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桦 宋岚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创新基层组织生活模式,拓展党建工作新途径,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党建工作
一、微信公众平台介绍
微信具备随时、随地、随身和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个人和组织通过平台可以实现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
二、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形式的探索和思考
1.党员教育交互性差,反馈度不高。在常规组织生活和理论学习中,缺乏党员之间的教育过程交互和结果反馈,因互动交流环节的欠缺,无法实时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导致党员教育效果欠佳,不利于对党员长期、持续的教育和培养。
2.理论学习形式有待丰富。目前高校对党员的教育培养一般借助党校培训、组织生活会、读书分享会、奉献日等形式,注重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形式比较单一。
3.党员管理和服务需要推陈出新。目前对党员的管理大多是运用各种“党员管理系统”,缺乏有效管理党员思想动态信息的手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不断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党建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公众平台强大的功能,拓展工作渠道,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形式,建立新的党建工作微阵地。
三、高校党建微信公众平台的构想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当前对微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基层组织生活模式探索和研究的文章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微信在学生党建中应用的理论探索;如何创建一支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强,同时又熟练掌握微媒介技术的工作队伍;如何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研究多侧重于现状调查和未来展望。笔者通过调查研究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开展的现状,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微信平台的开发和使用,将传统组织生活模式与微信这一新媒介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从活动形式、参与人员和活动载体三方面创新了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增强了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
四、高校党建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
第一,开展微型党课、在线培训、好书推荐,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把组织生活开展在线上,在多校区分散、时间不便协调的情况下保证组织生活定期开展。
第二,邀请部分群众和入党积极分子关注公众号,通过平台的互动功能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巩固党群关系,促进学习和共同提高。
第三,运用投票功能,组织生活中的评优推先实现无记名、无纸化投票和统计;运用私信功能,广泛征集群众在推优入党、发展预备党员、党员转正和民主评议各环节的意见;运用自主查询和关键词回复功能,逐步实现党建信息库和微信平台的对接。
五、建立党建微信公众平台的意义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将其推广到高校基层组织生活中,提升了工作的时效性加强了工作的针对性。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科学管理和整合各种资源,把网络信息化与党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的功能有效联系起来,有利于新视点、多角度地塑造党支部形象,进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磊.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研究[J].科技广场,2014(11):201-204.
[2]李倩.利用微信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探索[J].求知导刊,2015(5):46.
基金項目:本文系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项目(项目编号:DJYB1508)。
作者简介:叶桦(1982— ),女,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化、高校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