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敏
摘 要:玄学兴起于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年),以后在两晋南北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长期的玄学熏陶以及政场的历练,东晋士大夫的文化素养、才能、气度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有“风流”之美誉。提到魏晋风流,便会想到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嵇康就是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位,他们的文采风流不仅在当时有很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魅力不减。
关键词:嵇康;文采风流;对今人文艺学习的影响
0 引言
玄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一个新内容,兴起于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年),以后在两晋南北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玄学论者主要是通过为先秦《老子》《庄子》《周易》三部著作作注,阐述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小范围地聚集讨论玄学问题,即清谈。
经过长期的玄学熏陶以及政场的历练,东晋士大夫的文化素养、才能、气度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有“风流”之美誉。提到魏晋风流,便会想到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嵇康就是竹林七贤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位,他的文采风流不仅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影响,至今影响力仍然不减。
1 嵇康其人及其文采风流
1.1 嵇康之“美”
人如果长得漂亮往往喜欢修饰打扮自己,但嵇康刚好相反。《嵇康别传》说他:“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土木形骸”的意思是视形骸为土木,不加修饰。这和当时一些美男子注重仪表有着本质的不同。不修边幅的嵇康却是自带“龙章凤姿”,因此在众人中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嵇康不仅风神潇洒、玉树临风,而且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的四言诗写得非常优美,是曹操之后的又一位四言诗大家。他还是当时著名的玄学家。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古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齐名。嵇康还钻研音乐的内在规律,所撰写的音乐论文《声无哀乐论》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2 “广陵绝唱”
关于嵇康,不得不提的就是那一曲《广陵散》。嵇康遭到钟会陷害,被判死刑,《晋书·嵇康传》上说:“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嵇康缓步走至刑场边缘,对人群中的哥哥嵇喜说:“我的琴可曾带来?”嵇喜知道弟弟平生最爱弹琴,此时他也把琴带来了,于是他连忙取出琴递给了弟弟。嵇康弹奏的这首《广陵散》描述的是战国侠客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可想而知,那音乐一定是大气磅礴、雄浑壮烈的。乐曲表达的反抗暴政的主題与嵇康此时此刻的心情吻合。嵇康放下琴,感叹地说了一番话,这番话成了世界上最动人、最美丽的临终遗言。嵇康说:“当年,一个叫袁孝尼的朋友曾向我求学此曲,我拒绝了他。没想到现在,这首《广陵散》就要成为绝唱了。”说罢,引颈就戮。嵇康之死为什么会被后人津津乐道,深深缅怀?第一,嵇康作为一个死刑犯竟然要求弹奏一曲,而且他的这个要求竟然得到了允许,这太出人意料了;第二,面对死亡,嵇康竟然从容镇定、神色自若,将一曲《广陵散》弹奏得如此完美;第三,嵇康在遗言中并没有交代什么后事,反而说《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信仰就是艺术的生命要比人的生命更长久;精神性的东西如价值,要比物质性的东西如肉体,存在得更久;对正义和自由的坚守与追求,要比刽子手的屠刀更长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活着的时候光彩照人而又艰苦卓绝,死得又是那么从容,他弘扬的是任何时代知识分子都应该秉承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直到现在,提到那一曲《广陵散》,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清晰的嵇康的形象,那份情感或多或少地留存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2 嵇康对今人的影响
2.1 对我们艺术学习的影响
嵇康等人呈现的魏晋风流,还有艺术家的个性和率真、洒脱等令人向往。康定斯基相信,艺术家必须和那些“人性的殉道者”一样为精神而活,并以自身的艺术去“唤醒”精神生活。笔者想这一点和嵇康、阮籍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艺术的学习肯定不只是技法上的精益求精,它的基石肯定是精神性的。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艺术家绝对不是利欲熏心、沽名钓誉的,他们都得是“真人”才行。
2.2 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带给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国家宝藏》第九期节目中,南京博物院拿出的三件国宝里,有一样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作为国宝被选入《国家宝藏》第九期节目中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凡。每一块画像砖上人物的故事都由演员进行了演绎,通过这个节目,更多的年轻人对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指出:“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竹林七贤对于我们当代的中国人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和作为国宝的画像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他们身上具有的魏晋名士风流就是一种民族文化,这是当代人所钦羡、向往的,这种文化传承至今,生生不息,我们如今还能与之产生共鸣。
3 结语
竹林之游因为嵇康被杀宣告解散,七贤的故事也由高潮进入尾声。嵇康所处的时代让人对他们产生同情,但也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他。死亡并不是终结,一个人什么时候才是真的死了?笔者想是他被世人遗忘的时候。所以,嵇康并没有死,他还活着,甚至比很多活着的人更有生命力。文采风流今尚存,其人虽已消失,但千载有余情。
参考文献:
[1] 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余敏玲,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2] 刘强.竹林七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 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