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贵基
急性STEMI是冠状动脉在斑块受到损伤而诱发的急性闭塞性血栓, 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该病的发生原因与冠状动脉内斑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1]。因此, 作者认识到急诊PCI中对血小板进行治疗、抑制血小板凝聚的方式, 在治疗急性STEMI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只有安全、迅速、准确地抑制血小板的有效率, 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2]。本文就替格瑞洛在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中的疗效进行探究,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1日~2017年1月31日在本院进行急诊PCI治疗的80例急性STEMI患者, 男46例、女34例;年龄45~85岁, 平均年龄(54.26±13.25)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试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急诊PCI治疗, 对照组给予300 mg阿司匹林和600 m氯吡格雷治疗, 术后氯吡格雷75 mg,1次/d, 1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300 mg阿司匹林和180 mg替格瑞洛治疗, 术后替格瑞洛90 mg, 2次/d, 12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半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 变化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 d、7 d内血小板凝聚率, PCI术后CTFC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术后CTFC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1年的LVEF、LVEDD水平明显优于术后即刻, 且观察组术后1年的LVEF、LVEDD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 d、7 d, 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术后6个月, 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8.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临床中, 将STEMI定义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患者突发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者停止供应, 导致患者心肌状况严重而产生持续性缺血, 最终发生心肌坏死。而该病的发病原因大多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导致斑块进一步破裂继发血栓。而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是影响该病的重要因素之一[3-5]。STEMI是临床上较为急重的病症, 该病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现阶段针对该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从保护心脏功能、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缓解患者症状以及积极地预后等方面入手的。PCI是目前治疗STEMI的首先办法,通过应用介入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环戊基三唑嘧啶类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活化。
在众多抑制血小板活性的药物中, 阿司匹林指最为传统而是最经典的治疗药物之一。但其抑制速度往往不能达到理想效果[6-8]。后来, 在氯吡格雷问世后, 急诊PCI的手术成功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之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氯吡格雷不是万能的, 随着应用次数的增加,人们逐渐发现其局限性。首先氯吡格雷需要患者肝脏代谢酶、细胞色素酶的激活才能起效, 而且在起效速度上较为缓慢,不能及时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其次, 该药物也因为血小板的不可逆抑制导致治疗结束后药效得不到及时的中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 氯吡格雷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便是其药物抵抗问题, 不能最大化的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增加了手术风险。
随着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替格瑞洛(商品名:贝林达)的问世, 抗血小板凝聚方面又有了更新型、有效的武器。替格瑞洛经研究发现, 属于非前体药物, 即不需要患者肝脏进行激活, 可以直接应用于P2Y12受体, 强效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因此, 在应用2 h内便可达到最大的抑制有效率, 一直时间也可达到8 h之长[9,10]。
总之, 作为新型的抗血小板凝聚类药物, 替格瑞洛在临床表现上无疑更加优秀, 无论是在降低手术风险, 还是在后续不良事件发生率上, 相比于之前的药物都有明显的优势。单该药导致的呼吸困难、心动过缓等问题, 也不可忽视。因此在推广上, 应权衡利弊, 慎重使用, 为患者争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