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摘要:二人转脱胎于东北秧歌,总体的风貌是与东北人的性格一致的,基本的舞蹈元素以秧歌为基础,粗犷、豪放、大气、欢腾。二人转的舞蹈大多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镶嵌在演出过程当中。
关键词:戏曲舞蹈;二人转;表演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150-01
一段二人转,不管是什么内容,不管里边有什么好唱词儿,如果前边开场没有像样的三场舞,其分量就要大打折扣。“三场舞”也称“浪三場”、“秧歌场”、“走三场”、“跑三场”、“滚三场”、“滑场”,由上装、下装两人手持扇子、手绢表演。民间的说法是“二人转没有三场浪,不如回家睡凉炕。”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在暖气和空调没有普及到的地方,滚热的小火炕,是家庭抵御严寒的依托。农民觉得遭罪的事莫过于睡凉炕。看二人转要是看不到浪三场,就比睡凉炕还遭罪。可见“三场舞”是二人转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来的二人转艺人,光靠嗓子和嘴皮子是远远不够的,可是你浪得欢实、红火、老练,也还远远不够,你必须浪出风格,浪出个性,浪出与众不同来,才让人有看头。艺人们说:“扭得浪不浪,就看舞三场。”可见,“三场舞”是艺人集中表现舞蹈技艺的重要表演形式。
第一场,也称“清场”,有稳场子的作用。以上装表演为主,下装角色以幽默为上装作陪衬。老艺人常称清场为“小抠搜”,意思指手上动作多,所以也有“头场看手”之说。这一场主要表现上装角色早晨起来梳妆打扮的生活场景。
出场前,上装在后台喊:“傻哥哥,走啊!”下装应道:“老妹子,走啊!”接着,演员背对观众“碎步”出场,随后扔手娟给乐队(暗示起音乐),曲牌子《_大姑娘美》这时欢快地响起来,旦角作年轻女子开门、泼水等清晨乍起状,然后用一双软手柔腕,摸摸鬓边,碰碰发髻,捏捏耳环,正领抻袄,提鞋跟,紧围裙,表现了一连串“小抠搜”的传神妩媚的手上小细活儿;丑子往往在一旁憨拙地模仿,跟着碰这儿碰那儿地紧忙活,夸张出一连串的笨样,还像解说员似地兼说口儿:“哎,摸摸鬓边子……摸摸脑后疙瘩鬏没歪……摸摸耳环子,可别掉啦……拽拽袄袖,比比长短……”待见旦角作看天儿,望远状时,往往又加说口儿:“她在找谁呢?看样子是在找我,我得上场啦!”丑角这时变换着傻相,故作笨手笨脚地继续模仿着旦角。在笑声中,观众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场子随之静下来。
第二场,也称“秧歌场”,这场里面要有诸如放风筝、扑蝴蝶一类的情节。旦和丑不仅动作要细腻逼真,还要俏皮幽默。旦角一定要轻灵可爱,而丑角也少不了在蹲踢相、矮子步、八字步、弓箭步一类的丑角动作中,表现出自己的可笑和魅力。这一波三折的小情节,套着你嗔我怪、闪腰、岔气儿的男女调情和逗趣。“秧歌场”主要显露舞者的腰部和肩部的动作特点,其中含上装的扭腰、转腰、切腰(切身)、胯腰(以胯腰顶腰)和抖肩、提肩、晃肩、拱肩等技巧,所以又有“二场看扭”之说。
二场中,每个艺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表演形式,这也是“三场舞”中舞蹈内容最丰富的一场,表现的是诗情画意般的生活意境。
第三场,也称“旱船场”,在欢快的节奏中,一会儿“拉锯”,一会儿“推磨”,“挎膀转”、“卷席筒”、“刮旋风”,重点体现舞者的腿部功夫,随着音乐速度加快,舞蹈动作幅度越来越大。至此,激越的锣鼓点,高涨的欢情,已将场内情绪的大帆嘭地张满。
这场还可以加入一些扇子、手绢、大板、手玉子、彩棒和灯碗等道具性的技巧表演(“绝活儿”)为情绪高潮推波助澜。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景观,“三场舞”因“构思独特、技术全面、设计精良、组合有序、风采怡人”而广受观众的欢迎。
二人转舞蹈中有一种用于开场、小走场、间隔、收场,或具有某种情节的舞蹈,这种舞蹈称之为“纯舞蹈”。这几种舞蹈,不像“三场舞哪样作为自成格局的节目单独演出,而是穿插在二人转演出过程中,以载歌载舞的方式出现。
二人转舞蹈的风格多种多样,我们将其概括为四个字:稳、浪、俏、哏。
“稳”,是传统舞蹈的基本特点。首先下身要“稳”,下身不“稳”,动作无根。二人转下身的特点,是出脚有劲、落脚实,以脚带动腿的屈膝动作,只有脚下稳,才能唱得稳,站得稳,扭得稳。“浪”,就是舞得“美”,舞得“活”。
一般而言,全身各个部位的“美”,都可以称为“浪”。确切地说,“浪”主要是指上身的动作。二人转舞蹈动作,整体来看,是上身稳,下身活。还有腰活、肩活、肘活、腕活,这四个部位要互相配合得好,才可称其“浪”。
“俏”,是二人转舞蹈中灵巧别致、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它主要指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动作变化更加多样,别具一格。如快与慢、正与反、大与小,动与静的对比等等。
“哏”,即幽默、滑稽,是丑角舞蹈的风格特点。丑角的一般动作特点是:下走矮子步,肩、肘、腕子活。出相时,根据相的需要,出什么相走什么舞蹈身段。要求丑中求美,笨中求巧,于正派、大方的表演中扭出“哏”劲来。
总之,二人转与其他说唱类艺术不同的是,秧歌舞蹈的派头特足兴。舞蹈不仅是二人转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也是二人转艺术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