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摘 要:通过调研以就业为导向,彻底打破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打破学习与工作的二元割裂状况,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善现有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就业教学体系课程设置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更是突飞猛进。因此,为了向企业提供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工人,赶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快速列车,加快安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对目前的教学体系加以改革。在市场化的浪潮中,中职学校也要紧密联系企业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目前的教学体系。[1]
二、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转换的思路
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下面以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为依托,针对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体系设计,展开调研分析。
1.校内机电教学基地
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根据搜集的内容准备好问卷,在集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教学场馆中对学生进行随机调研。
2.校外实习教学基地
在联系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选择机电类实习学生,针对学校原有教学体系展开满意度问卷调查,同时采用谈话、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家长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3.调查数据分析
(1)基础课与专业课
对在校生的调查中,有67%的调查对象反映基础课在所学课程中超过一半。调查对象普遍反映基础课程占用时间太多、学的用不上;对在职人员的调查中也反映出这个问题。有超过65.9%的调查对象认为基础课在所学课程中超过一半。有59%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校外实习中欠缺的主要是实操能力。
(2)理论课与实训课
对在校生调查中,只有86.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理论课的学习基本能联系实际,只有13.2%的对象认为不能联系实际,因此可以分析出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联系还是比较紧密。
(3)实训改革
在职人员调查中,有73.2%认为实训严重不足,需要大力加強。有88.1%认为实践教学不对口,上岗后很难适应。有82.1%认为学校实训的内容与在企业实习脱节。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实训教学急需改革,要紧紧抓住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训。
三、如何以就业导向改革教学体系
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分析,经过反复总结研讨,得出适应当前就业形势,以工学结合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即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研究模式。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必须进行系统设计,促进基础和专业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
(1)对我校文化基础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根据实际编写基础课教材
当前影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的逐年提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差异性越来越大,有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二现有的基础课教材内容与专业课内容在对接上出现很大的缺口;三基础课程定位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文化课教学工作时有摇摆。需要根据教学对象实际编写基础课教材。[2]
(2)对我校专业课进行调整,与时俱进
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调整、重组、优化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按工作项目整合内容,编制教材,设计教程。同时要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激活专业课内容和专业课设置的生命力。[3]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保持学校课程设置的整体化
定期组织校内各教研室教师进行专业文化知识交流会。经常组织专业骨干教师走出校门门,学习先进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经验,更新观念。通过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此带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2.必须将实验、实训、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平台上
(1)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灵活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由于大部分学习好的学生选择上大学,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很困难,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很难使学生接受,因此,先进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每节课的知识点能简单的不繁地讲,便于学生掌握。重视媒体的运用,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图表来表示教学内容,使一些复杂深奥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提高了教学效果。尽量利用幻灯机、电视 机、电脑,各种教具、实物等,以加强直观教学。
(2)实训内容应以企业生产实践为指导,与课堂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要坚持在实训教学中使学生做到“做学”统一,即以做带学,在“做”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强调“做”,通过“做”达到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目的。操作性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特征,要强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要针对中职实践教学的特点,采用科学、先进、适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突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要根据“零距离”上岗的要求,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显著的综合性、职业技能性、岗位群针对性和先进性。
3.结合企业与市场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学校应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鼓励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专业实践及管理实践工作,促使专业教师的触角全面接触市场,了解并掌握与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应用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实际工作岗位技能的实用性要求,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特质。除此之外,在指导学生获得操作技能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经历中所获得的职业特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有职业人与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结语
从学生的就业问题追根溯源,我们首要工作就是要彻底改变现阶段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客观存在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广泛开展就业教育,让学生明确定位,增强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改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素婷.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
[2]杜伟.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模式探索[J].山东泰安.2007.
[3]杨金土.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