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红
摘要:图书馆是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图书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每个角落的大背景下,注重图书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的变革,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图书管理的发展趋势,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图书管理的有效策略,是应对图书管理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图书管理;发展趋势;管理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的图书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图书管理工作者,应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图书管理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图书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更新图书管理理念,建立与现代信息技术向吻合的图书管理模式,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改变,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促进图书馆资源信息的整合、优化和共享。
一、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图书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使图书管理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图书管理模式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开放性是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的显著特征,通过提高图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人们将会看到一个开放的图书管理新模式。
1.技术革新推动服务体系的完善。
当前图书管理的趋势是更加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这也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促进社会文化传播,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完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通过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来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图书管理服务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和技术支撑,这对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简而言之,通过管理技术的优化和管理模式的更新,推动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未来图书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2.开放性日益明显,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网络化和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图书管理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和信息化管理模式也将逐步建立起来,图书馆的开放性将日趋明显。在开放性的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聆听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指导,推动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的优化,通过书籍内容和图书馆布局的调整,使其更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促进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网络平台的建立在图书管理模式的转变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以工作人员为辅,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主的管理模式,图书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得到提高,管理流程更加科学合理。相较于传统的图书借阅管理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出现误差的概率更小,且通过对读者借阅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到读者的阅读偏好,有利于优化图书馆藏的结构。
二、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图书管理的有效策略
图书管理策略必须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图书馆要以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目标,对图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人们阅读需求的变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促进图书馆社会效益的提升,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1.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
科技的进步为图书管理手段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给图书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图书管理的发展趋势和传媒环境的变化,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向阅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服务,通过高质量的图书服务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体验。对此,图书馆需要对图书服务的目标进行明确,采取科学合理的图书管理体系,完善图书管理流程,根据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向其提供电子化的图书信息浏览和图书信息检索服务,提高读者查找的书籍效率。为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进行阅读,图书馆应建立公众微信平台,通过有奖关注扩大公众号的受众数量,定期在平台上发布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向公众宣传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同时注重图书馆环境的改造,推动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2.明确读者的阅读喜好。
现代信息技术给图书馆更快、更全面地掌握读者的阅读喜好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应开展网络问卷,获得读者阅读需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明确读者的喜好,从而调整图书馆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借阅比例却显著下降,读者阅读喜好的变化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人们更愿意选择作为消遣的流行小说等电子书,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或专业文献的读者相应减少。图书馆应根据当前社会读者的阅读喜好,调整图书馆文献的布局模式,引入流行小说等数字图书,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进行阅读。为了给读者创造更为舒适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应对阅读区域的设施进行优化,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程度。传统的书架高度设置的不够合理,最高层的图书往往无人问津,针对这一状况需要设置更为人性化的书架高度,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通过伸缩书架的设置,满足不同身高的读者的取书需求,以优质的服务扩大图书馆的受众群体。
3.实施馆藏图书的数字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馆藏图书数字管理成效的重要决定因素,对此,图书馆要加快完善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图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对图书馆实施综合性的数字管理,通过强大的科学后盾的支持,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与社会的融合。为了避免管理模式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差,管理人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图书数字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构建综合性的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应根据时代背景的变革,建立移动式多元的开放数字社区图书馆,注重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图书馆的应用,通过建立数字自助借还系统和开放的图书网络共享平台,读者只要登录自己的账号就可以进行图书资源的查找,从而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图书信息资源获取的方便快捷提高读者借还书的概率,降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参考文献:
[1]孙菊花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西江月》2013, (24)
[2]李政军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6)
[3]倪秀光 論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图书馆的发展策略《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