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暹 曹闻闻
摘要: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加深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研究日渐深入。本文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了中德两国文化中高等教育阶段,两国在教师、学生、课堂及学校管理模式上的差异,用跨文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观察和研究学习者在真实学习环境中的文化适应现象。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中德高等教育;文化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058-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除了主流的英语国家之外,欧洲大陆也受到中国留学生的追捧。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德国以它一流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奖学金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中国学生成为德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但是对这一群体的研究还存在巨大的空白。本项研究着眼于一个中国旅德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了中德文化中高等教育阶段,两国在教师、学生、课堂及学校管理模式方面的差异,力求用跨文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观察和研究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的文化适应性。
二、文献综述
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不同文化的表征可以用文化模式理论加以解释。学者们从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交流学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文化理论,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属跨文化交际理论。根据霍夫斯塔德文化维度理论(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用五个既定的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masculinity/femininity)、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short term orientation)、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避免不确定性(uncertainty avoidance)。以这些维度为基准进行的国家/地区排名,清晰地反映了各国的文化价值取向(萨莫瓦Samovar等,2012)。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对概念极其重要。施密德(Schmidt)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维度评价了某一文化是鼓励人们独立、与众不同还是鼓励人们保持一致与互相依存的倾向性。”安德森(Anderson)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定義为: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共同体、合作、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谐、传统、公共利益以及维持颜面;个体主义则强调个人的权利、责任、隐私、表达个人观点、自由、创新和自我表现。霍夫斯塔德把权利距离概括为“一种文化定义其社会人群中权力话语力量弱的群体接受权力不平等并泰然处之的程度特征”。这一维度的前提条件是一个社会对于人际关系、机构与组织中权力分配的平等与否的喜好程度。
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及其影响做了系统分类,并对后来的文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此项研究对一个中国留德学生做了个案研究。研究者通过微信对她在德国的学术生涯进行了访谈。由于作者和被访者都说汉语,访谈对话就用中文进行。全程的半结构式访谈,主要围绕三个主题:中德之间高校教师、学生和管理体制的差异。
四、研究发现和讨论
本研究着眼于中德两国大学教育领域的差异并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加以分析。详见表1。
按照霍夫斯塔德的权力距离价值量表,德国是一个权力距离非常小的国家,中国归为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圈。中国大学校园的围墙常被认为是社会等级的明确分界线。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权力距离在两种文化中彰显无疑。中国的教师是作为知识与智慧的象征,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有着不可质疑的权威而受到学生的敬重。而在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德国,课堂上师生关系比较平等,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和新思想的引导者,并不在学术阶层的顶端。
校园的范围和课堂师生的角色印证了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理论在教育领域里的权力距离现象:在权力距离大的社会中,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主导了师生的交流并确定学习路径,他们不会被公开的质疑或反驳。这样的社会强调的是教师个体的智慧;而在权力距离小的社会,教育强调的是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客观的“真理”(萨莫瓦,2004)。
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维度来看,尽管德国并不像美国那样推崇个人主义,但其文化仍然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倾向。以德国哲学思想为代表的西方主流价值观倡导推崇个人主义、个体发展、自我表达以及追求独立和平等。这种个人主义的特征反映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独立的思考。中国文化推崇集体主义,在中国的课堂上强调的是学习中的和谐与合作,而不是自由讨论和竞争。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而不是利用课堂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结论
本次访谈研究验证了中德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文化差异。千百年的中国历史培育了强调集体主义的传统伦理观念,而德国文化强调的是竞争和自我认同。两国对于课堂和校园管理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作为东西方文明代表的现代中国和现代德国社会在很多方面互相补充,相互渗透,并不一定会趋同。对于未来到德国深造的中国留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的是目标语言、文化的输入,特别是要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影响,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尽快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只有留学生建立起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展现出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理解与沟通的桥梁才能顺利建成并富有成果。
参考文献:
[1]SAMOVAR,L.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Singapore:Cengage Learning,2004.
[2]TRIAJDIS,H.C.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M].Boulder CO:Westview Press,1995.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戚一娇.在德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
[5]毛学勤.留德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J].世界教育信息,2015,(7):56-59.
[6]汤林芳.从人际圈的角度分析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