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素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对象,旨在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由基础性向自我满足性过渡,以及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获得提升。课程主题选取为旅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旅行锦囊及路线设计,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方式以学习性、学习段和学习化进行评估。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互联网+”背景
作者简介:周子仪,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广东 广州 5106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卓越小学教师‘学训研共同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批准号:教师厅〔2014〕5号)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从PCK到LCK:课程开发中的知识增长研究”(批准号:GD17CJY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3-0037-05
信息素养校本课程的开发,依据时代特点选取小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旅行为主题,旨在达成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了解更多基础信息原理,并利用信息技术为生活服务,关注信息安全、信息道德问题的目标。笔者拟在介绍课程开发背景的基础上阐述课程目标、设计理念、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方式,以期提供小学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课程开发背景
信息素养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时代特色,满足现实需要并将已有研究作为支撑。
1. 体现时代特色。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体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背景。信息素养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成为每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个人而言,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走向成功的基石;就国家而言,它成为评价国民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假期会选择带孩子外出旅行,校本课程的主题选取为“旅行”,学生在为旅行做准备时能够更加自主,收集更多有用的信息,在收获旅途美景的同时,还能在有准备的前提下学习更多人文、科学知识。
2. 满足现实需要。1974年,“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一词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而在其后,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从未间断,很多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信息素养教育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初探是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始的,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做出了要用5~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规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主要任务,然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着教师教学目标停留在学生学会使用基础性信息技术软件层面的现象。许多小学生能够轻易接触到信息工具和资源,也学会了使用基本的信息工具,但却不知道何时何地加以合理利用。因此,信息素养校本课程应作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补充,重点放在提升学生信息意识,以满足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需求,而非信息技术课堂上所重视的信息知识、基本信息能力。
3. 已有研究支撑。信息素养的涵盖内容广泛,但多数学者认同它由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四部分构成。有学者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信息素养纵向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和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基础性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人所需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则是人们更好地承担一定工作或者陶冶自己的情操所应具有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具体内容如表1;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则指人们为实现自我价值,开发和设计新信息系统为他人服务的高层次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低年级时甚至入学前就能通过各种途径达到基础性信息素养要求。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信息素养校本课程拟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由基础性向自我满足性过渡。
二、课程目标
信息素养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目标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旅游情境下培养、提升信息素养,从基础性信息素养走向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除此之外,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在有机会踏上旅途时获取综合知识,在畅游网络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同时获得成长。
1. 信息意识。本课程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勇于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操作多种信息工具;能迅速而敏锐地捕捉信息,并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生活、学习手段;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
2. 信息知识。本课程对学生信息知识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与网络知识,为后续信息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3. 信息能力。本课程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提高获取、检索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一定的信息技術工具对所获信息进行创造性加工,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信息表达与传递能力。
4. 信息道德。本课程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关注到社会上存在的信息道德问题;能够有道德地使用信息技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远离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
三、设计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他认为我们的智能可以分为九个领域: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该理论为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许多启示,例如,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都在某些方面具有潜能,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兴趣,及时加以引导。信息素养校本课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地选取旅行地制作攻略,并以自己的方式获取、记录相关信息,而小组活动的形式使得学生在组内能承担适合自己的角色。此外,校本课程将多种智能潜移默化地融入活动当中,学生在每一个模块的课程中都能发展多种智能,具体设计说明如表2。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初探信息世界、旅行信息搜索、旅行路线设计和攻略成果展示。每个部分包括两个模块,共计8个模块。
1. 初探信息世界
(1)模块1:视频追溯网络发展,师生共话信息时代。模块1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与计算机、互联网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信息意识水平,以调整教学安排。教学流程为:①教师播放计算机、互联网发展史的相关视频。②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说出计算机、互联网发展对人们的影响,教师现场绘制电子版思维导图,总结并展示信息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图片。③教师提问,信息发展带来的全都是便利吗?引发学生思考信息发展存在的问题。
(2)模块2:描述信息生活经历,关注信息道德问题。模块2旨在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水平,学生关注信息道德问题的同时意识到遵守法律和道德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教学流程为:①学生描述生活中或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经历和体验。②回答上一模块中教师留下的思考题,教师创设信息道德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正确的处理方法。③教师总结信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并提出应对策略。
2. 旅行信息搜索
(1)模块3:知识竞答显能力,兴趣驱动领任务。模块3旨在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学会高效使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活动服务,教师在学生使用互联网信息时提醒他们辨别真假信息、选取官方网站浏览以提升信息道德。教学流程为:①教师给出一系列与几个旅行地点相关的民俗、地理问题,学生自行组队,可使用电脑查找答案,答题又快又准的小组得分。②教师选择得分最高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包括他们使用哪些搜索引擎、浏览哪些类型的网站、小组如何分工合作等。教师点评,其他小组可补充。③教师提醒学生在浏览网页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网页弹出不良信息的处理、尊重他人知识成果等。④教师展示知识竞答中涉及的几个旅行地点图片,小组判断地名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地点作为假期旅行目的地,并在课后列出旅行前需要知道的一些信息提纲。
(2)模块4:巧做信息小锦囊,学生化身小导游。模块4旨在通过学生制作旅行信息锦囊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和意识,较好地运用Office、PPT等工具展示收集的信息。此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提升人际交往智能和语言智能。教学流程为:①师生讨论列举出旅行前需要收集的信息。②教师限定时间,小组合作完成旅行地相关的信息小锦囊。③各组展示自己制作的锦囊,并说明小组的合作分工方式,每个小组填写组间互评表(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并给出建议)。④教师点评小组成果,与学生一起总结使用哪种方式收集、记录、展示信息更为便捷、美观。⑤教师给出导游词提纲,学生尝试以小导游的身份展现才艺,表达信息锦囊中的内容。
3. 旅行路线设计
(1)模块5:师生思考旅行设计要素,视频学习旅行路线设计。模块5旨在以实际问题唤起学生使用信息的意识,提升学生信息运用能力。此外,学生能将课堂所学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当中。教学流程为:①教师展示常见的旅行路线设计方案和地图,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思考旅行路线设计的要素和原则。②教师播放旅行路线设计大赛相关视频。③师生共同拟订旅行路线设计包含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2)模块6:小组合作完成路线设计,自学掌握实用旅行APP。模块6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教师提供简单易操作的旅行APP能够提升学生信息运用意识。教学流程为:①组内交流讨论本组的设计理念和行程内容,参考地图软件绘制路线并辅助文字说明(电子版和手绘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性给学生提供案例参考。②教师推荐具备旅行设计功能的APP,每个小组课后探索其功能,在班级网络群上交流学习使用心得,辩证地看待网络智能和人类思维创造的关系。③课后学生修改、整合前期制作的旅游锦囊和路线设计,准备下一模块的小组成果比拼。
4. 攻略成果展示
(1)模块7:旅行锦囊及路线设计成果比拼。模块7旨在检验学生的信息意识及信息能力,考查学生能否收集到有用信息。教学流程为:①教师宣布比拼规则、时间限制等,获胜小组将获得教师准备的旅行锦囊(旅行贴士及小礼品,如小手电、驱蚊贴等)。②小组开始展示旅行锦囊及路线设计,其他组进行记录、评价。③教师组织学生投票,选出获胜组,颁发奖品。教师进行综合点评(攻略设计展现出的共同优点、缺点、可行性,汇报工具使用是否合理,汇报形式是否创新等)。
(2)模块8:自我评价知不足,击鼓传花话收获。模块8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优势及不足,推进课程结束后的信息素养自主培养,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改进课程。教学流程为:①教师发放自评表(如表3,P41)给学生填写。②教师宣布使用“击鼓传花”的形式邀请学生说一说课程收获。③教师表达对学生的期许,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在畅游网络世界和真实的自然世界的同时获得成长,让旅途变得更有意义;重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遵守法律、道德,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活效率。④学生课后将小组成果上传至班级网络交流群中共享。
五、课程评价方式
信息素养校本课程运用学习性、学习段和学习化的评估方式,学习性评估彰显学习中心,学习段评估凸显学习过程,学习化评估则启动学评融合。
1. 学习性评估。学习性评估是指通过多种方法诊断学生现有学习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改进教与学以缩小这一差距的活动。例如,在汇报旅行锦囊和旅行路线设计时,学生即是停下脚步思考“自己现在在哪里”以及“要去哪里”的问题;通过衡量现有学习情况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即现有锦囊、路线设计与目标锦囊、路线设计之间的差距,学生明确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师生共同探讨现有问题的解决策略,即探讨“如何最好地到那里”的问题,学生从中获得策略性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2. 学习段评估。学习段评估是指依据课程目标或既定学习目标,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搜集某一学习阶段结束时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判定学生达标程度的活动。例如,在模块4小组展示旅行锦囊时,学生需要进行互评,帮助学生了解、检测自己的学习状态,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
3. 学习化评估。学习化评估是指学生成为评估活动的主体,对学习活动展开自我评估和同伴互评,随时反思、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评估过程中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丰富评估活动经验,增长评估知识與技能。例如,第4、8模块设置有互评和自评环节,学生需要学会对他人的成果进行点评,同时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既提升评估技能,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培养目标。“击鼓传花话收获”的环节丰富学生评估经验,进而发展到能够完全独立地开展评估活动。未被选中的学生可以在旁听的过程中体悟自评的内容与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自主评价的实施。
通过上述三种评价方式,收集学生互评、自评表及最终成果,可以对信息素养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提供反馈,以改进该课程。
参考文献:
[1] Zurkowski,P.G.Kelly,J.V.刘千卉,程璐.信息素养的历史与实践之旅[J].图书情报知识,2016,(3):33-38.
[2] 《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Z].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3] 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9.
[4]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0.
[5] 曾文婕,黄甫全,余璐.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能——论新兴学本评估的价值论原理[J].教育研究,2015,(12):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