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清 谭伟兰 温志敏 彭彧 覃钰纯 黎箐 李晶晶 区凯敏
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病率高, 较之适龄产妇要面临更大的妊娠与分娩风险, 高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 是导致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同时受病情影响, 部分产妇不得不提前终止妊娠, 增加新生儿医源性早产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2], 因此, 研究高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孕期调理方法对促进孕妇身心健康, 改善妊娠结局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孕期音乐调理干预了120例高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产妇,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高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产妇232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35 岁,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3](血压≥140/90 mm Hg),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 排除合并妊娠糖尿病等其它合并症产妇, 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者。将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年龄35~41岁,平均年龄(39.2±2.8)岁, 起病孕周20~28周。观察组年龄35~42岁, 平均年龄(38.7±3.1)岁, 起病孕周20~28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定期产前检查, 给予孕期保健指导,包括产前定期检查, 胎心音和自测血压、胎动等产前监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知识、孕期饮食等, 嘱产妇出现异常及时到医院治疗, 保持心情愉悦, 按时口服降压药物等。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从发病开始进行孕期音乐调理。首先进行健康宣教, 讲解心理状态、情绪与血压的关系, 向产妇介绍音乐疗法, 推荐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五行音乐盒带》中15首角调音乐, 由产妇根据个人喜好挑选曲目, 于晚上7~9点聆听, 1次/d, 30 min/次, 每周不少于5次。聆听时音量设置为30~40分贝, 要求环境安静, 嘱患者在聆听过程中, 感受其节奏和旋律, 并展开遐想或和拍拍哼唱, 做肢体动作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入组时、分娩前血压及产妇病情转归。病情转归包括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技术资料采用Wann-Whitney U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入组时、分娩前血压比较 两组产妇入组时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前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本组入组时, 且低于对照组分娩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病情转归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病情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入组时、分娩前血压比较( , mm Hg)
表1 两组产妇入组时、分娩前血压比较( , mm Hg)
注:与入组时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入组时 分娩前 入组时 分娩前对照组 112 158.8±8.7 151.3±8.2 96.4±4.6 93.2±5.6观察组 120 158.2±9.4 142.7±5.9ab 96.7±5.7 86.7±4.2ab t 0.5036 9.2146 0.4393 10.0441 P 0.297 0.005 0.281 0.004
表2 两组产妇病情转归情况比较[n(%)]
妊娠高血压是指在孕20周后出现的以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 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终止妊娠是唯一的根治手段[4]。随着我国二胎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 高龄产妇的数量明显增加。相关研究发现高龄产妇与非高龄产妇在孕24周时焦虑、抑郁症状的构成比例为21.1%和4.6%, 高龄产妇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高龄组, 可能是高龄产妇知道自身合并症及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发病率较高, 因此对无法预料的分娩结局更加担心, 对怀孕生产感到恐惧, 且越到后期心理负担越重[5-8]。
近年来有关妊娠期高血压是危险因素分析显示, 该病是一种身心疾病, 与情绪及精神过度紧张、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应激因素可导致短暂的血压上升, 而长期的心理应激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 血压的高低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两者可能相互影响。因此, 预防高血压应该调整心态。音乐疗法是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表明, 适宜的音乐通过声波传入大脑, 当节奏、频率和强度与人体内部的振动频率一致时, 可产生同步和谐共振, 对细胞产生一种类似按摩的作用, 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 刺激外周释放和产生一氧化氮, 扩张血管, 并调节人体生物节律, 如血压、心率等达到常态。同时音乐通过声波传入耳内可对脑干网状和大脑边缘系统产生刺激, 调节大脑皮质功能, 可渲泄不良情绪, 满足患者自我表现的需要, 并缓解心理压力[9,10]。我国传统医学对音乐疗法早有记载, 《史记》中对五音的描述曰:“宫动脾, 角动肝,商动肺, 徵动心, 羽动肾”。《内经》记载:角调音乐可“调畅平和, 善消忧郁, 助人入眠”, 意思是角调音乐具有调节和提振情绪, 改善睡眠的作用, 从而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
本研究根据中医五音理论, 选用角调音乐对高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进行调理, 从调理效果显示, 观察组分娩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2.7±5.9)、(86.7±4.2)mm Hg, 明显低于入组时的(158.2±9.4)、(95.7±5.7)mm Hg, 且低于对照组分娩前的(151.3±8.2)、(93.2±5.6)mm 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病情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孕期音乐调理可明显降低高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前血压, 改善预后, 而且音乐调理调整无需场地, 不增加费用, 也无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