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珊珊,杨清元
(1.四川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3;2.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职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学生的健康水平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将产生重要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健康三维概念的确立,以及人们对新的健康理念的重新认识,心理健康逐渐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是,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言,其总体情况不尽人意。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存在心理问题者占20.23%;另一项针对高职学生的调查显示,有29.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高职学生的主动性差、成就感弱等也是突出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以求为高职教育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本研究主要以四川托普信息职业学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四川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传媒学院等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18人、女生98人。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xt,简称MIIT)作为测验材料。MIIT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各内容量表分别由10~15个小题目组成,每一 个内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转换成标准分,实施中的记分、统计、询问等均严格按照《诊断测验》的要求进行,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即为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最后采用FX—3600P进行编程处理。
根据MHT测试结果评判标准,若焦虑分 ≥ 65分,表示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即可以认为其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表1是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的分布情况对照表。测试结果显示,高职男、女生有心理问题者占29.66%%和27.6%;普通大学男、女生有心理问题者占25.2%和25.9%。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检出率均高于普通大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表2可知,8个内容量表在高职学生中的排列依次为男生: 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女生: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
通过对量表结果的进一步的分析,如某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表示他在这项内容上存在着适应不良或心理问题,需对其制订特别指导计划。从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存在心理偏常的情况则较为严重,如有一项超过8分者,高职男、女生分别占39.2%和35.9%;普通高校男女生分别占30.4%和33.2%;有项超过8分者,高职男、女生分别占22.1%和20.3%;普通男女生分别占14.1%和16.5%。
通过表2、表3对你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如男
表1 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的分布情况对照表
生排名前4的顺序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女生排名前4的顺序是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其中,男、女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男生的过敏倾向等分量表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经t值检验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男生的对人焦虑、女生的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P<0.05;而男生的身体症状和女生的孤独倾向低于普通大学生,但男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存在差异明显,P< 0.05。学生心理健康失衡的原因存在以下特点。
2.3.1 学习焦虑是学生存在的首要问题。据调查显示, 男生的学习焦虑占20.3%、女生占21.4%,主要表现在2方面:其一,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 竞争加剧,而部分学习成绩较差者,不得不面对重修、退学等的压力;其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了学生心理的失衡。据调查显示,有近32.7%的是为了取得一个文凭来学习的,有31.6%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面对大学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剧烈竞争的生活环境,当出现挫折或不如意时更易产生学习焦虑。
2.3.2 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成为高职男、女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显示,自责倾向、 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在高职男生中排名第2、第3、第4,分别占17.8%、16.1%和15.3%;在女生中排名第2、第3、第4,分别占20.4%、13.7%和12.2%。
表2 高职学生在各内容量表超过8分的频度分布
表3 高职学生在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2.3.3 男、女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性与特点。通过对男、女生总量表的对比发可以看出,高职男生的总量表值普遍高于女生,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经t值检验,P<0.05;而普通大学生男女生之间虽存在差异性,但不显著,P > 0.05。高职男生心理问题高于女生的现状,与国内外其他方面的调研结果有一定差异,这也表现了高职的特点。因此,加强对高职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通过MIIT的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总体情况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高职学生在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因素,也有学校教育问题,因此,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加强心理机构的建设,完善教育计划,做好保障工作。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融入职业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心理教育、咨询、辅导等活动,以确保心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