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某县农村留守妇女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018-07-24 07:59贾红红霍桂霞叶青芳朱红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神经质妇女人格

贾红红,霍桂霞,刘 洋,叶青芳,朱红梅

(1.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分校护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2.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妇产科,河北 唐山 063500;3.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城市改革的逐步推进,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逐步增大,于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及配套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制度的限制,使得这些农民的黏土性很强。因此,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绝大多数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这就造成多数情况下是夫妻一方外出而另一方留守家中的情形。段塔丽[1]调查发现,妻子留守家庭的占90%左右。由此,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妇女。2000年我国留守妇女总数为1302.4万人[2]。到200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4310万人[3],2005年则为4700万人[4]。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各种生活困扰及精神失落无助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因此,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妇女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人格特征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9月~2015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滦南县安各庄镇选取12个乡村,选择已婚且丈夫外出打工时间≥6个月/年,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农村留守妇女。排除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精神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在镇政府及村委会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以方便抽样形式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前由经规范化培训的调查员向被试介绍调查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在征得其同意后发放问卷,并指导其根据自身情况认真填写,调查员现场核对问卷的完整性后收回并发放小礼物。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结婚年限、子女个数、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丈夫外出打工年限、每年两地分居的时间、夫妻关系满意度、母子/女关系满意度等。

1.3.2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5]。由龚耀先教授主持修订,共有88个项目,从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性(L)四个维度评定研究对象的个性特征,填写时要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不同的得分反映不同的人格特征。

1.3.3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6]。由Derogatis LR编制(1975年),共90个项目,用五级评分(1~5级),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10个因子。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

1.3.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7]。由解亚宁编制,共20个条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条目1~12为积极应对项目,13~20为消极应对项目。主要用于评价患者的应对方式。

1.3.5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8]。采用由肖水源编制的国内通用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3项,主观支持4项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项3个维度。10个条目计分之和为社会支持状况的总分,总分越高说明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Amo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Pearso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获得各路系数及模型拟合指标。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研究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答卷234份。其中,农村留守妇女平均年龄为(34.6±5.6)岁;丈夫外出打工年限一年以下24例(10.3%),1~3年37例(15.8%),3~5年106例(45.3%),5年以上67例(28.6%);每年两地分居的时间6~9个月134例(57.3%),9~12个月100例(42.7%);夫妻关系满意度中以比较满意为主,共117例(50.0%);母子/女关系满意度以比较满意110例(47.0%)和非常满意99例(42.3%)居多;结婚年限以10年以上为主,有130例(55.6%);子女个数中以1个孩子109例(46.6%)和2个孩子100例(42.7%)为主;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共153例(65.4%);家庭年收入以5000~10000元81例(34.6%)和10000~30000元60例(25.6%)居多。

2.2 农村留守妇女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结果分析表明,农村留守妇女人格特征的三个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各维度间均有显著相关性。见表1。

表1 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健康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人格特征影响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利用极大似然法对假设模型结构进行估计和检验.最终形成以人格特征的三个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为自变量、以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共同作用于心理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见图1。依据模型提供的修正指数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x2/df=1.448、适配度指数(GFI)=0.932、调整后适配度指数(AGFI)=0.907、规准适配度指数(NFI)=0.962、非规准适配指数(TLI)=0.942、比较适配指数(CFI)=0.952、增值适配指数(IFI)=0.953、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067。同时,①神经质(N)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β=0.38,P<0.05);②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β=0.61,P<0.001);③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β=-0.36,P<0.05);④内外向(E)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这两个中介变量实现;⑤精神质(P)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社会支持这一中介变量实现。

3 讨 论

3.1 神经质对心理健康的直接预测作用

人格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性格越外向,情绪越稳定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情绪不稳定、精神质个性和内向的个体,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9-10]。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内外向与精神质因子对心理健康并无直接预测作用。因此我们应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的人格特征状况,深入了解情绪不稳定者,通过心理疏导或心理训练完善其人格特征,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素质。

图1 农村留守妇女人格特征、应对方式、

3.2 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机制

神经质通过4条途径作用于心理健康,除了直接预测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外,还存在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的作用路径,进而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内外向通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这两个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而精神质通过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另外,应对方式既可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亦可通过社会支持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郭振芳等[11]研究表明神经质即情绪不稳定者,遇到问题时较正常人更易出现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紧张、易怒等负向情绪,同时制约了客观支持的获取。张小远[12]研究认为内外向因子越是外向,在个性上具有好交际、善社交促进了客观支持的获得,但其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的个性特点,可能降低了个体在社会中被支持的程度。Rector[13]等研究表明,如患者存在无法应对事件等心理活动时,患者更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丈夫外出本身对于农村留守妇女便是应激源,但适当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将驱使农村留守妇女倾向于向社会求助、宣泄,进而产生积极的心理与生理反应,最终将心理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3.3 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直接预测作用

应对是心理应激的重要中介变量,不同的应对策略将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及康复过程[14]。社会支持具有独立作用,不一定要在应激状态下发挥作用,而在于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有益健康[15]。Park N等[16]对急诊科护士研究表明护士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因此,只有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知识,掌握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评价方法,在认识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利用其优势。

3.4 中介机制对改善心理健康的实践指导

医护人员应积极响应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的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应激过程中的中介变量。深入了解其成长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情况,特别是对神经质即情绪不稳定者,要通过心理疏导或心理训练完善其人格特征,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神经质妇女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当代妇女的工作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反刍思维对中学生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作用
寻根压力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