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8-07-24 09:34方伟红
甘肃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方伟红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114—0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探究兴趣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通常将自身认为的重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对习题的解答获得数学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全面了解数学知识,无法灵活地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它要求数学教学除了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生活问题纳入其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比如,在“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讲解过程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测量乒乓球案长、宽,并计算周长。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及时将数学信息快速抽出,建立符合情况的数学模型,借助公式计算乒乓球案周长。学生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全面了解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激发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时,应将清晰、直观的思维作为基准。对于小学数学中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来讲,教师需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思考相关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度,深入发展思维能力。通常情况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规律关系密切,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作用,帮助学生认真、详细地分析数学问题,让学生全方位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概念,并在数学知识的使用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比如,在“方向、位置”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首先让学生在操场上学习方向,加深对方向的了解。在“年、月、日”数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创设程度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频的观看中说出时间。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问题意识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前提,因为学生只有确立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放下心理负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要强调的是: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究时间,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在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情况下,教师需根据教材内容,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数学教材内容,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四、营造交流、辩论、质疑、评价的学习氛围,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交流、辩论、质疑、评价可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认真倾听,理解别人的见解,修正自己的想法,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或进行辩论,并能提出质疑的问题或给予评价,进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如,在“笔算除法”一课中,学生提出问题后,可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为了照顧学生间的差异,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估算进行自查,扩大参与的范围,提高参与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算法交流,重点解决商在什么位上。为了更好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巡视时要善于发现学生错误的关键处(个别学生把商写在十位上),让错例成为课堂的再生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让学生明白如果商在十位上,结果将约是900而不是90 。还有的学生说通过试做,丁丁能买3顶帽子,所以商在个位上,错例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在经过充分的交流、辩论、质疑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逐步深入。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中,要想更好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深入分析数学教材本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