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城市社会与传统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比较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综述与解析

2018-07-25 02:58张海钟
文化与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维度情感

张海钟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广义的人际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的程度,其结构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关系研究理论综述

西方现代社会学的人际关系研究,滥觞于达克主编的《人际关系手册》,后继的组织行为学则更加重视人群互动关系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综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关系模式。他认为社会互动有以下四种模式:(A)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关系);(B)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C)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国与国之间);(D)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费斯克认为,这四种模式是存在于个人大脑的关系原型。现实生活中,人们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地组合这四种基本模式,建构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不同的文化中都存在这些模式。哪些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各种模式的应用范围和实施细则因文化而异[1]。

克拉克和米尔斯模式则认为,人际关系有两种: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和对等的交换关系;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希望对方作出对等回报的共享关系。共享关系中,人们并非不在乎公平问题,而是对不公平的容忍时间要长一些,容忍程度要大一些,在共享关系中,人们相互信任程度比较高,相信对方不会故意占自己的便宜,认为最后会达到大致的平衡,所以能够容忍一时的不平衡。相反,如果对方立即对等回报,反而会给人太见外的感觉,甚至影响关系的发展[2]。

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动机、认知、情感、人格问题。人际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吸引可以增加人们交往的动机,但并不能保证关系的顺利发展,关系的进展还包括交往的动机和交往的行为。交往的动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想得到什么。交往的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根据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进行。若觉得贡献和收益大致相等,就会产生公平感,若不公平就会产生不舒服感。在其他条件下,权力较大的人在社会交换中收益更多。社会交换过程也包括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对方对你的喜欢,但过分的自我表露也会让人不舒服。

勒温格等人认为关系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单向注意阶段,双方没有互动。第二是表面接触阶段,双方有初步的、浅层的互动,但是还没有相互卷入,没有走进彼此的私我领域。第三是相互卷入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表现,分享信息和感情,这是友谊发展的阶段。阿特曼的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二是交往的深度。人们根据对交换成本和回报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据此,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对于选定的对象,初步的沟通,谈谈无关紧要的话题。情感探索阶段。有一定的情感卷入,但还不涉及私密性的领域;情感交流阶段:有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题(如工作中的烦恼,家庭中的情况);稳定交往阶段。亲密朋友的阶段[3]。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其要点是: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感情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如果加入主动和被动维度,可以区分出六种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即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被动包容式,即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主动支配式,即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被动支配式,即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主动感情式,即表现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亲密;被动感情式,即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4]。

还有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根据情感卷入程度,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轻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这一范围内,双方的情感是融合的。中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交往双方已发现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合。在深度卷入的情况下,双方已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有可能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彼此的心理世界高度(但从来不会完全)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也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只同极少数人能够达到这种人际关系深度,有些人则从来没有与任何人达到这种深度的关联[5]。

社会心理学还有角色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社会互动理论,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解释人际关系。布鲁默的学生米德,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原则:(1)根据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我们对之采取行动;(2)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3)在任何情境下,这一解释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5]。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文.戈夫曼关于人类互动的研究被称为社会戏剧表演理论,这种理论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它宣称人们是在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并且人们的表演要接受观众的评判,观众对于可能解释演员真实性格的某些过失非常警惕。这种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即向别人表现我们自己,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我们,诱导他们做出我们期望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既包括“前台”行为,又包括“后台”行为。前台行为针对的是他们并不熟悉的一般观众,后台行为则是针对亲密朋友的。在有些情况下,人们组成剧班以表现某种印象。当印象或形象遭遇别人挑战时,通常会导致尴尬,表演者的尴尬也伴随着观众的尴尬,观众通常“有意忽视”表演中的过失,为表演者保全脸面[6]。

二、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心理学界的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儒家伦理中天人合一的群体人际和谐关系理论。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以农村调研为基础而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和圆轮交往结构,认为中国人往往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人们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圆圈层里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而且,尊卑有序也是中国乡土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特点。总体可以认为,中国的人际关系是既有家庭血源的“近距离”的亲密,又具有不同等级“远距离”的尊恭,两者间的盘结交错即是“差序格局”式人际关系[7]。后来的梁漱溟针对西方心理学的分类,提出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的观点。他认为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伦理本位和个人本位,而中国社会则是关系本位[8]。杨国枢根据亲疏远近,提出的中国人人际关系类型。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在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意对方是否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讲利害[9]。

黄光国针对社会交易学立场的社会行为互动公平法则、均等法则、需求法则理论提出,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首先可以分为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和认可的连带而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校友等。交往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两实际交往的状态。其次可以区分出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在不同的关系中,遵循不同的交往法则。A、情感性关系:在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情感性关系的需求法则(类似共享关系)。B、工具性关系:在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不稳定的关系。“公平法则”是这一关系的交往法则类似市场定价模式,例如店员与顾客。C、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是并不是很深刻,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行为的地步。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属于混合性关系。具有延续性,双方预期有进一步的交往。遵循“人情法则”。注重均等与互惠,类似于对等互惠模式[10]。

翟学伟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分为情感上的亲疏维度和地位上的尊卑维度两个基本维度,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一方的支配行为引发另一方的顺从行为),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如一方的友善引发另一方的友善)时,双方的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双方都顺从或都支配),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一方友善,另一方却带有敌意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次要维度是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前者讲人情,做事因人而异,后者讲一视同仁),工作导向与非工作导向等[11]。

翟学伟认为,通常情况下,中国人的人情交换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某人在遇到危难的紧急关头得到了他人的帮助,这在人情交往中属于恩情的范畴,对此困难提供帮助的人叫做“恩人”。另一种是比较有目的的人情投资,通常叫送人情,送人情导致接受的对方有亏欠或愧疚感,双方构成一种“人情债”关系,结果在对方提出要求的时候不得不按对方的要求回报。第三种是一般性的礼尚往来,也就是有来有往的互相走动、请客或过节时的送礼行为,以加强彼此的感情联络,最终会在“给面子”中实现交换[12]。

有的社会学者将人际关系分为四个维度,即基缘维、间距维、交频维、信传维。基缘,是指构成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因素,包括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等。血缘构成的人际关系,泛指因血缘和姻缘联系而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间距维,指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相处的距离的远近对双方关系的影响;交频维,指交往双方频率的多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信传维,指交往过程中信息传递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血缘,即直系和旁系血缘构成的宗族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关系、祖父母孙子女关系、堂兄关系、表兄关系、叔侄关系、甥姨关系、甥舅关系等。它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说“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血缘是亲情的内里核心。地缘,即以共同或相近地理空间(环境)引发的特殊亲近关系,如同乡关系和邻居关系等。地缘是血缘与姻缘意识与人和物的泛化。业缘,即以曾经存在或正存在的职业、事业等原因引发的经常交往而产生的特殊亲近关系,如师生关系、同窗关系、同事关系、战友关系、买卖关系、消费关系、阶级关系和事业关系等。业缘是血缘意识、姻缘意识和地缘意识的泛化。一笔难写两个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分别表达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13]。

三、中国近现代乡土社会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历史中,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是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正如费孝通所言:“中国社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全在一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样,由“己—家—国—天下”不断外推的差序格局,即为由自己为核心的一组同心圆结构模式。在这种由己外推的差序格局之中,所存在的不是界限分明的内群体/外群体的分别,而是一种界限模糊、具有相当大伸缩性与情境性的自己人/外人的划分。在从己往外推的任何一圈上,向内看是自己人,向外看则是外人。这样差序格局中的人己界限、群己界限都相当模糊,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私人联系所构成的人伦关系网络,这样的人伦关系网络一般以血缘与地缘关系为基础,其中又以血缘关系最为重要[14]。

阎云翔研究了乡村村民的私人关系,认为根据可靠性程度,可以分为核心区域、可靠区域、有效区域和村庄共同体,再往外就是外部世界。在外部世界,关系是一种办事的手段,送礼也是一种短期、工具性的活动。在村庄的内部,送礼和关系则有不同的含义。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和姻亲,这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由一个人的好友们组成,核心区域与可靠区域之间的界限并非很严格,因为最好的朋友有可能比亲戚还要好。有效区域由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更加开放。阎云翔的研究发现,个人与在核心区的人交换的礼物最多,可靠区次之,有效区在次之[15]。

笔者在自己的论著中指出:伦字古时通轮字,石子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的波纹就是伦。以自己为中心,最亲的人是自己的血亲姻亲--父母兄弟夫妻儿女是最中心的伦,波纹重厚,亲情最厚重;第二伦是父母的血亲姻亲---叔叔姑姑舅舅姨姨、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第三伦是妻子的血亲---岳父岳母妻兄妻弟妻姐妻妹;第四伦是兄弟姐妹的姻亲;第五伦是祖母、岳祖母的血亲;第六伦是堂兄弟;第七伦是一个太爷祖太爷的子孙,第八伦才超越血亲姻亲,进入是同村异姓,第九伦进入同学、战友、同事、朋友,依次类推,愈推愈远,波纹愈宽,但亲情、感情愈推愈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家庭关系的放大与延伸。这些学说在传统中国宗法社会演变成了国法与家规,维护着社会人伦秩序。总而言之,中国传统的人际感情深厚程度是按照血亲亲情、姻亲亲情、友情的顺序来排列的,如果既是血亲姻亲又是朋友,感情就更加深厚[16]。

笔者认为,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主要由血缘关系、姻缘关系、地缘关系、学缘关系组成。具体表现为祖孙关系、父与母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兄妹关系)、夫妻关系、妯娌关系、亲家关系、翁婿关系、表兄弟姐妹关系(表亲关系)、邻里关系、小学中学同学关系等,各种关系交错纠结。

父母关系是一种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的共享关系,但共享关系也有费斯克的权威排序、对等互惠、市场定价的成分,更有克拉克和米尔斯的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和对等的交换关系成分,因为共享关系中,人们并非不在乎公平问题,而是对不公平的容忍时间要长一些,容忍程度要大一些,在共享关系中,人们相互信任程度比较高,相信对方不会故意占自己的便宜,认为最后会达到大致的平衡,所以能够容忍一时的不平衡。相反,如果对方立即对等回报,反而会给人太见外的感觉,甚至影响关系的发展。父母关系也是舒茨的主动感情式关系,是当代心理学家的深度情感卷入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包含着角色互动、符号互动,也有参照家庭群体作为理想的目标和避免的方向。父母作为家庭的主要领导,经常分前台后台进行人际交往中的角色扮演。按照黄光国的分类,父母关系是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中的既有关系,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中的情感性关系,带有工具性关系的成分。按照翟学伟的情感上的亲疏维度和地位上的尊卑维度,父母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亲疏关系,有些家庭也存在地位上的尊卑关系。按照基缘维、间距维、交频维、信传维的分类,父母关系主要是基缘关系中的血缘(姻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按照费孝通的伦理理论,当属于同心圆居中层次的亲缘关系。按照阎云翔可靠性程度分区,父母关系属于核心区域的亲戚关系。新世纪以来,以西方文化进口突破渗透为特征的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西方文化中的父母关系特征却难以进入中国家庭,中国城乡家庭中的父母关系继续保留着传统乡土社会的关系特征。

表1.中国乡土社会人际关系心理类型表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被心理学、教育学称为亲子关系,属于尊卑维度、血缘关系,其它维度都与父母关系一样。兄弟姐妹关系则是除了血缘关系之外,也属于阎云翔的可靠区域。夫妻关系本来与父母关系相同,但这里所指主要是青年夫妻,以区别于父母。妯娌关系就与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很不相同,属于对等互惠、交换关系、被动感情、交往关系与混合关系、有效区域的人际关系。至于亲家关系、翁婿则与妯娌关系一样。到了表亲,就又进入血缘关系。邻里、同学关系与亲家关系、翁婿一样,只是属于地缘关系和学缘关系。朋友就比较复杂,属于舒茨的主动包容关系、社会学的业缘关系,其它则与表亲相同。但是,经过解析发现,类型论其实有很大的缺陷,论文是西方心理学的区分的类型,还是本土心理学的划分,无论是二维分类,还是四维分型,相互之间都存在交叉。比如父母关系既是共享关系,也有权威排序、对等互惠、市场定价的成分;比如,兄弟姐妹关系既是情感关系,也有工具关系的成分;比如妯娌关系、表亲关系、朋友关系,既有主动感情、被动感情式,也有主动支配和被动支配式,更有主动包容和被动包容式。同时,乡村社会还有很多关系,比如舅舅外甥的关系、姑姑侄儿侄女的关系、姨夫姨母与外甥的关系,限于篇幅,将在未来的著作中论述。而且,前述很多心理学家的维度划分,因为表格限制,也将在今后的论述中进一步精细化。

四、传统与现代的交和——中国当代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

费孝通认为,在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个体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加入自身所喜好的若干团体,个体也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团体,因此团体的内外界限也就相当地清楚,若干团体彼此就像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中国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原则正是西方进口的人际关系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结构的分化,我国的城市社区类型开始发生了显著分化与重组,出现了街道社区、单位社区和商品社区三种基本类型。传统型城市社区和新型城市社区内部的人际关系均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疏离现象。《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调查数据表明:有高达55.5%的市民不知道邻居户主的工作单位,42%的市民不知道邻居户主的名字,33.3%的市民不知道邻居家庭有几口人,10%的市民根本就不认识自己的邻居。在这种人际交往缺乏的社区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也会降低,从而导致社区内联系的减弱,居民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17]。

有学者认为,造成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疏离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变迁、居住模式的改变、初级群体的衰落、社会互动障碍等。具体而言,包括流动人口的增加促使居民异质性增强;生活节奏加快导致闲暇时间减少,地缘关系退后业缘关系前置,社区成为居住空间不再是精神文化空间;传媒互动造成足不出户的休闲方式和交往模式,社区居民的内部互动日益边缘化;信任危机迫使社区居民对日常生活中的他者保持警惕,彼此缺乏信任,严重困扰和阻碍人际关系;现代物业型小区居民的来源多向性、偶然性和住房类型的多样化使社区成员陌生化;现代社会中的初级群体成员关系松懈,社区居民情感满足发生困难;缺乏组织者和推动者,居民交往的意愿潜抑,社区人际更加疏离。当然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居委会多元功能逐渐弱化,居民游离于社区互动之外,也造成了居民人际关系的疏离[18]。

笔者认为,城市社会人际关系则主要是组织缘关系、市场缘关系、同学缘关系,具体表现为领属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商业关系。血缘关系、姻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反而退居之后。西方心理学家习惯于用社会交换、社交需要等理论解释人际关系心理本质,往往忘记血缘、地缘、姻缘、学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爱情、友情的作用。这些关系的心理形式和内容是认知、情感、行为的交错。

表2.中国现代城市社会人际关系心理类型表

正如前述,按照现有的人际关系分类,其实有很多关系难以归入理论维度。比如消费关系,无法归入阎云翔的区域划分。再比如,血亲、姻亲关系不见得就一定是深度卷入,而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也有可能是深度卷入。特别是舒茨的分类,很可能亲亲关系是主动包容、被动包容,也可能是同事关系成为主动感情取向。教育学家总是批评心理学家喜欢把人分成型,阐释学则认为,任何事件、心情,只要诉诸语言,便觉得不准确,因为语言有限制性。但科学研究如果不分型分类,似乎有无法进行。虽然人格心理学家创造了特质理论,但终究还是因为太烦琐而放弃,重新回到简单的大五理论。可是这些点论仅仅是插入性评论,笔者试图说明的是,传统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主要由血缘关系、姻缘关系、地缘关系、学缘关系组成。具体表现为父与母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夫妻关系、妯娌关系、亲家关系、翁婿关系、表兄弟姐妹关系、邻里关系、小学中学同学关系等,各种关系交错纠结;而城市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主要是组织缘关系、市场缘关系、同学缘关系,具体表现为领属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商业关系。血缘关系、姻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反而退居之后。目前的理论需要深入探索,就城市化过程中的市场化、商业化、功利化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维度情感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效课堂构建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情感
青啤:40年的时代维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台上
情感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