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近现代音乐研究案例及方法论学习

2018-07-23 08:54刘少蓉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

刘少蓉

摘 要:“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有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活动的政府音乐机构,在1933—1946年这特殊的13年中,对江西省乃至全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林媛经过多次深入调研之后,著了《执着与坚守——“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1933—1946》一书,这部作品首次详细地记录和总结了“音教会”13年来的音乐活动及活动轨迹。现笔者对其进行精读学习,试图在掌握“音教会”音乐活动内容的条件下,反思当时全国范围内的音乐现象,探索作者林媛的心路历程,探究对近现代音乐现象的研究方法,为笔者往后独立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江西音乐;近现代音乐;音乐机构

0 绪论

笔者的专业研究方向为中西方音乐对比研究,笔者的导师陈老师现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江西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与陈老师经历过半个学期的磨合之后,笔者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制定了初步的学习计划。在1840年门户开放以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间在我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音乐现象,音乐文化的发展展现出了如何的状态,在西洋音乐文化的冲击下,传统音乐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新形式的新音乐,当时的音乐思想是怎样与音乐相互影响的,这些问题都深深地吸引了笔者,因此笔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在与陈老师反复商议后,决定采用林媛编写的《执着与坚守——“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1933—1946》这本书作为笔者的第一本学习材料,以此来学习其研究方法,建立自己的研究轮廓,并进行反思。

1 选题的原因

1.1 作品题材——“一粒米看大千世界”

《执着与坚守——“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1933—1946》这部作品以近现代江西省政府创立的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为主题,对其成立的背景及组织机构、工作内容、《音乐教育》杂志以及战时迁移轨迹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此研究为切入点,将当时的江西音乐文化看作那个年代整个中国音乐文化的缩影,对整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今,诸多学者都顺应潮流将视线放到全国范围的综合性音乐教育史研究,作者林媛却将视线放在了南昌这个中国的内陆城市,并对“音教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意图使读者在了解民国时期江西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能够以江西为例,更清楚地洞察中国当时的音乐教育情况。

1.2 研究方法——“让史料自己说话”

作者林媛在第一章导论中提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一方面采用‘让史料自己说话的研究方法,同时笔者还力图对史料进行分析,发现史料背后隐藏的内涵。”在阅读其作品之后,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材料的掌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论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材料文献,她在研究时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完整掌握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符合逻辑的、客观的推论,并给出自己的见解,由此来发现史料背后隐藏的内涵。

例如,作者引用材料《音乐教育》杂志1933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五月份工作报告表》中记载的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曾经“函公安局报告明星、光明戏院拒绝本会视察员视察事”“函公安局请查办拒绝本会视察员视察并请令各戏园以后不得再有同样事情发生”,这些记载表面上是一些音乐活动的场所不配合“音教会”视察员的工作,但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记载隐含的内容:当时“音教会”改造民众音乐生活的工作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受到了一定的抵制,“音教会”初期的工作举步维艰,同时还可以发现,当时的公安局与“音教会”关系密切,诸多指令都是得益于公安局的加入才能够顺利施行,公安局也加入了民众音乐活动的监管之中。这进一步说明了政府对当时大众音乐生活的改造与控制的重视,更进一步说明了当时“音教会”在大众音乐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强大的监管力度。

文中还引用了许多其他的文献,包括官方文本(档案馆档案,如通知、训令等)、大众传媒(《音乐教育》杂志、《江西民报》等)、图片及回忆录(對熊志成、张慕鲁、李中和三位先生的访谈),还有已有的研究成果(二手资料)等等。所有材料在使用时都极为考究,严格遵循各个材料相互印证的原则,其严格遵循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1.3 身为江西学子的遗憾

选择《执着与坚守——“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1933—1946》这部作品作为学习范例,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即身为一名江西学子的遗憾。据笔者的导师陈老师描述,作者林媛在2012年毕业之际完成本篇论文,2013年出版这部作品。这部作品一出版便引起了整个江西省音乐学术界的大轰动,凡江西近现代音乐研究学者,无一不感到懊恼和遗憾。笔者作为一个身处江西的刚刚开始学术研究的学子,对这种懊恼和遗憾也感同身受,因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是十分不容易找到的。而“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如此重要的课题却被一个外省的研究学者抢了先,并且不止本书作者林媛,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有许多外省学者关注了“音教会”所发行的《音乐教育》杂志,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如2009西安音乐学院赵晗的“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刊《音乐教育》研究”。拜读这部作品之后,笔者引发了反思,也激励自己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对课题的敏锐度。

2 案例书本的结构与内容

2.1 结构

《执着与坚守——“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1933—1946》这本书共8章,除第一章为导论,第八章为结论之外,中间的六章按照战前、战时和战后分为三个部分,从纵向的时间线切入,具体讲述了每个不同的时期“音教会”这一机构的历史性发展,详细描述了处于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每一个部分又从横向切入,将其具体工作分为四个板块深入探究。八个章节,三个部分,在其条理清晰的思维逻辑之下,作品的内容及形式纵横交错地、毫无间隔地、辩证地结合在了一起,为读者呈现出了一部优秀的作品。

第一章导论,简述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这一机构的历史研究、本书选题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以及本书的分布结构。向读者交代了这一研究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及组织研究)、第三章(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员会推行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第四章(江西省推行音乐委员会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研究)、第五章(《音乐教育》杂志研究),集中考察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战前的音乐活动。这一部分介绍最为详尽,篇幅占用最多,详细地回答了“音教会”这一政府音乐机构是什么机构、为什么建立、怎样运作等问题。

第二部分内容集中在第六章,以南昌—吉安—遂川—泰和—赣州这样的地理路线以及时间顺序为主线,叙述了抗战期间“音教会”在不同地方的音乐活动。

第三部分在第七章,是一个简短的尾声,简单记录了“音教会”在战后的重建以及最后的解散。这一部分内容最为简略,仅仅占用了不到两面的篇幅。可能因为实证材料缺失,这一部分的叙述不够详尽。

第八章结论部分为作者的自我总结及反思,从宏观的视角对“音教会”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2.2 内容

(1)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及组织研究。20世纪30年代,西方音乐文化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推行音乐教育的组织先后成立。1932年,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熊世辉在江西省走马上任,并大张旗鼓地推行政治革新。1933年,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程时煃的建议下,一个专门推行音乐改造民众音乐生活的组织——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并聘请当时著名的留日音乐家程懋筠为“音教会”的主任委员。设立之初,“音教会”下设了诸多组织,分管推行音乐与改造民众音乐生活(如图1所示)。其中“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在公安局的配合下才得以顺利进行。

(2)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推行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音教会”成立之后,在对南昌市民众音乐生活进行控制和改造的同时,对南昌学校音乐教育也进行了调查和视导。取缔了学校内的黎派音乐,废止简谱并推行五线谱,对学校音乐教材进行审查,在《音乐教育》杂志上刊登适合中小学学习的音乐作品,培训师资,召开音乐教育研讨会。

(3)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研究。当时的“音教会”对许多茶馆、戏院、游嬉场甚至街道等公共空间的音乐活动都进行了监管控制与改造,并塑造了新的公共音乐活动空间——湖滨音乐堂,还做出了诸多推行新音乐的举措,如创作民众音乐替代品、开设艺人音乐培训班、定期举办音乐会等。在种种措施的施行过程中,警察、同业公会的参与大大减小了“音教会”的工作难度。而当时的传统音乐文化在严格的监管之下,面对自身日趋没落的现实仍然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4)《音乐教育》杂志研究。《音乐教育》杂志于1933年由“音教会”创刊,1937年被迫停刊。作者通过对杂志内容的研究,总结出了几点杂志的主要内容,如关于音乐社会作用的讨论、关于国乐改进引发的争论、关于俗乐方面对黎派音乐的批判、对民间歌曲的关注等,这些内容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主要的音乐思想潮流。杂志提供的音乐作品为学校音乐教师提供了教材,刊登的音乐教育理论译著丰富了音乐教师的理论知识,更为当时音乐界讨论音乐热点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杂志还记录了“音教会”在战前的工作情况,为后人对“音教会”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

(5)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战时的音乐活动及其复会、解散研究。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音教会”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革固”“除害”“创新”转变为利用音乐与戏剧进行抗战宣传。1938年至1944年,“音教会”随省政府机关在江西境内不断转移,开始在江西省内巡回公演,先后在吉安、遂川、泰和、赣州开展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维持了6年的时间,出版了《音乐与戏剧》期刊、《音乐教育战时续刊》等刊物,在抗战宣传、民众音乐、学院音乐、社会教育等方面作出了诸多的贡献。

1944年由于经费不足、迁移困难等原因,“音教会”在赣州解散。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音教会”在1946年1月初正式恢复,主任程时煃,副主任刘天浪。同年9月,江西省政府当局实施紧缩案,“音教会”被裁撤。至此,成立于1933年3月的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3 总结展望

3.1 对文章的批判认识

在拜读这部作品时,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想要将内容表达清晰的心情,可还是因为缺失文件或者别的某些原因,好多内容语言不够精简,文中许多同样的表达多次重复出现。同时,因为作者是以时间为序贯穿全书,故许多同样的内容在不同时期多次出现,造成了文章在内容上的多处重叠。这启发了笔者,就像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强调避免同一词汇在上下文反复出现的原则一样,在往后的研究中,应当尽量注意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法,以免造成阅读疲劳。

据笔者的导师陈老师分享,由于这本书出版较早,是相关课题的初创性研究,所以在出版后的这些年,随着江西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团队的觉醒,又挖掘出了很多全新的资料。关于“音教会”,可完善的部分还有很多。第一,在这部作品中,仅以程懋筠为中心探究了“音教会”的结构及其工作内容,而关于“音教会”其他会员的表述在文章中并未看到,仅列出一份职员名单,而从职员名单中可以看到王家琼、王笥香两位后来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的老教师,相信其他人同样拥有不凡的经历,有着一定的探究价值。第二,这部作品关于“音教会”在战前的叙述都十分详尽,而因为材料的缺失,1937年战乱开始后的内容难免不够完整,关于复会与再解散的记录更是只有寥寥两面书页。据笔者了解,关于“音教会”的复会和最终消亡,陈老师已经与王哲欣学姐进行了详尽研究,并在《中国音乐学》共同发表论文《刘天浪与近代江西专业音乐机构创立始末考》。在发现作品空白点的同时,笔者深刻意识到在往后的研究学习中要学会寻找已有课题当中的空白点,完善和补充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途径。

3.2 音乐与新的学科的结合

作者林媛提出:“中国的历史往往是由精英来记录的,他们的目光多集中在社会上层,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很少有文字的记载,处在没有话语权的状态。”在文章中,这些没有话语权的普通民众也得到了作者林媛的关注,她独创性的将音乐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了普通民众在公共空间的音乐生活,尤其是街道、茶馆中的音乐。尤其是文章中详细描述的湖滨音乐堂,它由“音教会”申请修建并使用,在“音教会”普及新音乐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对笔者产生了巨大的启发,在往后的近现代音乐史学习研究中,或许可以把音乐与建筑联系起来,建筑作为音乐的具体演出载体,也对音乐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3.3 学术研究可以是异地的

作者林媛作为一个东北人,曾几度南下江西,沿“音教会”向赣南转移的路线,只身一人到多个地方采集资料。不得不叹服作者对学术的敏锐度,更不得不叹服她研究异地文化的勇气与决心。这让笔者认识到,并不是江西学者就只能进行江西的音乐研究,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本地,学术的研究是可以跨越地域的,可以是异地的。学术的视野要放宽,只要是有学术价值的、有巨大填补空白意义的研究,在哪里都可以进行。

3.4 切勿“因小失大”

文章启发了往后的音乐学者,不要拘泥于主流方向的研究,而要将眼光放到那些非“主流”的研究方向。江西南昌作为一个“非代表性区域”,程懋筠作为一个“非主流音乐家”,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作为一个政府创办的音乐机构,都对中国当时的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十分巨大的研究价值。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挖掘。

4 尾声

通过对《执着与坚守——“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1933—1946》这部作品的研究与学习,对于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方法的轮廓已经在笔者心中生成,更是为笔者将来的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指明了方向,希望未来可以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为近现代音乐史的完善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