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奇+王晓旭
内容摘要:谜语是一种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这种短小而精致的口头文学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人们口耳相传从而保存下来的宝贵财富。青林寺谜语作为一种活态的民间文化遗产,其传承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静态保护,它要求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活态传承。本文将以青林寺谜语的活态传承为中心,论述青林寺谜语的活态特点并探讨实现青林寺谜语活态传承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青林寺谜语 活态特点 活态传承
谜语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特殊民间文学样式。由于它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国的传统佳节中就有以制谜猜谜为主要活动的元宵节。随着漫漫历史长河的积累与锤炼,谜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其独具的思想艺术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更凝聚了一个民族的丰富智慧和美好情趣。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的当下,以谜语为代表的一些传统文学样式也重新回到大众关注的中心。2014年央视倾力打造的《中国谜语大会》节目,获得业内人士一致好评,吸引了来自各阶层的大量观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对青林寺谜语活态传承的探究必将为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青林寺谜语活态传承的研究缘起
青林寺村坐落于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位于八百里清江画廊北岸,属典型的江汉平原向巫山山脉过渡区域。这里风光优美、民风淳朴,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深厚的人文历史孕育出青林寺谜语这颗璀璨的明珠。早在2001年,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就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谜语村”,2003年年底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谜语村”,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这个普通的小山村不断受到来自媒体、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学术研究者等多方面的关注。笔者作为家乡的学子,为自己的家乡拥有如此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骄傲,同时也希望能够尽一己之力,为青林寺谜语的研究与保护做出微薄贡献。
其实,中国对谜语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南朝刘勰作《文心雕龙》设“谐隐篇”专论谜语:“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早在1500年前谜语制作就已达到成熟境地。当然,号称“中国谜语村”的青林寺谜语,其发轫之期远不止于此。青林寺谜王丁开清曾经谈到:“谜语的主流是源于人民劳动生活中的民间谜语,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生活的原始阶段。至于青林寺谜语的起源,业内人士说是在青林寺初建时期的唐朝,有的则说是在明朝至清朝之间,这都是一种不够准确的说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青林寺的谜语起源,依我个人之见,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时。”[1]年湮代远,青林寺谜语几乎比肩于华夏五千年文明。青林寺谜语虽然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其展开研究的时间并不长。随着丁开清整理编写的《青林寺谜语选》等谜语集、谜歌集的相继出版,青林寺谜语才广泛地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出现了王作栋的《青林寺谜歌的现在时》、梁钱刚的《青林寺谜歌散论》、彭林绪等人的《谜人的世界——青林寺谜语的人类学考察》、刘守华的《青林寺谜语村的重要价值》、王作新的《青林寺谜语及其传承的初步考察》和刘传清的《青林寺谜语民俗性解读》等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这些专著主要集中于对青林寺谜语发展现状的介绍,对青林寺谜语的文化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的分析,以及从民俗学角度解读青林寺谜语的民俗价值。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为青林寺谜语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理论基础。鉴于目前青林寺谜语本身的活态特征和活态传承途径的探究还没有做过非常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笔者希望补充青林寺谜语研究中的这一部分内容,为青林寺谜语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些启发与思路。
二.青林寺谜语的活态特点
2006年5月20日,青林寺谜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无形”和“活态”是最突出的两大特征。由一个民族心口相传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谓之“无形”;能在久远的历史年代中就已经产生却又延续至今,并且在更多的成分上是一种仍然继续着的生活则谓之“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社群)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主体(社群民众)的实际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运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便无法实现。发展地看,活态还指它的变化。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这也注定它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总之,特定的价值观、生存形态以及变化品格,造就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征。”[2]青林寺谜语滥觞于历史深处,贯穿于日常生活,从创作流程到择取题材均深入村落文化的方方面面,这种得天独厚的诞生与发展条件使其活态性特征愈发明显。而青林寺谜语的活态特征正是其需要活态传承的重要原因。
青林寺谜语是活态的,首先反映在它的历史性上。它不仅记录了村民过去的生活状态,而且及时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新变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在很早以前,青林寺人收获粮食作物都需要人力背或者挑,谜人们就将用来挑或者背的工具拿来制谜,如:
生在青山一个圆家伙,
死在凡间一个瘪家伙,
讲起狠来一个软家伙,
歇起驾来一个硬家伙。(扁担)
20世纪80年代以前,青林寺村的粮食大多都自己加工,谜人们也常以加工粮食的工具入谜,如:
外圆内四方,
上圆下四方,
张郎来作揖,
李姐来装香。(磨子)
又如:
老壳碗里扎,
脚在后头踏;
一踏它一扎,
一扎又一踏。(舂碓)
青林寺村民也会将过去进行劳作时的场景和动作制作成谜:
燃灯造起一道桥,
中间一礅两头翘,
全力挑起千斤担,
压得矮子大汗到。(旧时压榨)
以上这些农用工具,到8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就已经无人使用了,而旧时的劳动场景也不复存在。而青林寺村一直流传下来的这些谜语可以看作是旧时传统工具和传统劳作的真实写照,更是历史的见证。这些谜语的谜面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画面,也体现出民间文学地域性的特点,有些谜语更是描述了旧时实物的外形特征以及人们在使用它们时的态度与情感,现在的人们可以借此更好地了解过去的文明进程。同时,青林寺谜语并不仅仅停留在过去,它也与时代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青林寺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村民生活的改善,用来制谜的素材也越来越丰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播喇叭、家用电器等先后进入青林寺村普通农民的家庭并成为了青林寺谜人们的制谜对象,如:
好大一朵牵牛花,
有根藤儿结住它,
旁边不见一个人,
会唱歌来会说话。(广播)
后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21世纪开始,计算机开始在中国得到普及,青林寺村也逐渐引入了计算机,虽然并不能达到每家每户都有的程度,但计算机的出现也让与计算机有关的谜语开始在当地广为流传,如:
四四方方指挥台,
红橙黄绿点将牌,
胸中自有百万兵,
手指一按答案来。(计算机)
虽然当地的人们对计算机功能的认识并不全面,还停留在它最基本的计算功能上,但足以说明计算机已经进入了青林寺谜人们的视野。
其次,青林寺谜语的活态性也表现在它是新时代的产物,具有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的特征。青林寺村的谜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制谜猜谜,人们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写进谜语里。即使是因为政治环境的改变或者新政策方针的出台而产生的新现象和事物。也可以在谜语中找到它的身影。谜人们也会因为某些特殊的场景或活动而即兴创作谜语,这些新创作的谜语会不断被收录在《青林寺谜语选》等系列著作中。2011年正值我国建党90周年,为了迎接这个特殊的年份,青林寺谜语村的“谜痴”丁开清便新创作了不少谜语,如:
泥丸无点,
木去八面,
一来成天,
广大无边。(九十大庆)
又如:
开字出头有水流,
钢铁无金在山头,
出字一半添锦绣,
农奴翻身数风流。(井冈山)
这些与时政和党史有关的谜语后来均被集结成册,保留在青林寺村的谜语文化展览室。
最后,青林寺谜语活态性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一谜多打。即同一个谜底可能对应多个谜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因为这些谜语出自不用的谜人之口。青林寺人创作谜语通常采用即兴的方式,“谜人有一个特点,制成了一则谜,就想去请人猜,以显露自己的智慧,你制谜我猜,我制谜你猜,于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都成了制谜猜谜的高手”[3]他们在田间劳作或者傍晚乘凉时立马就可以创作出一则谜语,然后说给身边的人猜,这时,猜的人也不甘示弱,或说出迷底,或是以同一事物为谜底再制作一个新的谜语,这也是青林寺谜语活态性特点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如:
春来园里找,
回来火烧烤,
高档房间住,
出来水里泡。
又如:
生在世上背身枪,
户口登记在农庄,
年纪老了笑开口,
碰到广椒话更长。
这两则谜语的谜底都是花椒。在青林寺谜语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下面两则都以粽子为谜底的谜语:
珍珠白姑娘,
许配竹叶郎。
穿衣去洗澡,
脱衣上牙床。
另一则是:
生在青山专业草,
五月人间洗大澡,
要想上街有人要,
就是肚子要装饱。
一谜多打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青林寺谜语的数量,为青林寺谜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成为青林寺谜语不断更新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青林寺谜语的与时俱进和活态存在还体现其他很多方面。例如,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人来访,只要报上名字来,谜人们就可以为来访者制作一则姓名谜,或当场念诵,或临走作为礼物相赠。聊天时,青林寺村民们也会不知不觉就开始猜射起谜语来,村民间,常常是刚制作出新的谜语就说出来,大家一起猜,谜底一揭,哄堂大笑,其乐无穷。而村民们也常以自己能制作出一个好谜语来证明自己的才华,然后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相互切磋。有时,村里也会组织很多的谜语大会活动,在谜语大会上谜人们会即兴创作各种谜语,妙趣横生,十分热闹。这种不分场合地点的猜打方式,恰巧体现了青林寺谜语的活态特征。
在过去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里,青林寺谜语不仅未被历史长河所湮没,反而在时间的打磨下越发熠熠生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青林寺谜语的活态特性为自身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推移,青林寺谜语的创作也在不断丰富,可以说青林寺谜语是常写常新的,它一直以活态的形式存在于村民的生活中,并且也将会以活态形式不断传承下去。
三.青林寺谜语的活态传承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间文学的生存空间正在萎缩,如何在当今社会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针对遗产本身的特点进行传承是传承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青林寺谜语而言,其活态性特征就是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这也要求在传承青林寺谜语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静态的保存方式,活态传承才是延绵青林寺谜语之肯綮。
自2001年起,青林寺谜语获得一系列殊荣,并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后,引发了青林寺谜语的研究热潮。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青林寺谜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如今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997年高坝洲水库大坝建成蓄水之后,青林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林寺人口大量迁移;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青林寺村的新型文化消费方式有了显著的改变,人们闲暇时相互猜射谜语的场景越来越少见;人们观念的变化和客观条件的改变,如大量村民的外出打工也使得青林寺谜语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加大保护力度、完善传承方式成为现如今青林寺谜语传承工作的当务之急。
基于青林寺谜语的活态性特征,活态传承无疑是青林寺谜语生存和发展下去的最好途径。活态传承是相对于静态传承而言的。“静态传承主要是对民间文化成果进行记录、收集、保存、陈列,必要的时间能够再现,因而也称之为‘标本式的保护。而活态传承则要让文化生态在流传中继承,在展示中保护,在利用中发展,在活动中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组合。”[4]可见,相对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式的保护,活态传承不仅是一种传承方式也是一种传承观念。它要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是核心。具体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存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时间、空间和活动在这过程中的人(一般即所谓的传承人)。这三个要素不可割裂、单独地存在,传承工作必须在这三者有机统一的整体中,通过“疏通传承渠道、存留文化空间和延续文化时间的工作, 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5],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青林寺谜语的活态传承工作中必须树立起“发展、联系、整体”的观点。
此外,青林寺谜语作为源远流长并凝结着当地村民想象力、创造力的集体智慧结晶,于古,对其的活态传承是对文化源头的追溯;于今,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其生命力的再次延续。因而,“再创造性的确认、核心价值的确立和当代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5]这三个部分构成了活态传承的三个关键点。就青林寺谜语而言,从制迷猜谜的活动流程,到谜语题材选取、谜语活动进行场所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分析其生长要素将利于准确确认其“再创造性”。其次,应当确定青林寺谜语的核心价值。概括来讲,核心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所起到的最重要、最积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遇到困难和阻力是必然的,但不能为了所谓的“延续”使得遗产的精神实质发生扭曲,承载了文化认同、文化意识的核心价值必须作为活态传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最后,文化建设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的共同参与。只有当政策、经济、意识各个方面都获得了相应的支持,文化建设才可以形成系统,发挥它在活态传承中的有利作用。根据活态传承的主要观念和关键点进行分析,青林谜语的活态传承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式:
(一)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只有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生长出丰硕的果实,所以首先要让土壤肥沃起来。我们要对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首先让要其生存的环境变得丰富肥沃起来。青林寺谜语的产生,是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综合环境中形成的,因此,在传承和保护青林寺谜语的时候也必须相应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目前,青林寺村建立了谜语相关的展览馆,餐饮场所也张贴着各式具有地方特色的谜语,可见,他们具有初步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意识,但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说来,青林寺村可以以谜语为主要文化特征,不仅仅局限于静态的“博物馆”陈列,还可以联系当地的文化机构,通过地方曲艺(谜歌也是青林寺谜语的重要部分)、猜谜大会等形式开展民俗表演和民俗活动;同时成立相关的文化研究所和文化研究会,进一步发掘谜语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潜力。
(二)建立健全传承人体系
青林寺谜语作为一种口头民间文学形式,口耳相传是其基本特征,也是青林寺谜语得以延续至今的最为主要的传承方式。除此之外,在谜语传承方面,青林寺主要依赖于几位重要的传承人。“青林寺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个谜语群落,无疑与丁开清的辛勤采录关联紧密。”[6]除了丁开清以外,赵兴寿、廖贵年、李绪清等也是青林寺谜语的重要传承人。活态传承过程中应当对主要传承人给予生活、工作上的帮助与扶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以及传承能力,通过他们的事例带动吸引更多的谜语爱好者和谜语研究者参与到传承工作中来;同时,应该加强传承人的管理体系,细化考核和奖励制度,规范谜语传承的具体工作。
(三)加大学校传承的力度
根据青林寺谜语的传承现状来看,在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11名青林寺谜语传承人中,35岁以下1人,约占9.1%,36-45岁2人,约占18.2%,46-60岁3人,约占27.3%,61岁以上5人,约占45.4%。分析可知,60岁以上的人占主体。由此可见,青林寺谜语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当地年龄较小的村民掌握的谜语量越来越少。因此,扩大青林寺谜语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十分重要,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经,因此青林寺谜语的传承必须占领学校教育的领地。从2010年开始,青林寺谜语被纳入宜都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校本教材,这对扩大青林寺谜语的传承面大有益处。值得注意的,在引进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应该将青林寺谜语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能只流于形式。
(四)加强青林寺村的旅游业开发
关于加强青林寺村旅游业的发展,刘守华等民间文学研究专家也提出过类似想法。“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当地政府和众多新闻媒体给予鼓励, 加上发展旅游经济的有力刺激,它们有可能作为活生生的民间文学保护区,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其活力, 并扩散民间文化的影响”[7]。因此,旅游带动民间文学发展的思路似乎也为青林寺谜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青林寺临近国家5A级景区“清江画廊”,山清水秀,风景迤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交通优势。加上青林寺村作为“中国谜语村”拥有的深厚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青林寺村可以加强当地旅游业的开发,建立自然风景与文化景观相结合的旅游基地。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开发研究谜语相关的衍生产品(如谜语集、猜谜制迷手册、手工纪念品等),承办谜语相关的活动,在符合保护规律的前提下使青林寺谜语得以进入商品市场,获得经济效益,从而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这一项目的学习与传承。此外,通过生产,使青林寺谜语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才能建立良性循环,成为具有造血功能的完整系统,实现活态传承。
总的来说,自06年5月20日,青林寺谜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林寺谜语的活态传承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关于青林寺谜语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也多次在传统的节日中组织猜谜制谜的活动。同时,关于青林寺谜语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在稳步进行,继丁开清1999年采编整理的第一部《青林寺谜语选》出版以后,又相继出版了《青林寺谜语选(续编)》等多部著作,并且,青林寺谜语也慢慢进入当地中小学的教材中,作为中小学生的阅读材料。
可见,青林寺谜语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应该做到官方与民间、国家与个人的有机统一,民间文学的保护也应该强调以文化生态区的保护为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保护民间创作,“主要是对民间文化传统及其传播者的保护,因为各族人民有权享有自己的文化;但是也因为人民与这种文化的结合力常常由于传媒传播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削弱。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在拥有民间文化传统的群体内部和外部, 保障民间文化传统的地位,并保证从经济上给予支持”[8]。因此,在建立健全传承人管理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教育扶持和开发第三产业的情况下,青林寺谜语必将迎来更多学术研究目光,青林寺全村上下,男女老幼,上至白发的老人,略带野性的村姑,下至活泼可爱的孩童,无不可言谜语,田边地头、厅堂厨房、劳作间隙,茶余饭后,无不可有谜语猜射活动的场景也将重新出现。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持久发展的精神源泉,一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促进文化经济发展,更是为了维系民族传统血脉。青林寺谜语作为一种活态的谜语,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延续其古老生活,守护这一方文化的净土,是当下人们对于丰富精神文化、传承祖先智慧的内在诉求。
参考文献:
[1]丁开清:《青林寺谜语本源初探》,《贵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刘化军,郭佩惠:《保护文化多样性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主题》,《兰州学刊》,2010(5)
[3]彭林绪:《谜人的世界——青林寺谜语的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4]常贵章:《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3期
[5]高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活态保护》,《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王作新:《青林寺谜语及其传承的初步考察》,《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年01期
[7] 刘守华:《社会转型时期的民间文艺及其开发与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
[8]乌丙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5卷第3期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