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8-07-24 09:54赵玉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弟子规国学传统

赵玉梅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105-0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它是维系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小学语文课程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论述中也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势在必行。传承就要从小做起,从小学教育阶段入手,在小学生中普及。这样帮能在潜移默化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学生内心深处,萌发传统文化的种子,从而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学相长,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从思想、文字、语言、艺术等多方面向我们展示着它深厚的内函。做为教师不可能样样精通,但是国学经典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所以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不断的学习,不断研究,在教学中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比如说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进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的学习,教师势必得先了解这些蒙学的意义呢?“论语”、“大学”、“中庸”这里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否自己先参悟呢?哪些内容孩子们能接受,哪些内容暂时不必渗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首唐诗每一篇宋词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思呢?我们应该让孩子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体会到文天祥的壮怀激烈;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体会到李白那尽情的欢乐;从“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中体会到杜甫内心的悲痛;从“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中体会到纳兰性德的无奈哀伤。做到这些只有深入理解研究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有源头活水来。另外教师还要有一颗对传统文化崇敬、景仰之心,用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感染我们的学生。

2.制定诵读计划,分学段传承经典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人生中记忆力、理解力最佳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学习压力不大,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积累、背诵国学经典也是最好的时候。小学语文教材结合课程标准,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课文内容到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再到课外拓展,都有很多传统文化蕴含其中,教师要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最好是学校统一制定一个计划,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可以诵读《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年级可安排唐诗、宋词、《论语》中经典语句的诵读;高年级可涉猎《大学》、《中庸》中的经典语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忽视对孩子们语言的积累。成语、谚语、名言、对联、诗词的教学与运用是国学的基石,应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让孩子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法宝,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华传统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国学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以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对联、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等都可以有节奏地诵读,加强记忆;《论语》、《大学》、《中庸》等多以文言文为主,韵律感不强,如果让孩子死记硬背,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心生厌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竞赛、比谁积累多、编排情景剧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播放一些传统文化的小视频,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情境解读,更能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之情。如杜甫的《绝句》可以和这们的故事相联系:据说有个穷书生用两个鸡蛋,几片菜叶招待客人,却让客人非常高兴。原来他用两个蛋黄衬了几根青菜丝,做成一道“两个黄鹂鸣翠柳”;把蛋白切成一条条衬有菜叶的盘子里,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用菜叶剪了个框放在白色盘子里,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用两个蛋壳做一盆湯是“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鸡蛋做成三菜一汤客人品的自然是意境,是情趣,而学生肯定会饶有兴趣地学会这首诗。

4.生活与课堂相结合,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我们传承国学,最终目标并不是让孩子了解国学、背诵国学,而是要达到学以致用,把国学中的思想方法应用于生活,让孩子从小养成懂礼仪、重情义、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良好风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以德树人。如何国学的诵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必答题。教师必须在传承中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如诵读《弟子规》中“入则孝”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些段落可以编排情景剧,让孩子通过自编自演的方式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意义,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学校教师要随时随地关注孩子们的表现,纠正他们的不文明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三字经》中“融四岁,知让梨”“香九龄,能温席”这些经典的小故事让孩子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正是这些传统美德塑造了我们中华儿女的灵魂,教师要善于利用时机立德树人。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语录激励他们不怕苦难;用《史记》中“得之难而失之易”教诲学生爱惜人生,爱惜今日;用《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孩子勤思进取,不骄不躁……国学经典中这些闪光的思想如果真的能被我们传承下来,那么我们的民族怎能不强大?

猜你喜欢
弟子规国学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弟子规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弟子规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