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童真,让非遗教学返璞归真
——谈小学阶段的儿童剪纸教学

2018-07-26 01:27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曹钰皎
小学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剪纸儿童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 曹钰皎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一项民间工艺,小到三岁儿童,大到百岁老翁都能操作。它选材广泛,操作简单,表现形式多样,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如今的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项目已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它简单易行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成了特殊的校园文化。

儿童剪纸与成人是为了剪纸不同,不能只追求剪纸的技艺,追求作品的精美效果,而不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天生好玩、好动,他们的行为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往往能对新鲜的、奇特的活动产生兴趣。一味地传授传统的知识、技能,将会使孩子们失去兴趣,出来的作品也大多是传统的复制品。做出有创意、有内涵的作品才是剪纸传承的真谛,只有打破我们的传统思维的束缚,才能让儿童真正体会到剪纸艺术的魅力。

一、从欣赏开始,初识剪纸真谛

剪纸随着历史潮流的变迁,已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忘。我们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甚至于爷爷奶奶都不一定懂得什么是剪纸,因此剪纸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个空白的词汇,因此正确地引导孩子认识剪纸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基于多年的剪纸教学,我们学校的剪纸文化已布满校园,有剪纸文化墙、剪纸教室、剪纸展览室。

对于新入学的学生,首先我会带领他们参观我们的校园,让学生从校园文化中初步的了解剪纸中国剪纸的历史、金坛刻纸的溯源、剪纸的图纹风貌。

接着欣赏全国各地剪纸作品,刺激视觉神经。江南的剪纸精细、画面内容丰富,北方的剪纸粗狂、乡土气息浓重。在此我会选择北方的剪纸作品来引导孩子,因为这类作品大多采用夸张、变形的用法并且富有趣味,更贴近孩子的思维。如《喜鹊登梅》,两只喜鹊绿色的尖喙、黑色椭圆的小脑袋、机灵的红眼珠儿、蓝色的双翅、长长的黑尾巴、浅粉色的小腿和爪子,还有酱紫色的梅花枝干,用鲜艳夺目的色彩、精细的刀工、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吸引学生,让学生们享受一番视觉上的饕餮盛宴。通过对作品的直观入手,调动学生的主体思维参与作品欣赏,注重对作品的主观感受,激发学生对剪纸浓厚的兴趣。

最后再赏同龄孩子作品,提升自我信心。瞧《快乐的我》图中的“我”仰头高唱,身边围着一群小伙伴。男孩女孩你拉我的衣摆,我牵你的手,围住“我”,大家一起开心地唱着、跳着……通过图中的人物动作夸张、色彩鲜艳、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学生欣赏后提升了自信心也就自然而然地萌发出了学习的欲望。

二、学传统技法,体验剪纸乐趣

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剪纸将平衡、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剪出了生活,剪出了情趣。 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在教学中,我尽量鼓励学生少用铅笔或不用铅笔,仿名家剪纸作品,让学生从中了解有关剪纸的基本过程、基本顺序和基本原则,提升学生的剪刻能力。在剪纸中有一些基本纹样:太阳纹、月牙纹、锯齿纹、综合纹,这些纹样是剪纸过程中必用的纹饰,只有将这些纹样学会了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做出的作品才能生动、有趣。

例如在教学锯齿纹时,我先让孩子们学剪小三角、再让孩子们试一试把小三角接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小草)?并试一试,剪大草、再剪小草,比一比在同样的纸上谁的小草剪得最多(最细)。通过这种小小的竞赛活动,孩子们都能主动积极参与并在不觉中学到了剪锯齿纹的方法,最后我再教孩子们学剪小刺猬,此时的学生都以能熟练地运用锯齿纹剪出小刺猬身上的小刺了,作品剪出来之后,一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喜悦。

在学会了基本纹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仿中带改,小试身手。我们在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可以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构图、装饰、颜色处入手,对范作进行增、删、改。如在欣赏人物类的剪纸作品时,我会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人物的头部、四肢都是怎样表现的,你觉得它们剪得有趣吗,如果是你来剪,你还能怎样剪?往往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们都会积极开动脑子,顺着老师的提议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具有创意并且生动、有趣的作品跃然纸上。

三、引童真创作,彰显剪纸魅力

儿童的心是纯真、干净的,他们的思维是单纯的。儿童对事物的判断完全取觉于自己的认识和喜好,他们并不讲求事物的外表、特性,面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会不由自主地加入主观意识,产生幻想和想象。所以他们在剪纸时,剪的并不一定是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而是他们心中的形象,就好比他们在画画时画出的太阳经常是方的、多色的。曾经我在剪纸教学时,有孩子在表现“龟兔赛跑”时,作品中的乌龟会出现六只脚(据说这样乌龟就能跑得快了),在表现“我的妈妈”时,妈妈的肚子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里面装着他们的小弟弟、小妹妹……这些都是儿童对表现对象的意识猜想,也是他们心目中理想化了的社会现象。可以说,这种意识就是儿童的“心象”,他们以生活中所有的形象为原形,或添加、或夸张、或简略,制造出了一个他们认为更真实的形象。正是这种“心象”,才是儿童剪纸的最大亮点。他们可以通过主观想象,大胆创新,不受大小、比例、空间的制约,随心所欲地表现对象,出来的作品会更加生动,不经意间就打能动心扉。

儿童剪纸作品与成人不同,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作品。夸张、异形、简单、稚嫩、纯真才是儿童剪纸的特点,过于精美的作品,反而会失去童味,不是真正的儿童剪纸。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和机会,尽量不要以像或不像来定义学生的作品,要学会以儿童的目光来审视儿它们的作品。老师只需要给出一定的表现主题和范围,然后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进行构思、创作。儿童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没有成人意识的灌输,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将作品情绪化、意想化。他们常常会让自己出现在作品中,或将作品中所有的事物拟人化,这是他们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样的作品充满童趣、童真,是原生态的童心再现。这与很多民间剪纸大师的作品不谋而合,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追求艺术的“返璞归真”。

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剪纸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面临着淘汰的危机,继承这项技艺迫在眉睫。儿童将会是肩负起传承重责的一带新人,让我们一起关注儿童剪纸、守护这片净土,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剪纸,真正做到将这一项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剪纸儿童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季玉兰剪纸作品
剪纸
众志成城抗疫情·剪纸作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