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娘形象新探

2018-07-23 15:50王泽君
牡丹 2018年14期
关键词:柳生柳梦梅封建礼教

王泽君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画廊中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杜丽娘从唯唯诺诺的大家闺秀的性格逐渐转变,为了追求真爱的“至情”,最终成为勇于同封建礼教做斗争的典型。本文主要从杜丽娘生活的封建社会这一大环境着手,就其性格中的几个闪光点进行分析,展现人物形象的新特点,希望从更深入的角度探寻其内在的一种现代品格,为大众更好地认识这一人物形象提供参考。

一直以来,爱情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無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心中依然保存着对爱情的期待与向往。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三从四德、贞静贤淑、恪守妇道,似乎成了一把枷锁,牢牢困住了女人对自己人生的方向。没有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她们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对封建势力妥协,向爱情低头,或者不畏世俗,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想要的生活。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创作了血肉丰满且具有独特的情韵内涵的杜丽娘形象。杜丽娘,一个生活在封建大家庭的富家千金,她精神的觉醒,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情感的执着追求,让她成为“至情”“至性”的典型形象,是当时反对封建礼教、渴望自由与理想的典型代表。下面即从杜丽娘性格发展的几个节点出发,就这一个敢想、敢爱、敢死、敢生的至情形象进行全新的解读。

一、礼教的受化者

在杜丽娘生活的年代,礼教社会尊“三纲五常”为天理,反对与抵制人的生存欲求、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欲求,认为这是不可饶恕的人欲。而杜丽娘生来就是千金小姐,接受的是严格的家教,不仅知书识礼、才情过人,更写得一手好书法,练得一手精巧女工,在待人处事上非常得体,对待父母十分孝敬。为了让她成为未来的贤妻良母,她的父母更是给她请了秀才陈最良来教她和封建礼教制度相称的伦理道德常识。所以,杜丽娘原本是一个传统礼仪的受化者形象,但其内心是苦闷的,这为她后来那更悲伤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二、思想的先驱者

从《诗经》的启蒙到春光烂漫的美丽景物,这一切都像是怒放的花儿,在杜丽娘的内心开出了花。她外表看起来是个品行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内心却想冲出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去追寻自由美好的爱情。在一定程度上说,杜丽娘的丫环春香对她的这种思想存在一定的影响。春香对于杜丽娘追求自由与爱情是支持的。尤其是在游后花园之后,杜丽娘的自我存在的意识开始觉醒,希望通过爱情证明自己的存在意义,同时她也深深感到本体生命的活力与欲望,她为自己在梦里创造出一个相爱的对象,并开始有了打破现实禁锢的想法,去后花园寻梦。这个阶段,杜丽娘已经有了青春意识的觉醒,超越了同时代一般女性的认识水平,具有极大现代性,同时也让她成为封建社会女性解放思想的先驱者。

三、行为的主动派

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由精神的过程中,杜丽娘的叛逆精神和个性经历了艰难历程。从侧面分析,杜丽娘所追求的“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缺乏可能的,因此汤显祖将之托于幻想和虚构,给了情以神力,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因为渴慕爱情,杜丽娘在迷蒙的梦境中遇到了“追求”自己的柳生。梦醒之后,她竟然敢于违抗母亲的“慈戒”,一个人又来到梦中与书生幽会。但是,柳生始终没有出现。在寝食不安、深闺寂寞的折磨下,杜丽娘日渐憔悴。在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她依然没有放弃对爱情、对柳生的追求,即便在死后,仍然魂缠柳生。这样的一个奇女子不但渴慕爱情,而且主动追求,她的理想与情感体现在其主动追求爱情的那份执着和勇气,她是行为的主动派,展示出人高贵、伟大的尊严。

四、情与理的调和者

杜丽娘游园、思春、入梦,乃至后来因情而死、因情复生,与柳梦梅结为夫妻,其所展现的是情与理的调和性。诚然,情与理有时是尖锐不可调和的,但并不绝对,有时二者是相互调和且合理存在的。在杜丽娘看来,她并不太过反对门当户对,也不鄙薄功名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多的是一种对合理人欲的肯定。为了追求爱情,杜丽娘不惜冲破自幼所受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禁锢,希望能够自由地按自我的意愿行事,即便在死后仍然到地狱询问自己的梦中情人柳梦梅。这种为情破理、不畏生死的勇敢,让人分明看到了情与理交互的锋芒。但是,在另一层面,杜丽娘也会暂时压抑自己心灵世界中“欲”和“情”,自觉接受现实社会中的“理”的规范。最明显的例子是,当她回生后,柳梦梅提出与她完婚,她却又说“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其内心仍然渴望自己的婚姻能够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获得自我实现。这样的杜丽娘是让人心疼、让人动容的,无论生死,她都无所畏惧,但又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在其内心仍然存在情与理的矛盾,希望实现理想的爱情,获得身心的解放。在她拒绝了柳梦梅的求婚,坚持“人须实礼”并催促柳梦梅上京赶考的时候,这种情与理的调和达到高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五、结语

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在杜丽娘的经历中,她是一个大胆的爱情至上主义者,不仅在生前坚决与封建礼教抗争,坚定、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还在死后仍然保持初心,对爱情坚定不移。这种情感的产生,是杜丽娘那种对青春需求的自然接受与肯定,也是其本真性格做出的最原始的反应。没有徘徊犹豫,没有欲迎还拒,更没有礼教之防,有的更多的是其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不懈追求。这样至情、为爱不顾一切的杜丽娘,唤醒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时至今日,杜丽娘的形象仍然让万千处于青春期的人产生共鸣,而这也在杜丽娘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绎。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猜你喜欢
柳生柳梦梅封建礼教
《牡丹亭》之柳梦梅人物分析
荒秘宅事
《惊梦》的情与爱
不一样的《柳梦梅》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杀倭·柳生十一郎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祥林嫂形象之悲剧性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