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

2018-07-21 12:14杨晓慧杨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杨晓慧 杨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任何的教育体制改革都会面临着改革与评价体系之间的矛盾,改革行动者与改革之外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也正是“新基础教育”从开始实行以来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矛盾,“新基础教育”采取了将评价实行于所有的改革的探索与与实行之中,使具有评价权利的评价者能够对实际问题有所了解,加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同时也使改革者能够融合评价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改革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的实践资源与材料,并将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融合、相互支撑。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实践

一、对于“两类”改革之间的关系的探究

怎样来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评价,是“新基础教育”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的严峻的问题。为什么说其严峻呢,因为对教学改革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抑制了教师对教学的改革行动,导致教师在实行改革前顾虑太多: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怎么办?由于改革导致的学生积极性过高产生的課堂纪律乱怎么办?以及教学改革之外人员的评价,教师职称、教师荣誉等问题也是其进行评价的标准。特别是面临关系到学校社会地位、名声荣誉、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些都是我们无法直接进行有效解决的。

在实际生活中,任何的教学体系改革都会面临着改革进程与当前所固有的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改革推动者与实验之外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前者属于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后者则为改革应该由谁来进行评价的问题,这两个矛盾直接造成或者说影响了,在改革进行中过程中对评价进行改革。因此,部分人认为,“评价改革”要先于“教学改革”,我们在也会经常在经验丰富的实践者中听到“只有革新考试制度,才能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思路来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完善,近些年来,为了有效改革这一问题,不少人对建立一套新的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案和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反映:这种评价制度比应试教育要考的内容和形式还多,并不能适合素质教育的本质,不是解决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解决方法。要有效、正确的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最起码要对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从实践和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新基础教育”运用将评价体系贯穿教育改革每个环节的方法,打破了两种改革谁先谁后的争执以及固有思维,使评价者处于改革体系的过程中,加深对教学改革的了解与接触,并且使教育改革能够接收到教育评价,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成功。

二、“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系统

“新基础教育”改革评价系统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对改革进行诊断性以及常规化评价;第二阶段主要为对改革进行原则化与比较化的评价;第三个阶段则主要由对改革进行整体化以及部分系统阶段的评价。在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之前,我们首先从整体上说明以下几点:(1)这三个阶段真实反映了“新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所经经历的过程,而每一个阶段也受所采取的方法、所接受的任务量、教师的情感以及学生状态等方面的影响。(2)三个评价改革阶段并不是互相取代接替的关系,而是从中产生并不断提升的关系,即“层次提升”,而之前的评价阶段也不会随之消失,反而成为新阶段的基础,对新阶段的评价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3)每个评价阶段并不是由某一主体构成,而是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共同起作用。但是多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阶段随着评价体系的不断变化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所占比重也会产生相应变化。(4)每一个阶段的评价改革都是基于大量的实践结果以及大量的观察实验、信息搜集的基础上进行,体现出了“新基础教育”价值追求以及其真实性、准确性。(5)三个评价改革阶段的划分以及其主题评价结构的确定,并不是从改革进行前就设定好的,而是随着不断的发展,到改革后期根据实践结果所得出的结论与总结。不但说明了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日后对其进行深度的探究与革新。

如果要对以上三个阶段以及“新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就要对每一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分解和认识。我们以第一个阶段为例,第一个阶段是每一个实行“新基础教育”的学校都要最初经历的阶段,是教学评价改革的基础,其所持续的时间与教师以及各方面因素都有关系。不同学校,不同教师所经历的阶段的时间都不一定相同。

结语

现阶段来看,“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正处于高潮阶段,进入了推向平常化、本土化的发展阶段。以上我们所介绍的评价方法与措施,正在被多所学校广泛应用,在学校使用过程中,不但丰富并完善了改革内容,并且使改革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在目前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不要简单、单独、形式化的进行“新基础教育”改革,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且对改革进行创新性的探究,不断的发展改革体系,促进改革的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3-7+16.

[2]李家成.建立富有生命气息的评价关系──解读“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师成长的关系[J].中小学管理.2004(06):27-29.

[3]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引发的若干思考[J].人民教育.2006(07):4-7.

猜你喜欢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新基础教育”影响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究
从传统教育到“新基础教育”
关于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基于CBET模型教学效果调查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