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萍
【摘 要】 文章结合多年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经验,针对摩擦力做功问题,通过具体例题分析,归纳总结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对摩擦力做功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
【关键词】 高中物理;摩擦力做功;参考系;能量转化
摩擦力做功的问题是高中物理相对较难的知识点,但它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相关的知识应用在历届高考题中都有出现。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问题理解总是很模糊,他们认为摩擦力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因此滑動摩擦力一定做负功,而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没有动,因此不做功。为此,我认为摩擦力做功教学中应抓住做功的本质,形成明显的思维线索,突出摩擦力做功的特点。中学物理中只讲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两种(滚动摩擦力不讲),在此,就谈谈这两种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一、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通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都能熟练地背诵做功的基本条件,力和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即W=FScosα),但在具体的应用上,还不是很熟练的,特别是解题时机械地套用公式,往往不理解公式中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常常错误地认为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并没有发生运动(即S=0),所以不做功。其实,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相对于给它摩擦力的物体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其它物体却有可能是运动的。下面就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例一】 如图1所示物体A、B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物体B时。
①A、B仍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动;
②使A、B以共同的加速度由静止向右加速运动,产生一段位移S,试分析这两种状况下摩擦力做功的情况。
讨论:第①种状况中,A与B间无摩擦力,B与地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但B与地面在静摩擦力作用下,都没有产生位移。不管是以A还是B或地面为参考系,摩擦力对B和地面所做的功都为零,即不做功。当然这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之和也为零。第②种状况中,A与B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fAB和fBA。
1.若选地面为参考系;物体A在fBA作用下产生位移S,摩擦力做功WA=fABS,做正功;同时在物体B前进了位移S的过程中,fBA对B做负功,即WB=-fBAS。所以这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的总和为W=WA+WB=0;
2.若选A为参考系,摩擦力对A做功WA =0;对B做功WB=0。对系统做的总功W=WA+WB=0;
3.若选B为参考系,同样摩擦力对B做功WB =0;对A做功WA=0,对系统做的总功W=WA+WB=0。
由上面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静摩擦力做功有以下特点:
(1)静摩擦力是否做功或做功多少与参考系选择有关,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或不做功,做功的多少也会发生改变。
(2)一对静摩擦力做功之和与参考系选择无关,总是为零。
(3)静摩擦力做功过程,只有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系统机械能不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二、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例二】 如图2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放着一木块,一个子弹以水平速度V0飞来,射入木块内深为d后而相对木块静止下来,在子弹打击木块的过程中,木块被带动了S距离,设子弹与木块的平均摩擦力为f,则在子弹打击木块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子弹、木块两者做的总功为多少?
讨论:(1)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子弹和木块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f和f‘,并且f=f。f对木块做功W木=fS,做正功;f对子弹做功W子=-f(S+d),做负功,可以看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不一定相等。对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做功W=W木+W子=-fd(d即为两物体的相对位移)。
(2)选择木块为参考系:
f对木块做功W木=0,对子弹做功W子=-fd,对系统做功W=W木+W子=-fd。
(3)选择子弹为参考系:
摩擦力f对子弹做功W子=0,对木块做功为W木=-fd,对系统做功W=W木+W子=-fd。
我们已知功是能转化的度量,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能量就增加,做负功,能量就减少,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上面所举例子中,力对系统做负功,系统能量就减少,系统减少的能量就转化成了系统的内能,即Q=fd。
总结一下,滑动摩擦力做功有以下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或不做功;
(2)滑动摩擦力是否做功或做功多少与参考系统选择有关,而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与参考系无关。总是为负,其绝对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相对位移的乘积。
(3)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有两种可能,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和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参考系选择不同,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或不做功,做功多少也可以发生改变,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在相互作用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总功为零,系统的机械能不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总是为负值,系统机械能减少,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参考文献】
[1]陈泽勇.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归类分析[J].高中数理化,2017(19):34-36.
[2]赵家悦.对摩擦力做功问题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2017(05):36-37.
[3]王荣飞.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及相关易错点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3,20(13):39-40.
[4]朱宪伟.例谈摩擦力做功的特点[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