/周。②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一些娱乐活动和体育运动, 比如书法、下棋、唱歌, 慢跑等, 通过娱乐和运动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同时鼓励患者进行正确的总结, 对其关注问题进行讲解和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生活能力。③家庭成员要经常探视, 通过经常沟通和交流解决患者心理负担, 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工作和学习。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HAMA和HAMD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定, 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3个月的HAMA和HAMD评分及干预1、3个月后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HAMA共14个考察项目, 涉及躯体焦虑和精神焦虑两方面, 其中积分<7分为正常, 7~14分为可能有焦虑;15~29分为肯定有焦虑;>29分为严重焦虑。HAMD共24个考察项目, 其中积分<7分为正常;7~17分为可能有抑郁症;18~24分为肯定有抑郁症;>24分为严重抑郁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 , 分)
表1 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 ,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HAMA评分 HAMD评分干预前 1个月 3个月 干预前 1个月 3个月对照组 60 22.5±5.2 18.1±3.4 12.6±2.3 28.7±8.5 21.1±3.8 14.4±3.6观察组 60 22.8±5.3 16.2±3.2a 10.8±1.9a 28.5±8.2 19.5±2.7a 12.7±3.2a t 0.313 3.152 4.674 1.525 2.659 2.734 P 0.755 0.002 0.000 0.896 0.009 0.007
2.2 两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0.00%(48/60)、32.00%(19/60), 干预3个月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5.00%(51/60)、50.00%(30/60);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5%.00(45/60)、16.67%(10/60), 干预3个月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0.00%(42/60)、20.00%(12/60);干预1个月后两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30、3.683, P=0.512、0.076>0.05), 干预 3 个月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71、11.868, P=0.0449、0.0149<0.05)。
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伴有出院无望, 病耻感等不良情绪, 如不能有效排解必定会加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 甚至有自杀风险, 采取合理的家属探视、沟通交流和心理干预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干预手段对于康复期患者的精神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2]。
有研究[3-5]认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精神抑郁情况, 而适当的给予患者生活技能训练、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采取娱乐治疗、音乐治疗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干预手段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能明显促进患者心理功能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 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司丽华等[3]的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均有明显的改善, 可明显降低患者自杀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