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聪芳
摘 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人才是教学宗旨和教育目標,体育是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体育是一种娱乐、游戏和艺术,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但必须发挥趣味性特点才能深受小学生欢迎。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以使体育教学变得尤为形象生动,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兴趣 游戏 培养
一、创造教学环境
趣味性教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趣味性教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更是如此。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贯彻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学生有终身体育终生锻炼的思想,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要坚持锻炼身体。其次,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将所需要的体育器材进行分类摆放,让学生在课前感受体育文化的气息,并且上课后进行准备活动,使同学们进入上体育课做活动的状态,避免在后面的剧烈活动中受伤,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体育教师在授课结束后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活动,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组织学生一起做游戏,提高班级凝聚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另外,学校要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保证学校的体育资源完整。
二、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促进骨骼肌的健康,但胖学生越不喜欢体育课,因为上体育课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胖学生越觉得上体育课累。如何让体育课变得更有趣,让学生爱上体育,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爱玩、好奇心强,但是忍耐性差,特别是传统的以“跑、跳、投”竞技体育为内容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变换锻炼方法和内容,和学生一起活动,用儿童理解的言语和他们交谈,设计既有参与性又有乐趣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可以充分运用新器材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购置些价廉物美的小型运动器材,比如“呼啦圈”、“溜溜球”等,和学生一起玩,既可以丰富运动内容,又可以进一步激发胖学生参加运动的热情。除此以外,还可以经常变换练习方法,使孩子对运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比如可以将跑步练习变成行进间高抬腿跑、变速跑、追逐跑或是计时跑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多种锻炼方法,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三、“教”与“玩”相结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个性
小学体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小学生既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身心。但是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部分小学体育课堂还沿用教师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小学生机械的去模仿体育教师,整节体育课看不到小学生的笑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要实施“教”与“学”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发育期,他们的力量小,骨骼硬度弱,心率快,易疲劳,这些现象表现小学生不易运动量过大,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体育课堂要张弛有度、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同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玩”能够促进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挥个性,在“玩”中成长。比如在教小学生体操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小学生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去做体操;在进行队列练习的时候,可以穿插着花样,使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生活、活跃。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在新课程背景下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实施体育趣味教学。
四、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
克鲁普斯卡娅说:“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将学生所喜爱的游戏引入体育教学中,将枯燥的动作要领与技术的讲解与生动的游戏相结合,将单调的动作训练与游戏相结合,这样的设计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现行的小学体育教材注重体育学习的游戏性与活动性,这便于我们实施体育游戏教学。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实现了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学习性与集体性,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使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态参与游戏,在不自觉中进入体育学习与活动的最佳状态。如啦啦操,其特点是操节多、节拍多、变化多,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因此在教学时,我在学生间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游戏活动,看哪位学生的动作做得最标准,并让学生选出做得好的学生指导其他学生,或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间展开比赛。这样的竞技游戏,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没有把这当做一项学习任务来完成,而是以参加游戏、玩游戏的愉悦心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又如上投掷课时,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肩上挥臂投掷动作,可以改变教材的投掷训练。我设计了投掷“纸飞机”的游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当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使得个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这样既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与竞争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还要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综合素质。重视体育的趣味性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应当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小学基础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
游戏的特点之一是思想性很强,因比思想教育应贯彻游戏始终。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课程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和社区资源,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整体、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小学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提出,使我们在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整合各领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对学生智力的培养。如教学《冲过火刀网》游戏时,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投中活动目标,怎样躲避投来的球?这些应变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