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分析

2018-07-21 09:36林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林森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工作中,教师需保证教学有效性,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利用科学教学方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与可靠性,并创建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机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感知能力,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朗读教学 有效性

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工作中,还存在有效性问题,无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创建现代化教育模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针对朗读教学提出要求,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制定完善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实际发展中,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问题分析

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不能保证教学工作效果,难以创建多元化与现代化的教学机制,导致朗读教学效率降低。具体问题表现为:

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师未能意识到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没有明确最终的教学目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朗读之后的记忆力不清,存在知识感受模棱两可的状况,且对于知识的内容了解不够全面,不能高度关注朗读内容。同时,教师未能明确具体的朗读教学目标,未能了解教学环节中的核心部分,缺乏严格的管理体系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降低,难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无法严格控制课堂局面,甚至影响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2.朗读教学有效性较低

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忽视朗读课堂教学工作,不能确保有效性与教学质量。且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在实际工作期间,少数语文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在示范的时候,未能为学生创建现代化与多元化的课堂环境,无法提升教学有效性。且在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较低,且文章的情感把握不准确,不能为学生讲解文章中心情感,且在学生朗读之后进行评价的时候,评价的词语较少,无法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重要性分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朗读教学具备较高重要性,教师需予以重视,具体表现为:

1.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朗读教学,能够提升教学工作有效性,并锻炼学生的学习与思维能力,且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能够指导学生利用声音对课文内容进行传递,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形成良好思维,可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同时,学生在朗读期间,可体会文章真实思想与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1]。

2.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我国新课改发展的背景之下,语文教材内容逐渐加深,文章中的人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所呈现的场景丰富多彩。而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审美情绪的培养属于重点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指导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人物或是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创建多元化与现代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合理指导的情况下,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文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并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2]。

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措施分析

1.制定层次性的教学方案

教师在朗读教学工作中,需保证教学工作的层次性,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情况,制定完善的计划方案,并在阅读教学期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在深入讲解的情况下,体现教学层次感,遵循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并在认真阅读的情况下,奠定朗读基础,预防错误朗读的问题。在课文朗读的时候,还要保证学生带有情感的朗读,且流利性较高,指导学生了解语言基本内涵,并在深层次感悟的情况下,更好的对文章进行朗读,以此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在此期间,教师还需指导学生熟读文章内容,铭记文章的中心主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语言积累模式[3]。

2.制定个性化的朗读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教师需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构建语文朗读的教学模式,在个性化教学的情况下,遵循现代化素质教育原则,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首先,在朗读教学工作中,可以将齐读与单独朗读作为主要模式,使得学生相互借鉴朗读方式,并在群体性朗读的情况下,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朗读乐趣。其次,在教学期间,需制定有效性的教育方案,在朗读中增加情感,制定语言感悟的核心教学机制,并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情感体验的情况下,创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后,教师需根据小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情况,建立朗读教学模式,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根据个体的具体表现情况,协调朗读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以此提高教学水平[4]。

3.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需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创建现代化的教育机制,在细心培养的情况下,创建教学模式。首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朗读评价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利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需使用情感培育的方式解决教学问题,关注学生情感单向培养。其次,教师应提高学生朗读積极性,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工作中提升教学工作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培养朗读学习热情,并了解基本目标与原则。最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制定现代化与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并在教学工作中,创建朗读机制,明确具体的教学意义,为学生着想,细心的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5]。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审美能力,并在朗读教学中给予学生鼓励,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9):198-198.

[2]朱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剖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99-100.

[3]李庆花.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5):94.

[4]代顺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6(2):77-77.

[5]牛敬梅.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C].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9月).2016:77-7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