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红
摘 要:伴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在变化,当前我国正不断在尝试新课程的改革。而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人类受教的起点,对今后学生人格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日常教育中,班级管理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核心。而一個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就是班主任,也是联系小学生和其他科任教师的中间纽带,同时家长也只有通过班主任才能直接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所以,为了充分保证孩子在校园中茁壮成长,班主任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琐碎且繁重,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管理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作为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育人责任,积极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 教育 班主任 班级管理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言行观点、举止状态、价值观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显而易见,倘若一个老师具备较好的威严,在学生身上就会有具体的体现,甚至会在学生身上留下印记。”从中可见,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而小学阶段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行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指引,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眼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因此,小学班主任更应该谨言慎行,努力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积极的学习环境。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变化,让他们在学到知识以外,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关心爱护学生
要做到很好去关心学生,爱心是第一大点。就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从父母的怀抱中脱离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渴望关爱。特别是当孩子们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内心的渴望就变得更加强烈。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去做的就是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关怀。拥有一颗博爱的心,也是班主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班主任真心去对待学生,感化孩子,从而才能加强和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出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要和学生们互相交流感情,班主任也要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这一点也是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去遵循的首要原则。俗话说的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综合素质再好的学生偶尔也会犯错,这是无法避免的。班主任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要以信任和理解的态度去处理,积极去维护学生的尊严心,切莫去责备、讽刺、挖苦、嘲笑甚至是采取变相手段去体罚学生。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基于以耐心去引导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他们的思想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性非常大,因此,根据这些特点,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是班主任教学工作的重点。对孩子来说,班主任千万不能去用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类陈旧和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观念去教育他们。这一点上,就要去借鉴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观点:教育者不仅要用正确的思想去感召学生,而且应要求学生为实现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应该“朝发理想,夕生事实”。班主任进行工作时要以学校下达的具体任务为基础,结合班级中学生的不同情况,从而有条有理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和引导,带领着孩子们不断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帮助孩子们在这一年龄阶段茁壮成长。
二、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们在一个班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助手,同时也对维护班级日常风气有着良好的作用。所以班干部的选拔直接关乎着班级风貌的建设,归纳而言,班干部对班级体正是起着一个以点带面的作用。所以班干部的能力需求也是非常强的,作为班级的班干部,自我约束能力和沟通能力是首要条件。所以对班级的班干部选拔工作而言,一定要秉承着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择,一般首先学生自我推荐,再由班级进行选拔,班主任决定班委成员后要进行培训。班主任要充分肯定班干部的优点,如此一来才能很好地去树立班干部们在学生中的威严,从而也为日后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班主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要充分鼓励孩子们有所作为,帮助班干部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方面都有良好的提升。争取把班干部培养成为在各个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的优秀学生。再者而言,班主任也要尽力去培养班干部之间的团结互助能力,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也能让他们在这个班级集体中树立团结意识和整体意识,从而不断进取,带动班级风貌的发展。
三、形成良好的班风
(一)建立合理完善的班规
班风是衡量一个班级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一个班级的班风是否优良,反映了班级内每一位学生个人品质的高低。只有树立优良的班风,才能彰显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才能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首先,班主任要重视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他们没有明晰的对错意识,更没有完善的是非观念。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合理的班规,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加以约束,使他们认识到违反纪律要受到惩罚,才能让小学生懂得规矩,明辨是非。每一所学校都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但要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还要从本班的具体情况出发,建立符合本班实际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此同时,对于小学生违纪的惩罚也要进行巧妙的处理,其实惩罚并不是越严厉越好,巧妙地进行引导与批评才能让班级管理更轻松,班风更加积极向上。
(二)重视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
建立良好的班风不仅要有规章制度作为保障,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教师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是学生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小学生的行为和他们价值观念的建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个人形象肯定会深入学生心里,变成他们学习的楷模。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的行为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涵养,在同学之间打造一个优秀的形象。同时,在各个方面也都要给学生做好表率,通过自身的举止行为去感动学生,增进双方感情。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日常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也是组成优秀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小学階段正是培养人生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时期,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之中就要充分去认识到这一点。要努力使孩子们行成课堂专心听讲,不懂就问,的良好风貌。同时在生活方面,班主任要积极引导着同学们形成讲究卫生,勤俭节约,有礼貌,艰苦朴素的良好行为习惯。而在教育方法上,可以选用讲故事,讲述名人的事迹等,从而能够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去理解。
(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积极开展班级活动
要想树立良好的班风,就要让全体学生拥有共同的目标,让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这样还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班主任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比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小演讲等形式去展开,从而才能让同学们认识到班级体的重要性,培养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潜移默化中也能培养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充满热血和激情,也会更加依附于班主任的存在,这样一来,班级的整体风貌就得以大大提升。
四、沟通的艺术
(一)与任课教师沟通的艺术
虽然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起着一个直接的作用,然而除了班主任,任课老师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也要加强和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共同打造和实现教育目标。在课下,班主任要主动去问询科任老师关于学生们日常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倘若在这之中有问题,也要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找出根源,对症下药。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平时要积极调节任课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争取在同学之中行成一股尊师重教的风气,让同学们都充分去信任和相信每个科的老师,从而能够帮助学习质量的上升,也利于打造班级融洽的关系。
(二)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作为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桥梁”,班主任可以把学生们在学校的表现传达给家长,也利于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具体情况。因为有的学生在学校的状态还可以,可能完全是由于害怕班主任,可能在家里就变得肆无忌惮。所以班主任通过和家长的良好沟通,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和家长之间共同合作,达成教育合力。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定期展开家长会,让家长们加入到对学生的管理之中,同时也能够让家长之间互相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们的成长情况,发掘出更加优秀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小学班主任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管理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总而言之,只有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寻找出班级最佳的管理方法,进而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华.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J].新课程·小学,2010.
[2]刘红娟.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
[3]谭晓红.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