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7-25 10:24吴秀芬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培养兴趣

吴秀芬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语文学习的水平高低将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近几年来,又兴起了“多文本文阅读”,将语文教学推向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此,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从多文本阅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入手,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文本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 多文本阅读;培养兴趣;做好预习;引领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多文本阅读是近年涌现的一个新的语文现象,多文本阅读在各个地方热火朝天地展开了,这说明了它是新时代的产物。

然而,在农村,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老师大多数还是停留在静态的阅读文章的分析层面上,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于以打基础的小学生来说,它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但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这种阅读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因此我们就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由单篇的理解逐步走向多文本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能同时收获几篇文章的阅读,更多地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这种阅读形式更贴近阅读的本真意义。同时对于老师而言,相比于单文本的深挖掘,多文本阅读也给了老师更多的自由,在课堂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彰显了老师的个性与特色。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作为一项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正在逐步推广,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正处于知识的探索、模式的摸索中,下面就谈谈我们研究这项内容的历程。

一、培养兴趣

书本内容毕竟有局限性,涵盖范围小。教师应做好辅助指导工作,指导学生阅读与教学相关的文章,并通过多文章的阅读来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这一点得到了众多一线教师的认可。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文本总计15万字,这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是不足的,因此,鼓励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多文本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储备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课外阅读引进班级,课堂,为了是与时俱进,不断跟进社会前进的步伐,适时完善和创新教学理念,使小学生语文的阅读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但我们不管做什么,兴趣是老师,是引路人。孩子也是一样,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们,他们本来的阅读量就少,信息的来源封闭,作为我们这些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去开启孩子们沉睡的心灵,放飞飞向蓝天的翅膀。所以,我们就根据学校应有的条件,在图书馆借一些有趣的书,又让孩子们从家里带一些,之后在班里开展读书活动,孩子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爱读书,读好书。个个会讲精彩的故事,都想做一个讲故事的小能手。显然,孩子的读书的兴趣就这样被我们激发出来了。读书的兴趣有了,还愁在课堂上冷场吗?

二、做好预习

多文本阅读教学和其他的阅读教学不一样,它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几篇不同文章的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因为多文本阅读打破了原来的一节课一篇文章的局限,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从而影响教学进程。为此,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首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将预习课文也加进去,并且还要让家长签字。其次,教师在让学生预习的时候要告诉学生预习的是哪几篇文章,并让学生再搜集其他的相关资料。最后,由于多文本阅读是一节课上学习几篇文章,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量和生字词语增多,教师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给学生解释,这就影响了教学进程。为了避免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查资料和查字典的方式自觉解决文章中出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

三、引领实用

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章的选择。所以教师在选择时,首先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所选文章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对所选文章的学习顺序进行合理编排,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课题的研究正逢多彩的秋天,于是我们又本着以孩子的性格特点出发,开展了“以秋天为主题的读诗词朗诵比赛”的活动。小选手们在赛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把秋天的古诗词背得滚瓜爛熟,个个跃跃欲试,在台上,他们嫣然成了一个个小诗人或者小词人。气氛达到了高潮,台上有模有样,台下掌声雷动。活动的效果很明显。不管条件再艰苦,仍然有诗和远方。

四、聚焦母爱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多文本阅读要着眼于小学生语文思维发展,而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她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是一部永远拍不完的电影,她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欣赏、去品味、去敬仰。为了让孩子做一个会感受母爱,懂感恩的人。我们组给三四年级孩子们分发了几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叫他们用一周的时间去读,去体会,然后再对比自己的父母,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中找母爱的平凡而又伟大。一周之后,分组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受,从孩子的发言中我们感受了他们那童稚美好的心灵,说出了自己从未对父母说的几个字“爸爸妈妈辛苦了,我爱你”。多么感人的话语,多么质朴的语言,都凝结了父母的伟大付出,孩子们的懂事。分享完了之后,我们又将这种温馨的场景,让孩子们体验了写作练习。因为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读、写、听、说等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这几者有机融合起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他们不仅能说出来,还能用笔表达出来。这是一次完美的结合。不但如此,我们紧接着构建出了多文本阅读课堂的展示。再一次领略母爱的无私。一堂多文本阅读课在谈话中,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毋庸置疑,心中有本,方能成功。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进行真正有效的“多文本阅读”,必须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设计好相应的教学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虽然我们还在前进摸索的路上。但坚信无限风光在顶峰。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持之以恒,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儿,还怕池塘的水不清如许吗?

参考文献:

【1】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改革.语文教学通讯[J].2014年3月。

【2】李晖.衔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

猜你喜欢
多文本阅读培养兴趣
教材外诗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比较策略
试析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