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冠华 李敬强
摘要:本文基于北京物资学院“专业使命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对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进行探讨,提出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系统的课程设计与教师的深度参与,最终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使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046-02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对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协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好协同育人工作是落实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求的具体方式,也是高校教师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具体体现。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使命教育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
1.課程思政与专业使命教育的内涵。“课程思政”是指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根本要求,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真正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立体化育人模式。2016年以来,上海高校率先作出了课程思政的积极探索。
北京物资学院2015年初提出的“专业使命教育”强调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党的工作与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进支部、进课堂、进企业等方式,实现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专业使命教育中的“进课堂”,即是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作用,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将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第一课堂与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效衔接。所以说,“课程思政”与“专业使命教育”,两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和期待。但“专业使命教育”的范围更加广泛一些,除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外,还包括第二课堂作用发挥、高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只探讨我院三年来在“课程思政”方面所做的工作。
2.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办什么样的大学、坚持什么方向、高举什么旗帜”这一根本性与方向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这为课程思政与专业使命教育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指明了改进和改革的方向。新时期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广泛,知识面宽广,对话语权要求较高,学习、生活的个性化要求也非常高,以往以思政课为主的“点”“线”式课程体系教育,正面临着各类思想观念交锋、多元思潮文化碰撞的挑战。加之长期以来,很多专业课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认为德育工作只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与己无关,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引导,造成思政课与专业课相脱离、教学与育人相脱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孤岛”困境。因此,必须强调高校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要相向而行,牢固树立“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把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深度融入到每一位教师教学理念之中,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与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
三、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1.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课程思政改革的牵引力。教师党支部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我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牵引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很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党支部建在学科、专业,甚至教研室,是最基层的党组织,理应担负起宣传课程思政改革理念、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职责。明确教师党支部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党支部为主体、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教师党员引领、全系教师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行职责定位、工作定标、考核定性的“三定”措施,把立德树人的责任延伸到底,落实到人,就是要形成以“党支部为主导,行政密切配合”的全员、全课程、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新局面,通过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学科(专业)或教研室的工作会议、研讨会、教学例会等,将课程思政的理念灌输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思想中,融入到每一门专业课的内容中。
2.系统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基础。没有好的课程,课程思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按照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规律,推进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相应发展。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首先,学校必须要明确各学科、各门课程所应承担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内容,在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符合中国特色、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把握思政教育与价值引领的要求;其次,鼓励思政专业教师介入,让其从教学资料、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强化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紧密结合;最后,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学科(专业)与课程特征,深入挖掘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结合点,比如在管理类课程中,可以将党的组织建设、管党治党的经验融入进去,在经济类课程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成果融入进去,在自然科学课程中融入中国在科技领域中的巨大成就,启发学生爱国情怀等。
3.教师的深度参与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只有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专业使命感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确保各类课程能“相向而行、协同育人”。一是依托基层教师党支部,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专业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内在价值、本身使命、社会价值的深入认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通过理论中心组、党支部及专业或教研室的专题讨论,强化专业教师对党的方针政策与重大决策、政治理论的正确理解,引导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自身的科研教学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通过科研积累,能自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学校通过搭建多种平台,将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集合在一起,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形成合力,彻底解决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4.学生的认可和践行是课程思政改革成效的最终体现。高等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課程思政的效果如何,最终要以大学生实际的价值体验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检验标准。课程思政改革,要不断深入学生中间,开展专业调查、使命调查,针对具体情况,结合主讲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成果、研究经历以及掌握的思政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寻找切入点,将国家命运与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将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做到引起学生共鸣,直抵心灵,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效果。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不能脱离实际,单凭教师个人主观想象学生现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生硬结合。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隐形思政对显性思政的有益补充。课程思政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高校由于学科专业设置不同、学科专业自身又具有其独特的学科属性与知识体系,在落实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专业教师要结合课程的知识属性,探索适合自身的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6):28-29.
[3]于冠华,张建宝.地方高校专业使命教育实践探索——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