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对特异生的管理方法

2018-07-21 11:00夏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心理

夏叶

摘 要:目前,中国教育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而国家同样也在培养适应现代发展的当代优秀的青少年。班主任老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样影响巨大。尤其在班级教学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特异生”,这类同学的心理和身体更加脆弱,更需要班主任老师加强注意的学生更需要班主任老师的关心和教育。

关键词:教育青春期关爱特异生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获得很大的成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应当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尤其是气在管理班级及学生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研究与学习,实践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增强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尤其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区分教育,培养,有的学生可能心理上更加脆弱,有些孩子称之为“特异生”,他们跟平常的孩子不太一样,不能全部都一体化教育,就需要班主任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对其更多的关注。[1]

初中阶段是人从年少时代所具有的依赖心理向具有独立生存能力过渡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心理变化成熟的重要时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想法异常跳跃,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成人的想象,与此同时,不断新鲜的世界也使得他们的个性越来越突出;而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初中学生都多多少少生出了一些叛逆心理,尤其是“特异生”,其具体表现在对别人的教育,劝诫充满反感,不服管教。特异生尤其有更大的反應,做出更大更偏激的举动。班主任应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特点制定适当的策略。[2]

有时候对一些学习有困难或品行有问题的孩子,许多家长、教师常常不是斥责、怒骂,就是讽刺、挖苦,这挫伤了多少孩子的自信心,泯灭了多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其实,孩子的错误和问题恰恰也是他们的特异之处,关键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老师有时候会在孩子的成绩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反而忽略了孩子心里的想法以及孩子道德上的缺失,尤其是对初中这一特殊学段的学生的爱好、兴趣及心理需求关注不够。在管理方式上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要么不敢过问、任其发展。如此下去,轻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重者贻误了孩子道德塑成的黄金时期。因此,对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预防、疏导是当前学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普通初中生尚且如此,那更需要老师,家长关心的特异生也同样更加需要。我觉得有以下两种情况较为普遍和危险:

第一种特异生在中国比较普遍,这个案例是由于缺失关爱,更是发人深省。2017年除夕,云南镇雄少年自杀震惊了网络,据采访小杰的邻居获知,因迫于生计,小杰的父母常年在昆明务工,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年仅15岁,读初三。父母只有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才回家一趟,平常由爷爷奶奶隔代抚养,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留守少年。除夕之夜没有去看满天璀璨的烟火,也没有跟家人互诉衷肠话新年,而是决绝地喝农药自杀了。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国情下,像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很多没有被关注的自残的留守儿童。人们过高地估计了童年孤独与磨难对儿童成长的意义,缺少父母陪伴和庇护的留守儿童相较于其他儿童更脆弱和敏感,行为更易失范,他们不能给生命应有之重,轻视自己,对未来更少预期。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关系疏远,其就不可能感到自己是值得珍爱的,进而内心价值感降低。一个人如果与其他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则能够学会尊重、认可他人,并学会有期待地生活。反之,则会出现破坏性行为。陷入多重社会联结断裂的留守儿童不再对生活抱有希望,对父母、教师和伙伴不再有依恋,不再给生命应有的重量,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或侵犯、或忽视、或厌弃。教师在孩子的生活中同样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在同学的情绪发生如此重要的变化,同样也会在学习,生活中有其他方面的反应,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平时对同学加强关心,经常找同学谈谈心,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早一点打消孩子心里这种消极的想法,多向学生传播一些积极向上的想法,“严格教育”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步淘汰,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学会信任同学,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

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特异生,这种类型是由于心里太过脆弱。同样也有血淋淋的例子。邹城五中学初一11班的一名男生从东教学楼4楼坠落,当场死亡。据了解,事件发生后,120救护车第一时间赶到了事发现场,发现男生已经瞳孔散大,无生命体征。该男生对记者说,对于男生的死因,詹发强与王某同学在班闹着玩不小心把王某打伤了,班主任老师当时把两位学生家长叫来,在教学楼道指责詹发强同学。詹发强同学觉得以后在班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做了过激的行为,从学校东面教学四楼跳下。虽然老师教育学生也没什么错,但学生以结束生命的方式逃避失意、困难和挫折等值得探讨。这也说明,老师教育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对学生心理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老师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小孩就是有不对的,老师在教育时需要把握“度”,同时,学生家长和老师更应注重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初中时期,青少年的情绪一般都比较敏感,对外界的说法和看法都比较在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过程当中,如果不注重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有可能会出现激烈的反抗。在现代家庭中,一般还存在着家庭教育缺位的问题,有些家庭的教育压力集中压在老师身上,这就需要老师更加注意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思想道德的宣讲,现在的初中班主任,都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更需要在平常的教学和与同学的交谈中注意方式方法,需要和同学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考虑到学生心理的想法。初中班主任应主动掌握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平常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3]

班级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细胞,班级管理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异生作为班级里比较特殊的人群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发挥长者和教师的引导和教化作用,对这类特异生更加关注,加强引导。班主任在初中生的成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初中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使得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投入到特异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的生活动态,关注他们细微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方法,做到全方面关爱特异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颜廷智.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方法[J].人生十六七,2017(36):19.

[2]李凤香.初中班主任日常管理生活研究[D].青岛大学,2017.

[3]李新强.浅析现阶段初中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04):213.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心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心理感受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