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祥翠
摘要:自然主义教育观是指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让他们的天性在成长或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成人教育的灌输或压迫方式。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不良倾向的发生。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消极的。对于小学陶艺教育而言,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孩子的自由表达,可以发掘他们的天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亲近泥土,寓教于乐中培养最初的审美意识和造型意识。文章从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少儿思维、陶艺特征等多个方面论述了自然主义艺术教育对儿童创造性思维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自然主义;艺术教育观;陶艺;小学生
中圖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176-03
一、引言
当下欧美艺术教育分为两大派别,一种是“本质论”,另一种为“工具论”。本质论强调儿童对艺术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并以学科的标准来评价儿童的学习成果,“工具论”则是将艺术教育视为发展儿童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工具,重视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在教学方法上主张艺术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并同儿童的成长特征相适应。杜威的教肓理论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杜威(JohnDewey,1859-1952)指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教育之所在。
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科目知识都只处于从属地位,它们是工具,它们所以服务于生长的各种要素,不是知识和传闻的知识,而是儿童的自我实现”,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工具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维克多·罗恩菲德(Viktor Lowenfeld)。里德是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他强调了艺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把艺术看成是适应社会的人的个性的自我定位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人类的不幸主要源与个人自发创造力受到压制,人格自然的生长受到阻挠。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摆脱这种状况,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是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自然地成长。他在《通过艺术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中,通过对先贤艺术教育精髓的继承和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将“工具论”视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的、科学的方式并提出了自然主义的艺术教育观。
陶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态,在我国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以其特有的材质属性、造型手段、装饰特征以及审美价值吸引了很多大众的目光。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教学内容”;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各类学校艺术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造性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201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和社会推动的双重推动下,陶艺进入了小学艺术教肓的课堂,那么,针对小学生群体,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教学理念来展开实践教学呢?
二、关于自然主义的艺术教育观
赫伯特·坐德是“工具论”的奠基人和泰斗。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通过艺术的教育》是里德对先贤艺术教育精髓的继承和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理论的大胆探索。其要旨是依据儿童的自然倾向,进行艺术教育,培养人格统整、和谐发展的人。里德的艺术教育思想包纳众多艺术门类,但主要指向美术,旨在通过适切的美术教育,实现培养和谐人格的目标。
赫伯特·里德的教育理论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柏拉图,二是卢梭,三是杜威。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格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是塑造“全人”的教育的工具和手段之一,而不是为了培养真正的艺术家。这种认识是里德倡导的艺术教育的“工具论”的主旨—“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的源头。
卢梭在1762年著成《爱弥儿-论教育》主张儿童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这是一种与社会公民不同的人。为了培养自由的人,卢梭认为教育方法也应该是自然的、自由的,要求教育要从儿童的天性和实际出发,让孩子拥有一定的学习的自主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思维锻炼儿童的感官各尽其用,促使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约翰·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艺术教育观对里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它认为一切教育都应符合儿童的特定年龄和心理需求,儿童应该是整个初期教育体系中的太阳,教师、环境、教材等一切教育的措施或手段围绕着他们转动。杜威剔除学生心理的一切社会性因素,强调生物化、天性的生长,认为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就是促进天性的生长,“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者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以上三者对里德艺术教育观的形成有这重要影响。里德的儿童美术教育观不是以使学生掌握美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为目的的教育观,而是统一于其“通过艺术的教育”的思想。它在于以美术为手段,在教育目的上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促使其个性和谐、健康与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在陶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不以自己的好恶和意志去评价学生作品,也不要以陶艺的技术性来约束小学生的作品,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享受与泥土接触的快乐,不拘泥于任何特有的规范与框架,尽情感受玩泥巴的欢娱,寓教于乐,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发挥。
三、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是模仿。模仿是儿童思维的鲜明特点。在儿童陶艺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正确的创作程序及方法,良好的实践态度,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模仿只是简单的模仿,因此在具体教学中,不能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
第二,儿童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对于抽象的算数教学,如果用形象的物体做比喻,儿童会很快记着。如果只是枯燥的数字游戏,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于陶艺教学而言,与泥土的直接对话是让儿童了解这个世界的最为直观和形象的捷径。选取特定的主题结合盘,压,戳,印,按等手法来创作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或场景,来充分施展他们的创作天性,在完成这些形象的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思维与塑料能力。
第三,儿童是单向思维。儿童在认识问题时,往往可以就看到的问题产生认识,但不能就这些问题反向推理。这是因为儿童的大脑结构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原因,因此不能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解读和思考。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只有日常的直观经验,而不能深层次考虑,所以在教导他们时不要随意否定他们的想法,更不能因为稚拙的表现而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儿童的思维是平面化思维。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是二维的,相对简单的。在艺术创作中,他们更乐于用缤纷的色彩组织画面和图案,对有纵深空间的结构,往往兴趣索然。所以在艺术教育、陶瓷教育中,注重发掘他们对平面结构、色彩语言的组织和处理,而不能涸泽而渔般地强调他们对立体空间的把握。
第五,儿童主次不分。这种思维特征对艺术表现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注重感性意识发掘的学科,绘画、雕塑、陶瓷等有着非常丰富的形态语言,而这些语言往往是没有或不重视中心与主次的,因为艺术活动和行为非常切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这对培养他们的感性认识和丰富个人的情感世界,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教育部“将陶艺正式列为教育内容”,它被重视的原因是把目标定在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无疑,陶艺为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种绝佳的媒材。陶土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上古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便是最早的证明,陶艺是集传统性、现代性与公众性于一体的艺术形态,很多人都有小时候玩弄泥土的经历。那么,当我们以一种自然主义教育观的目光来审视陶艺时,会发现二者有深刻的契合之处。
四、陶艺与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契合
(一)陶艺的特征
陶艺在制作方面具有直观性、亲和性、易塑性等特征。直观性是指陶艺本身有着形象的结构、色彩和形体,能够给观者带来清晰的表象。借助对这个形象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直观性还可以通过对陶瓷的成型方式和内部结构、胎釉相互关系和塑造过程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何为陶艺的概念。因此直观性是陶艺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古代教育家荀况说过:“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就是说明直观性在认识事物中的重要意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直观性也有精辟的认识:“直观性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由此可见,直观性对于儿童认识某一对象有着重要意义。
陶艺的亲和性是指其具有让创作者感受到放松、愉悦的特征。由于泥土这种材质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易于得到,取材方便且价格低廉,因此非常方便制作各种陶艺器物。所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性所欲地制作各类造型,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和层出不穷的表现方式,能够无限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具有别的材质所没有的亲和性。
易塑性是指陶瓷艺术成型方式简单便捷,且手法丰富,易于表现。通常情况下,泥土加水就可以制作各种泥巴,而这些泥巴根据用途不同可以用来塑造各种形体和器皿。这也是远古时期世界各地的原始人在技术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制作数量众多、造型丰富、装饰精美的陶器的重要原因。
陶艺是一门既复杂又单纯的艺术形态,无独有偶,里德对陶器也有着深刻的洞见“陶器是一门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艺术。说它最简单是因为它最基本,说它最复杂,是因为它最抽象……陶器艺术非常重要,它与文明的基本需求紧密相关;作为一种艺术媒介,陶器必然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的表现……陶瓷是纯艺术,是一门不带有任何模仿意图的艺术……在用形式来表达人的意愿时,雕塑比陶瓷更具局限性,陶瓷在本质上是一门最抽象的造型艺术。”当然,我们以一种专业化的眼光要求小学陶艺实践教学,那也是不合理也不可能实现的,那么,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来进行呢?
(二)在小学进行陶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陶瓷艺术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人工制品之一。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人文明社会的标志。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藝。它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以健康地成长。”
由此可见,陶艺的手工性对人全面发展的意义重大。在小学陶艺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观摩,操作以及实践这样一种次第渐进的方式来进行。
观摩学习是陶艺教学的第一步,是看教师做示范。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了解陶艺成型的各种手法,肌理的制作以及注意的问题,并认识这些泥土。动手操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各种成型方式。如泥条盘筑、泥片成型、捏塑成型等。
通过学习,了解各种成型方式的基本技巧和手法,认识到这些不同的手法对泥土塑造的影响。特定的主题实践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发展,给出特定的主题,让同学们运用学习到的技巧来进行实践的过程,这是带有创作性质的实践,也是巩固所学技巧的过程。课程的最后,教师要对这些作品进行总结与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好恶来进行,而是要注重小学生的创作表达。
五、陶艺对儿童教育的作用
(一)视觉、触觉和触觉的综合培养
鲁道夫·阿恩海姆说“艺术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感知力,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创造性思维都不可能”。陶瓷艺术教育思维活动的过程符合少年儿童由具象转化到抽象或交替转换的心理特征。陶艺由于其制作过程本身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丰富的可能性,制作者可从中获得预想的作品或偶然性作品,这种玄妙的偶发性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孕育着生命的土和人类有着渊源的关系,从而人类对土有着特别的亲和感,正因如此,玩泥成为大部分孩子的原始游戏之一。因此,以粘土为原料的陶艺以其朴实性和亲和力赢得了孩子们的青睐。从多种成型的手段来看,手工拉坯、盘筑泥条、泥片成型等制作传达给手的触摸感,也给孩子们内心带来了快感。从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而言,少年儿童的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就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陶艺的特点正好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相吻合。陶艺所表现出的直观性,也正是由具体的形象展示出来,并通过对其启示从而实现引发空间想象和内化,使具体形象逐渐被赋予抽象化语言。
(二)知识的储存和积累
小学生的陶艺教育,不仅能够拓展他们的视野,同时对启示他们的感性思维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十一岁之后,人的感性与感觉慢慢消退,所以必要的感性知识训练是对人的精神认知的重要补充和丰富。除了感性思维的培养和塑造,通过陶艺的教学,同样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艺术、设计、成型、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小学的陶艺教育能够让学生对泥土的基本属性有个系统的了解,认识泥土不仅能够种地、建房,同时还可以制作各种生活器具,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同时还能认识到泥土的构成和成分的比例关系,并能够根据这种比例关系,分辨出陶与瓷的种种不同属性,这对增长他们的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小学陶艺教育,可以在艺术教育方面对小学生带来一些积极的帮助,如对造型的理解、对美与不美的辨别、对设计概念的植入等,让他们接触到关于美、设计、材料等比较抽象的问题,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些知识的积累,将对他们的造物观、生活观有着良好的影响。
(三)造型思维的塑造
造型思维就是对物体的三维造型的整体把控和塑造,这其中带有创造的性质,是对生活的再认识和再深化的结果。在这种思维模式中,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形态是最具价值和活力的思维方式,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艺术的目的之一。在具体的陶艺制作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和经验,借助对成型方式、规律的分析,得出新的思维方式的过程和途径。
在陶艺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儿童的本能意识和特点,循序渐进地完成各种教学工作和任务。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心理技能的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将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同少儿的天性相结合,是最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方式。这是对旧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的教育体制的反驳,这一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富于活动能力和鲜明个性的新型人才的要求。
(四)审美意识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可以启智、陶情、健体”。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和充分发展,使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是今天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而强调“内化”和“发展”,即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和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作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和世界各民族形象思维的结晶,陶瓷艺术几千年来一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凝重的历史烙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记载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因此,陶瓷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人的思想品质教育、人文思想教育以及树立个性、陶冶情操和发展智力等素质教育功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于他们的指尖上。这就是说,学生动手操作会促进思维与智慧的发展。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化。心与手是密切联系着的,心灵则手巧,手巧又促进心灵。“借助双手的创造性劳动……会给思维的活动带来一种新的质,创造性思维逐渐有所发展,不断产生新的构思和具有发明的创造精神。”而陶艺课程无疑会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的自然主义的教育观,旨在通过艺术活动,或者说借艺术为工具、手段,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保护和张扬儿童个性,最终实现人格的完整、和谐。里德的艺术教育的价值不在艺术本身,不是以培养技术卓越的艺术家为目标,而是旨在陶养心灵,完善人格,激发儿童对美的敏锐与追求,呼吁艺术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关怀,对心灵的关怀。在小学教学中介入陶艺教学,采用自然主义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儿童理解陶瓷文化、陶瓷艺术,对他们的情感、思维、认知、心灵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对完善、健全儿童的认知能力同样非常有价值。当“算术、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甚至今日这么讲授的文字,把感性挤出了心灵”(里德语)后,陶艺的教育推广和实施带来的价值尤为显著,这也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成长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与可能。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立项课题:“全球化语境下小学陶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探析”,项目编号:2014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