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厚
摘 要:在我国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保存,对此,本文就群众文化在市县地域的整合、群众文化以大文化为背景立足于小文化建设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几点;思考
一、群众文化在市、县地域的整合
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较为漫长的的过程,是以一些价值观的引导下,有计划、有安排的改造与重建活动,同时与群众文化建设相关的一些方面文化整合的过程。对地方上群众文化的整合可以从几个角度上思考:1、从文化空间的角度看,涵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传统上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整合;2、从文化内容的角度看,群众文化是对大众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主导文化之间的整合;3、从城市与乡镇的差异的角度上看,群众文化是对城市与镇及其农村之间的整合。考虑到文化的普及,以及为了更好的去保护好民间上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为了在本质上丰富群众文化,因此对群众文化进行了整合。在这个整合之前中,可以安排由市或者县的地域为整合单位进行群众文化的整合。
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整合,要想发展好群众文化,就必须做好群众文化的整合工作,群众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活动,群众文化和一些以自娱自乐为特点的私人性质的文化活动有着本质的差别。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非常多,然而这些群众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很多的民间艺术文化活动受到乡镇、农村这些小范围地域的限制,虽然这样的群众文化能够得到当地百姓认可以及接受,并能融入到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这也明显的展示出了这样小范围群众文化活动的局限性。因此,在以市或者县的地域为整合单位进行群众文化的整合过程中,应当超越群众文化带有的地域性,有关部门单位需要将群众文化当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并以 促进文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对待群众文化,促进不同地域的群众文化相互理解、借鉴,互为补充,使之整合成一种在市或者县地域范围内 都能够让大众认可、接受、喜欢的形式。群众文化的整合要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将代表性的、大众熟悉的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为主要部分,之后去整合当地其它的群众文化活动,整合出多种新的、可接受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并将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进行普及和推广。假设没有这种群众文化的大整合,那么那些数量众多、又受制于地域性影响、受众对象较少的传统群众文化就不可能新的活力以及新的发展。
以市或者县的地域为整合单位进行群众文化的整合是最适宜的,在群众文化整合这个大方向上,既不能够把整合的范围定为太大,也不能定为太小,,要想实现本质上群众文化的整合,又能节约当地政府财政的支出,尽可能的保护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考虑分析,就应当以市或者县的地域为整合单位进行群众文化整合。从而能够形成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以市或者县的地域为整合单位进行群众文化的整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好处:
(一)以市或者县的地域单位整合,能够大力增强群众文化整合的力度和效率。每个级别的政府都设置有相关的文化管理的部门,这就保证了在群总文化整合过程中,可以利用各部门的资源以及力量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了多个方面的统筹发展。群众文化整合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若是在地市级以上的区域内实现群众文化的整合,那么很有可能会因为整合范围过大,不便于整合,降低整合效率,增加成本,要是强行进行整合,则无异于是强制性的文化同化,以市或者县的地域单位进行文化空间、内容、民族文化、城乡之间的整合,不单单有利于调动地方行政和社会上的资源,关键是提高了群众文化整合工作的效率。
(二)以市或者县的地域单位整合,一方面有利于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还能够对文化的多样性有一个更好的传承。另一方面,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含: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三个级别,县级单位同时也构成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最低层级,虽然也存在为数不少的民族乡,但是并不属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群众文化是构成民族文化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并且,群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我们要是保护好了传统群众文化,那么我们就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当前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想要保持好群众文化的民族特色,若是以乡、村为单位进行群众文化的整合,便会造成难以实现保护群众文化的民族特色,原因在于一个村一个乡的常住人口不多,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人口的流动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群众文化即便是在在一个村一个乡的范围内进行群众文化的整合,也满足不了群众文化整合的发展。如果是以市或者县的地域为单位整合,就能够有一定的政策去保护民族文化,有利于保护文化上的多样性,也能够传承好文化的多样性。
二、群众文化以大文化为背景立足于小文化建设
要建设以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作为以前中国共产党指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一种方法,群众文化常常用于宣傳革命理想,从而去鼓舞革命群众的斗志,在革命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文化便被当成了教育群众、宣传每个阶段政策的工具之一。改革开放后,群众文化一方面继续保持传统的作用外,另一方面扩展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同时慢慢地发展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群众文化原先是大众在业余时间自发进行的群体性文化活动,不过有时候需要到政府的引导,自然而然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群众文化工作部门和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一)以“大文化”背景,适应于县(市)域文化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这两部分构成了群众文化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根据文化生态学理论,人类是构成特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假设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超有机体的文化因素,那么,在生物层之上就会建立起了一个文化层。这两个层次之间相互影响,处在一种共存的关系之中。换言之,我国的群众文化就是生存以及发展在这样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的道理一样。我国的县众多,每个县的群众文化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差别,建设群众文化过程中,有关部门就必须针对各县的不同形式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群众文化的之前发展和当前真实现状做出仔细的调查研究,需要达到对群众文化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无论是硬件设施的建设还是群众文艺的培训都不能千篇一律,需要根据每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一样的措施。唯有此,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才能符合它在特定阶段的发展规律,才能促进与其它群众文化因素的协调发展,提升大众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着眼于“大文化”背景,要服务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十九大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地注重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保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建设都能够协同、稳定地发展。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整体文化水平,群众文化的整合需要矢志不渝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群众文化建设事业中,同时也要融入到群众文化生活中,这就是群众文化建设的核心。
(三)“小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文化建设包含了两种方式: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刚开始时群众文化建设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事业,久而久之,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促进了群众文化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想“小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就要做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对文化建设的普及工作。把在县(市)域整合的群众文化在全县(市)的普及,进而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让大众养成文化消费的好习惯,这样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会开辟更大的市场,更好地去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二,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事业的效益。第三,进一步发挥县(市) 域的群众文化的优势,促进其在旅游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地完全可以将一些能够代表群众生活面貌的文化活动进行适当策划、宣传,凭借其作为吸引游客的关键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
(四)“小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当前,这项工作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相当紧迫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保护重点在于“活态传承”,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为人们所掌握。其实,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就是群众文化艺术一种形式,是因为那些以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慢慢被群众边缘化,已经到了必须实施保护甚至是抢救的地步。这些为建设群众文化提供了充分、重要的依据。相关部门需要将一些群众较为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传统群众文化艺术形式保护好, 同时要对其进行适宜地创新,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传统群众文化艺术形式保护的普及,令成为一种为百姓所喜欢的文化艺术形式,解决好这些问题,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问题就会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文化艺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所以我國一定要提高相关部门工作素质,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向上级部门提出解决措施,确保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安全运行,从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施荷微.群众文化让人民群众自己唱主角[J1.大众文艺.2009(12).
[2]石晓琳.新时期下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和思考[J].大众文艺,2011,04:155.
[3]陈秋红.有关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12:29.
[4]彭彦冰.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14:10.
[5]辛笑青.新时期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几点看法[J].大众文艺,2010,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