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丽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儿童是急性白血病的高发群体,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占到3/4,其发病及死亡率均较高,可排在儿童病死原因中第2位[2]。对儿童急性白血并主要靠化疗,因病因多样化加上病情复杂化,治疗困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多,患儿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各种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效果明显,现汇报如下。
选取2015年5月 ̄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纳入标准:①经骨髓穿刺术确诊为急性白血病;②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且临床标准评分<3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家属签署同意知情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接受过放、化疗者;②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严重感染者。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5~14岁,平均(10.36±3.49)岁;观察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5~14岁,平均(10.36±3.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因急性白血病发病急,病情危重,治疗期间患儿好动易哭闹,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讲故事、播放音乐及动画片等)给予温馨的关怀及安抚,同时家长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通过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详细与家属沟通,消除家长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治疗配合度。
1.2.2 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方式(健康手册、一对一面谈)对患儿家长进行白血病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家长化疗中各种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告知优质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治疗依从性。
1.2.3 饮食护理
化疗期间患儿易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护理人员对患儿的饮食进行合理调整,恶心呕吐明显的患儿给予少食多餐,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日常注意多饮水。
对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小板减少及感染发生率;采用调查问卷对家属满意度调查:①非常满意:得分≥90分;②一般满意:得分70~90分;③不满意:得分<70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n(%)]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儿童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的疾病,当造血干/祖细胞恶变后,会引起细胞分化、增殖及凋亡的异常,导致白血病细胞大量增加,正常造血途径受抑制[3]。临床上常采用放射疗法、生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多药联合化疗方案等对儿童急性白血进行治疗,从而有效的提高儿童的生存率和延长患儿的生存时间,其中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会伴随较严重的副作用,引发不良反应情况较明显,会对人体正常组织具有严重伤害,加上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较低,常导致化疗效果降低,因此减少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通过优质护理从心理上给予干预,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治疗配合度,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并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家长的满意度,由此可见,给予急性白血病儿童进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的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