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宇
急性心梗在临床中是比较多见的一种心血管危重疾病,患者的心功能不全引起了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是冠心病的主要死亡因素[1]。有些患者因为某些原因而错过最佳血运重建阶段, 引起了心梗, 有些患者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并且几率还比较高[2,3]。现在临床中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 其效果较好。根据研究显示[4,5], 急性心梗后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该药物治疗后, 症状改善明显。本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 全部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也满足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Ⅲ级;将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脑卒中等患者排除。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8例。对照组男29例, 女19例;年龄最小39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58.7±7.4)岁。实验组男27例, 女21例;年龄最小38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59.1±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缺血和利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正安医药(四川)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383] 治疗, 使用微量泵静脉注射2.5~10.0 μg/(kg·min),连续给药72 h。实验组患者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50033)治疗, 首先静脉推注 1.5 μg/kg, 再以 0.007~0.010 μg/(kg·min)的速度连续静脉微量泵注射72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的BNP、LVEF指标, 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 并观察两组30 d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LVEF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BNP、LVEF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BNP水平下降, LVEF水平上升, 实验组BNP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 LVEF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LVEF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LVEF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情况比较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心功能KillipⅠ级30例、Ⅱ级13例、Ⅲ级5例;对照组患者心功能KillipⅠ级20例、Ⅱ级15例、Ⅲ级13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30 d死亡率为6.25%(3/48), 实验组患者30 d死亡率为8.33%(4/4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在心血管内科发病率比较高, 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后, 有了很多的治疗方式, 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等, 但对于心肌坏死后无法再生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6-8]。所以对于这类患者需要为其提供一个改善患者心功能, 并且对其神经内分泌紊乱进行调节的方式, 能够让患者的心肌耗氧减少, 不能够使用促进心肌耗氧的药物。目前临床中研究显示, 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是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可靠药物。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让环磷酸尿苷浓度上升, 平滑肌细胞变得更加舒张, 该药物没有强心的效果。并且环磷酸鸟苷对于促进静脉扩张, 降低右心房压力, 改善动脉压力, 改善心功能都有非常大的帮助。重组人脑利钠肽会抑制近曲小管的钠重吸收, 对排钠利尿有较大帮助, 患者心脏前负荷得到了缓解, 而且还能够抑制肾素、内皮素, 使用多巴酚丁胺则会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临床中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肌收缩具有改善效果, 患者外周血管的阻力得到了控制, 体肺循环得到改善[9,10]。
总之, 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患者的心功能能够获得改善, 临床中应该积极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