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凤秧歌舞蹈的综合组合训练性研究

2018-07-23 06:50索越
艺术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训练

摘 要:原平凤秧歌是从山西原平地区创造、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其别具一格的特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秧歌舞蹈无论是过街、轱辘还是踩圈,都存在大量综合组合形式。其综合组合表现效果直接影响着舞蹈的整体效果,因此探讨其组合训练具有艺术价值。本文阐述了综合组合在“原平凤秧歌”舞蹈的重要性,对综合组合训练进行探讨。

关键词:原平凤秧歌;综合组合;训练

原平凤秧歌属于一种节日性民间集体歌舞,起源于山西平原北贾村一带,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出现时间较为久远,受多种原因影响历经兴衰,曾经濒临失传,建国后才重现艺术光彩。原平凤秧歌虽然源自民间,具有过街、轱辘、踩圈三种表现形式,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组合表演。因此这種舞蹈在平常训练中,就应该将综合组合作为一项专项训练项目,才能展示出原平凤秧歌舞蹈的真正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原平凤秧歌舞蹈的综合组合训练具有现实意义。

1 综合组合在原平凤秧歌舞蹈的重要性

在21世纪,民族文化朝着多元化发展,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已经打破传统意义,走出单一“自娱”的境地,创造出民间舞蹈发展的新篇章。原平凤秧歌舞蹈虽然起源民间,但是已经逐渐走进专业高校课堂;走进实践性舞台及荧屏媒体、剧院等。众多从事秧歌舞蹈编创以及表演艺术者作出重大贡献,以过街、轱辘、踩圈三种形式作为该舞蹈的切入点,对其不断深化和创新,以技成行,但是又不受技与行的约束,将平凤秧歌舞蹈的创作与表演引入一个新高度。

如今,原平凤秧歌舞蹈逐渐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在各种形式舞种中拥有不同的组合,即便是单一形式间依据不同元素内涵都衍生出不同的组合形式,内容繁多、琳琅满目。原平凤秧歌创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组合训练,怎样运用每一种乃至多个组合来提升舞蹈者的综合素质,这是原平凤秧歌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舞蹈集中体现出民间舞蹈类型的“根元素”,自然对编导在编创时选材、表达及提炼主题及形象创意具有指导意义,怎样才能依托技又不拘泥技,是每一位原平凤秧歌舞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哪个环节,综合组合训练必须贯穿整个过程,这是培养演员、编导及理论人士的必修课。更是促进原平凤秧歌快速发展的重要训练内容。

2 原平凤秧歌舞蹈的综合组合训练探讨

舞蹈综合组合训练包含几个方面,主要有旋转组合、翻身组合、跳跃组合等各种方式。笔者结合自身体会,对几种常见组合训练进行探讨。

2.1 旋转组合训练

不只在原平凤秧歌舞蹈中,在其他各种舞蹈,旋转都属于主要基本功,不但具有重要训练价值,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原平凤秧歌舞蹈的旋转就是舞者以某个支撑点为中心,以固定动作为中心轴不断运转。旋转组合训练就是以空中转、原地转、行进转的模式展开动作训练。但是无论哪种方式旋转,重点都在于稳定性,重心轴非常重要,动力都保持在旋转的根源。总而言之,旋转组合训练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直立旋转着手,构建重心理念。原平凤秧歌舞蹈旋转的基础作为重心,因此只有掌握好重心,才能开展复合转等各种高难度动作。直立旋转属于重心最简单、最稳固的旋转形式,可让舞蹈者快速掌握旋转的关键,构建中心理念。直立旋转常需要舞蹈者立腰、沉肩、收腹及挺胸,将身体设定到垂直线中,然后施力旋转,这样舞蹈者具有明显的重心感,能随意调整重心。

(2)注重“起法儿”训练,保持旋转动力。在原平凤秧歌舞蹈中,旋转预动俗称“起法儿”,其预动直接影响到旋转的持续性。要充分实现“起法儿”并不容易,舞蹈者可先采用半蹲方式进行训练,让腿部快速甩动形成动力,对初学舞蹈者非常简单。舞蹈者可通过上步、措步等形式辅助预动,实现旋转借力,提高旋转动力性。而且,舞蹈者还可通过上肢抡臂力量带动全身旋转。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旋转组合,只有搭配上相应的舞姿,才能让旋转后的动作更完美。

2.2 翻身组合训练

翻身同样属于原平凤秧歌舞蹈的基本动作,能够展示出舞蹈的审美特点。当翻身时,舞者身体呈倾斜状态,腰作袖,双臂为动力,身体通过倾、拧、仰、旁提、俯等方式结合,实现翻转。在翻转训练时,舞者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

(1)腰滚始终保持不变,保持在相同水平线上,在旋转过程中重心的支撑点要保持流畅。

(2)翻转手臂时要以大臂带动小臂,先走上身再走下身。旋转头部时,要用一个点作为轴,眼睛始终要注视这点,留头甩头进行翻转。

(3)身体要松弛有度,才能让动作更顺畅、连贯。

2.3 跳跃组合训练

在原平凤秧歌舞蹈中,跳跃属于基本动作,更是训练基本功的核心。对原平凤秧歌舞蹈而言,跳跃组合训练分为单脚和双脚两种起跳方式。所有跳跃都要舞蹈者助跑—下蹲—起跳—腾空—落地等动作,所有环节必须完美才能让跳跃动作更完美。在跳跃中,助跑和趋步的效果基本相同,属于一个借力形式。只有助跑超过趋步,才能展现出飞跳、大跳等各种动作,需要舞蹈者步伐平稳而均衡,让小腿肌肉保持紧绷。第二个环节即为下蹲,舞者加强跟腱及腿部肌肉群、韧带的方式提高下蹲的力量,增大下蹲的幅度,这样就能让下蹲最大程度体现出借力的功能。第三环节为起跳,舞者要尽量打开下肢幅度,才能确保停留在空中的时间更久。第四环节为腾空,在这个过程中要稍微弯曲膝盖,有利落地。最后环节为落地,舞者需半脚撑地,才能有效缓解踝关节压力,让动作更轻盈。原平凤秧歌舞蹈的跳跃动作中,标准为高与轻,若要实现这两点,不但要加强前面几个动作的训练,还必须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才能让动作更连贯且优美。

原平凤秧歌舞蹈综合组合训练时,必须全面考虑到舞蹈的动作特征与审美要求,才能实现身体技巧与素质的完美统一,才能推动原平凤秧歌舞蹈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洋.浅谈气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美学价值[J].电影评介,2009(02).

[2] 汪丽红.谈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与基础训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05).

[3] 谢兵.浅析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特性与训练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2012(11).

作者简介:索越(1979—),女,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山西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基训。

猜你喜欢
训练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浅谈戏曲形体基础训练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