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审美价值,保护、传承、发展好桂林渔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本文从此出发,以活态传承为切入点,探讨了基于活态传承的桂林渔鼓传承机制的建设,从采风调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市场发展机制、大众传媒机制四个角度论述了桂林渔鼓传承机制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桂林渔鼓;活态传承;传承机制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它们不仅是桂林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桂林渔鼓。桂林渔鼓,也称道情,是一种传统的地方说唱艺术,广泛地流行于桂东北、桂西北、桂中乃至湘黔部分地区,因其艺术魅力独特而深受桂林人民的喜爱,时至今日,“打渔鼓,唱道情”仍然是桂林民间常见的娱乐方式。
1 活态传承及其对桂林渔鼓传承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文化建设,特别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制定与颁发,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巨大的保障。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多为博物馆式的传承,借助文物、影像资料来传承,虽然能够实现传承的目的,但却是一种“死”的传承,缺乏生气与活力,也难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现实价值。对此,活态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活态传承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指在遗产诞生、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保护和传承,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原汁原味,是一种活的传承。对桂林渔鼓的传承而言,活态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保留桂林渔鼓的艺术魅力,让桂林渔鼓在表演活动中得到传承,持续拓展桂林渔鼓的影响力;其次,它能开发桂林渔鼓的综合价值,在突显桂林渔鼓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其旅游价值等。
2 桂林渔鼓活态传承机制建设研究
2.1 以采风调查机制建设为前提
在传承桂林渔鼓之前,必须了解桂林渔鼓有什么作品,这是活态传承的基础性工作。桂林渔鼓起源甚早,尽管学界有北宋说、明朝说两种观点,但无论是北宋,还是明朝,均有数百年的历史。在这数百年的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既有《天宝图》《五美图》这种需要连续表演十天半月乃至数月的长篇作品,也有《賣花记》《三姑记》这些半个小时就能表演完的小本曲目。不仅如此,民国以来,随着现代桂林渔鼓的兴起,也出现了一些曲调舒畅、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品,比如《王老头子学文化》等。为了系统性地整理当前桂林渔鼓的传承情况,桂林市需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桂林及周边渔鼓流行地区进行采风调查工作,借助访谈民间艺人、整理书面资料等多种方式,把握桂林渔鼓的发展存续情况,构建资料库。
2.2 以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为重点
传承人的青黄不接,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吸收,是桂林渔鼓传承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在桂林渔鼓活态传承机制的建设中,必须将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作为重点,从专业化教育、社会化教育两个角度,为桂林渔鼓的活态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首先,做好民间老艺人的保护工作。乡土社会是桂林渔鼓的根,当前,桂林有不少年迈的艺人生活在乡间,他们掌握了大量的道情作品,桂林要做好老艺人的普查工作,从多个层面加强对老艺人的保护,为老艺人收徒、传艺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加强中青年艺人的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推动专业桂林渔鼓曲艺团队的建设与发展,鼓励有兴趣的专业人士前来学习;另一方面,要加强桂林渔鼓在大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3 以市场发展机制建设为目标
活态传承不仅要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民俗,更要立足于市场。活态传承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受市场化、现代化等因素的影响,桂林渔鼓的生存空间正在日益萎缩,市场化是壮大桂林渔鼓受众基础,实现活态传承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市场发展机制的建设中,必须秉持“以观众培育市场,以市场壮大观众”的基本理念。首先,加强表演团队的建设。当前,桂林渔鼓在民间尤其是乡村地区仍然有广泛的市场,喜欢桂林渔鼓的观众数量不少,表演团队可以利用民俗节日以及各种民间庆典,向受众展现渔鼓的艺术魅力。其次,加强剧团表演。专业化的桂林渔鼓剧团可以采用剧场演出的形式来吸引受众,以精湛的艺术水准来让青年群体感受桂林渔鼓的魅力。
2.4 以大众传媒机制建设为保障
不可否认,如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减小,桂林本地了解渔鼓的青少年已经非常稀少,喜欢渔鼓的更是寥寥。此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和时代环境的变化以及娱乐方式的丰富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外,也和桂林渔鼓未做好宣传工作紧密相关。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桂林渔鼓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将长期处于乏人问津的状态,这对渔鼓的传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一方面,要利用好传统媒介,比如广播、电视等,以桂林渔鼓专题节目的形式来向受众展现渔鼓的魅力。桂林电视台可以制作渔鼓专题节目,在黄金时间段播出。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的东风,利用好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等年轻人感兴趣的媒介,扩大桂林渔鼓的影响力,为活态传承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3 结语
2014年,桂林渔鼓已经被纳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桂林渔鼓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受时代环境转变等因素的影响,桂林渔鼓在实际的传承中出现了危机,从活态传承的角度出发,构建桂林渔鼓的传承机制,是有效传承桂林渔鼓,综合性利用桂林渔鼓价值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孙小良.谈桂林渔鼓的活态保护和传承[J].文艺生活,2016(05):133-134.
[2] 郑婕,李明.“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研究——以腰鼓文化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6):97-101.
[3] 周琳.桂林渔鼓音乐的功能价值与保护性传承[J].艺术百家,2013(13):260-262.
作者简介:李刚(1982—),男,山东滨州人,研究生,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音乐学,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