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细致观赏平版版画,发现它是运用无数细腻柔和,具有美感的颗粒肌理塑造形象的。光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画家不仅运用光来再现自然物象,使其在二维的平面上塑造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同时光还是一种具有传达美感与感情的视觉元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运用这些平版画中的颗粒肌理来表现画面光感效果,及所形成的视觉美感,使其与观者视觉心理相契合,并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平版版画;颗粒肌理;光
1 平版画肌理形成的原理及特点
平版版画包括石版与PS版等多种形式,它们制作原理都是利用油与水互相排斥的原理作画。其制作过程是运用油质的蜡笔在石版面或PS版上作画,待画面油脂固定后,再用抹布水湿版面,画上有蜡笔的地方拒水而能吸油墨,用油墨滚上,使有画处饱含墨色,便能在纸上印出画来。相对于木版版画以硬边为特征的审美语言情趣,平版肌理语言十分柔和,直接绘画感强,可以直接表现出画面的黑、白、灰,易于表现客观写实画面。平版画中的黑并不是沉闷的,因为材质的关系平版版画中的黑中有无数细小的白色颗粒,使其具有特殊的透气感,画面生动,极具细腻感,在拥有纸本绘制丰富多变特色的同时画面更具沉稳性。因而许多艺术家都乐于使用平版版画进行艺术创作,那种如同在纸本上进行直接绘制的感受,更易于传达艺术家的个人感受与艺术美感。
2 光的运用在画面中的特点及构成作用
光的运用会形成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画家不仅运用光来再现自然物象,在二维的平面上制造三维的立体效果,而且能够作为一种传达感情的信息符号和表现美感的艺术元素。
光对画面颜色和造型形体起到塑造作用的同时,画面的结构组织也产生了变化。在构图中不同光的亮度区域的划分直接决定了画面呈现给我们什么样的效果。绘画中的光线,不同于客观的自然光线,面对不同的绘画主题绘画中光的不同处理方式和采取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画面中的光感可以有强有弱、有冷有暖,这时就要根据画面主题的需要进行不同光感的处理:昏暗的光感代表压抑的、沉闷的、未知的恐惧;明亮的光感代表积极的、活跃的、充满希望的感受,艺术家是根据画面中不同的光感的运用来调动观者的情绪的。
3 运用平版版画肌理效果表现画面光感
画面中光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再现客观世界,更是为了强化主题,是组织画面和表达主观情感的重要手段。在创作中运用平版画肌理的颗粒及富有层次变化的调子作为表现手段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画面中追求的光感。其所追求的平版版画中的光感可以表现强烈的正午,也可以是昏暗的夜晚。表现正午强烈的光感需要运用平版画中小颗粒的平版肌理,会使画面富有强烈的对比反差;表现昏暗的光感则需要运用平版画中大颗粒的平版肌理,使画面的暗部富有透气感,致使整体画面产生朦胧效果。如果想在画面中表现出的光感是恒定、永恒的时间感受,而不是明确的时间段则需要极细腻的颗粒,使画面层次变化丰富,整体画面感受温润。画面中的不同颗粒与画面光感效果的结合需要在制版过程中注意大量的细节,其制作过程选用精钢砂均匀打磨版面至磨砂效果。大颗粒肌理则需要用较大目数的精钢砂,极细颗粒肌理则需要加小目数精钢砂的同时加入滑石粉均匀磨制。细致的肌理效果用削尖的油性铅笔进行绘制,粗笔绘制会形成较大的颗粒感。在用油性铅笔绘制的同时将版面上的笔削扫掉以免形成黑色小点,这样出来的灰色层次形成丰富的变化,而不是一蹴而就地完成想要的效果。在打墨过程中也需要能覆盖整体画面的大油滚,将油墨打到较薄的程度,用大油滚一层一层地快速上墨,达到微妙的色差,在精致之中画面又不显僵硬。印制中需要多次尝试不同的纸张印制,因为每种纸张会出现不同的画面效果,产生不同的艺术感觉,传达不同的艺术情感。这样出现不同的平版画肌理效果与不同光感效果相结合,会与创作者想表现的画面感受更契合。要在其中注入某种特别的意义——某种因所绘物象而生的内在感觉。即以朴素的物质真实,表现非物质真实之诉求。因此,在利用光感传达情感中需要平版版画肌理效果的衬托才能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情感。日本版画家山本桂右的作品寂静时光系列就在石版肌理与光感的调子和个人情感传达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4 结语
平版版画中不同的肌理效果与画面中不同光感效果的画面感受是笔者对平版版画表现语言的一次探索。本文探索如何运用平版画肌理表现画面光感效果,并使其平版版画创作的审美特征与创作思想理念相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天星.版画艺术[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2] 趙勤国.绘画形式语言[M].黄河出版社,2003.
[3] 李桂金.版画艺术教程[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 王琦.艺术形式的探索[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5] 陈九如,寇疆辉.石版画教程[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吕凌洁(1993—),男,广东深圳人,吉林艺术学院2016级版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现代版画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