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解放学习力的几种途径

2018-07-21 16:44王俊美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习力教育技术信息化

摘 要:随着我国各级教育逐步转向内涵化发展,注重“以学为本”,教育部门也大力提倡“解放学习力”。本文通过学习“学习力”的内涵,以解放学习力为目标,提出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巧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解放学习力的几种途径,以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放学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動性,实现自我发展。

关键词:学习力;以学为本;教育技术;信息化

按照《学习力》的解释,学习力应该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个综合体。学习力对学生个人成长、自我发展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除了学生的“学”,还有教师的“教”,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粗浅提出几种解放学习力的途径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提高教育技术水平

在职教师都是经过岗前培训和教师资格考试的,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但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社会科学的发展,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多方学习、了解新的生产技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需求。

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方面,教师是学习者,学会学习比获得知识更加重要。同时,教师除了需要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以外,还需要具备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在确定学习目标及内容时应进行全面分析,尤其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课堂观察,读懂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因材施教,巧妙设疑、启迪思维,学生不再被动地听,而是自主地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比直接告诉他更重要,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巧用新的教学模式

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摸索更为有效的解放学习力的途径。一是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课后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翻转为“课前自学+课堂练习”的形式。有利于塑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同时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增强了课堂上的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制作导学案、视频、教案、课件等。很关键的一步是要建立一套可行的导学案,先学后教,先练后导在此类课堂中非常重要。导学案中应着重关注: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方法指导以及学习内容。另外,在准备的课前学习内容中,可以是视频、文本,其中要有设疑及足够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够自主学习。我们学校也有部分课程采用此种教学模式,相较而言,学习基础较好,自制力强的学生更适合。同时我们也可以在一些课程的某些章节项目采用这种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是思维导图,充分利用左右脑的技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经实践研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等思维方式融入知识树形成的学科思维导图,已经在全国500所课题学校引入应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其系统性、逻辑性强,能够帮助学生厘清思路、组织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思维导图将学习主题置于中心,将多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并用线条或图画进行联系,便于掌握知识的全局框架,还能把握细节。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三、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已为多数教师采纳应用。对一门课程而言,搭建课程的慕课网络教学空间,上传教学内容,包括视频、图片、文本等,并设置相应任务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把握教学。学生可以注册登录,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内容,有趣的是,可以将教学内容设为“闯关式”,只有完成了本节相应的任务点,才可以进入下一节内容的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成就感,又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同时空间中还开设讨论、提问等界面以及拓展内容,学生可根据需要自行学习。慕课网络教学空间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是最活跃的创新力,也是最持久的竞争力。教师须以学生乐学、会学、有创新为目标,不断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实施途径,通过高效课堂,解放学习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书生,杨欢.构建学习力:教育技术实践新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09(6).

[2]钱志强.建设学习力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

作者简介:王俊美(1981— ),女,河南新乡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自动控制、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力教育技术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