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沪培1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8-07-25 03:43奚晓军查倩和雅妮蒋爱丽田益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年4期
关键词:果粒粒重调节剂

奚晓军,查倩,和雅妮,蒋爱丽*,田益华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403)

近些年来,无核葡萄已成为鲜食葡萄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趋势。‘沪培1号’葡萄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培育成的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1],具有穗型美观,无核、品质优良等特性,深受葡萄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沪培1号’的商品果生产必须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此,我们开展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的试验,观测其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沪培1号’葡萄的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葡萄核心技术试验示范园内进行,以6年生‘沪培1号’葡萄为试材,8 m钢管大棚设施栽培,株行距2 m×2.8 m,单臂篱架“V”形架。药剂为上海同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赤霉素(GA3)和四川省兰月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吡效隆(CPPU)和噻苯隆(TDZ)。

1.2 试验方法

于开花前1周进行花序整形,使花序大小一致,每根新梢留1个花序。试验共设计20个处理(见表1),其中处理1~6为1次处理模式,盛花末期或花后15 d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蘸花穗;处理7~20为2次处理模式,第一次处理在盛花末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蘸花穗,间隔15 d进行第二次处理;每个处理随机选取20个花序[2]。

在浆果成熟时进行品质指标的测定,随机选取果粒60粒,用电子天平测定果实单粒重;使用游标卡尺测定果粒的纵横径;用手持折光仪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3]。

1.3 统计分析

过紧和大小粒现象,而且果粒呈圆形;一次处理模式对果粒有增大效果,粒重为4.3~5.8 g,其中处理5(花后15 d CPPU处理)对果粒增大效果最显著,粒重达8.6 g(表2)。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高于对照,而且风味上也比对照好,其中GA3处理的果

表1 ‘沪培1号’葡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方法Table 1 Experiment design of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treatments on 'Hupei 1' grape

采用SPSS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次处理模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开花期和花后15 d的一次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葡萄果实性状均有较大影响,各处理都出现果穗紧密度过松或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中最高的(处理1和4),TDZ处理的次之(处理3和6),使用CPPU处理的最低(处理2和5)。本试验中虽然经1次处理后‘沪培1号’的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显著增大,但果穗都出现了大小粒的现象,果实外观品质差。因此一次药剂处理的‘沪培1号’没有商品性,不适合‘沪培1号’葡萄的商品果生产。

表2 单次处理对‘沪培1号’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once treatment on appearance quality of 'Hupei 1' grape

2.2 二次处理模式对‘沪培1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沪培1号’果实外观品质变化的结果见表4,与CK相比,二次处理模式下‘沪培1号’的果穗紧密度和整齐均表现优良,而且果粒也明显增大,各处理的果粒重为6.3~10.6 g;相较于2次均为GA3处理的果实,第2次添加CPPU和TDZ处理能更显著地增大果实单粒重和纵横径。此外,2次药剂处理后的果实形状均呈椭圆形,与CK的偏圆形和一次处理模式的圆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二次处理模式下‘沪培1号’的外观品质较好。

表3 单次处理对‘沪培1号’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once treatment on berry quality of 'Hupei 1'

由表4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对‘沪培1号’葡萄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与CK相比,应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显著升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相较于2次GA3处理,添加CPPU和TDZ处理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尤其是第2次单独使用CPPU处理的果实(处理12和19),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至15.5%~16.0%,而GA3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也有18.3%。总的来看,使用GA3处理的葡萄风味较浓郁,而使用CPPU和TDZ处理的风味均偏淡。综合比较分析后可以看出,2次都使用GA3处理的‘沪培1号’果实具有更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其中处理16在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的表现最好。

3 讨论与结论

GA3、CPPU和TDZ是无核葡萄品种栽培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表明,科学使用能够适度增大果粒、改善外观、提高品质、增加商品性[4-5]。本试验结果表明,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沪培1号’葡萄果实的单果重、果穗外形等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果实的商品价值。此外,GA3处理的果实,添加CPPU和TDZ处理能更显著地增大果实单粒重和纵横径。这与前人在‘夏黑’‘阳光玫瑰’葡萄上的研究结果一致[6-9]。有些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会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8],而有些研究则发现生长调节剂处理能增加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0],或者没有显著性影响[11]。在本试验中,经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增加,可能与品种特性有关。当然,相较于GA3处理,添加CPPU和TDZ处理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10,12]。

表4 不同药剂处理对‘沪培1号’果实品质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treatment on quality of 'Hupei 1' grape

目前生产上对葡萄进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次数有1次[7]、2次[6,8,9]或3次[13]。1次处理模式一般在盛花后浸果1次。2次处理模式分别在盛花期和花后10~15 d各浸果1次,而3次模式是在2次处理的基础上在花前7~10 d用生长调节剂拉长花序。随着用工成本越来越高,葡萄园管理的趋势是省力化和高效化,投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因此3次处理模式已渐渐被淘汰。廖淼玲等[7]在‘夏黑’葡萄上开展1次果实膨大处理,发现通过选择合适的处理时期(盛花期3 d后)和合适的药剂配比及浓度(50 mg/L GA3+ 2.5 mg/L CPPU),可获得具理想商品性的果品。本研究尝试在盛花末期或花后15 d分别用不同的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虽然‘沪培1号’果粒大小明显增大,但果穗会出现不整齐、大小粒等现象,严重影响果品的外观品质,说明‘沪培1号’品种不适宜1次药剂处理模式。而在盛花末期和花后15 d用不同的生长调节剂进行2次处理后,‘沪培1号’不仅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果穗整齐,具有很好的商品性。其中2次GA3处理的果实相较添加CPPU或TDZ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风味更好,因此‘沪培1号’葡萄比较适宜在生产上采取2次GA3处理模式。

综上所述,从提高果实商品性、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注重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等角度考虑,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沪培1号’葡萄新品种生产必须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适合二次处理模式,第一次在盛花末期用30 mg/L GA3溶液处理花穗,15 d后用100 mg/L GA3溶液第二次处理果穗,这样‘沪培1号’葡萄的果粒重约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以上,达到上海市优质葡萄的等级标准[14]。

猜你喜欢
果粒粒重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病害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被碾碎的香樟树果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