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8-07-24 07:59宋丽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阻塞性优质满意度

宋丽芳,沈 洁*

(1.湖州市吴兴区环渚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科常见病及多发病[1]。此病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上升,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呼吸系统疾病也呈现出高发的态势[2]。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严重者甚至出现缩唇呼吸、触觉语颤减弱等,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3]。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除了积极加强预防、治疗外,优质、有效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也至关重要。笔者对某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部分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入均为神志清楚,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①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②有特应性变应过敏史者;③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史者;④需行机械通气者;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倒,年龄56.1~82.4岁,平均年龄(64±8.7)岁,平均病程3~8年;观察组男27例,女22倒,年龄57.3~83.6岁,平均年龄(63±9.2)岁,平均病程3~9年。患者主要有咳嗽、喘息、气短、痰多等症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低流量吸氧以及平喘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针对性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合理饮食、呼吸锻炼、常规静脉输液及健康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一方面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和不安之处,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另一方面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相关知识,主动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调控,尽快适应医院环境,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医务人员开展治疗工作。

1.2.2 舒适护理[5]:①体位方面:逐步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呼吸困难时保持半坐位,在膝关节、足底处分别置放柔软枕头 ,以保证患者头、背、下肢均有支撑点,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疲劳、身心舒适的状态。②睡眠方面:尽量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床铺要平整柔软,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声音不要太响,告诉患者睡前适量食用热牛奶并用温水泡脚,而且要保持卧位舒适、遵医嘱服用支气管扩张药物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睡眠的刺激因素。同时在生活上对自理能力较差患者进行帮助和照顾,如帮助患者翻身、搀扶行走等;多陪伴患者,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陪伴和鼓励等,降低患者的孤单和不安感[3]。

1.2.3 饮食护理: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根据其饮食爱好和个人口味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具体而言,这种老年患者宜多食用富含维牛素、蛋白质的食物,尽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需多食用水果、蔬菜等,避免辛辣、酗酒等不良行为。进餐方式宜选用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腹部饱胀增加肺部的负担[6]。

1.2.4 康复训练:当患者进入到恢复期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积极调整合理的作息时间,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7]。若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停止训练,卧床休息[8]。

1.3 疗效判定标准[9]

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气急、呼吸困难及喘息等不适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其余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气急、呼吸困难及喘息等不适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气急、呼吸困难及喘息等不适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出现恶化的。入院时及出院时分别对所有患者实施肺功能检查[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呼气峰值流速(PEF)],对比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向两组患者发放自拟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答案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肺功能

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变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变情况比较(±s)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PaO2(mmHg) PaCO2(mmHg) FEVl(L) PEF(L/S)对照组 治疗前 63.2±6.4 64.3±5.6 1.3±0.6 1.3±0.6治疗后 71.3±7.2△ 53.6±4.8△ 1.6±0.7△ 1.7±0.8△观察组 治疗前 64.3±7.3 63.4±5.7 1.2±0.5 1.2±0.6治疗后 85.4±7.1△◆ 45.6±5.6△◆ 1.9±0.6△◆ 2.1±0.5△◆

2.3 满意度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满意度为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COPD患者在我国老年群体中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高;同时COPD患者由于再感染的次数增加,导致肺组织的纤维条索状改变,极大的降低了肺功能,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OPD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因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根据症状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的同时,通过有效、到位的优质护理服务,强化对疾病的控制,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从而改变当前COPD高病死率情况[1,10]。

优质护理是一种人性化护理服务,主要是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强化基础护理且护理职责全面落实,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保证患者舒适度以及安全,协调患者心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3]。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对于临床疾病治疗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大量实践证实[11-13],国内许多医院的护理部门在很多疾病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应用探索研究。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对COPD患者进行合理膳食指导、日常活动锻炼、肺功能康复训练、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等,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维持体力活动,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缓解呼吸困难和疲乏的症状[1]。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在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肺功能及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P<0.05),对COPD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了重要作用,能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阻塞性优质满意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