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再现形成过程,发现数学结论
对于学生而言,数学不应当是独立于其生活之外的“外来物”,不应当是封闭的“知识体系”。弗兰登塔尔指出,数学教育不能从已经是最终结果的那些完美的数学系统开始,不能采用向学生硬性嵌入一些远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数学结构的方式进行。他认为,即使是儿童也已经具有某种“潜在的发现能力”,让他们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是完全可能的。数学教育应当从发展这种潜能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上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有意识地展示出知识背景和形成过程,适当讲解数学结论的“来龙去脉”,使呈现给学生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数学的结论“活”起来。教师要想办法向学生讲解数学思想的发生和数学的发展道路,使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血有肉、生动有趣的。
二、采集生活数据,开放教学过程
学习数学需要思考,而思考需要实践。所以数学课程首先应当让学生知道他们面对的内容是什么,要留给学生可以思考和可以动手的空间。如果内容本身像“天外来客”般地让人感到无法琢磨,学生就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和思考,就会感到茫然和无能为力,教学时尽管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图示或其他演示教学手段,但总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新课程资源观提出,教师应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设计一些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参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使数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打破封闭的教学过程,构建“课前向生活开放——课中再现生活——课后生活延伸”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使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走出课堂,开设这样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既可打开眼界,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并提炼出有效的数学思想及思维方式。
三、数学回归生活,领悟数学价值
“新课标”提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后,让学生充分思考,用学到的方法解决如何包装这一生活问题;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进行路程应用题的教学时,学生从自身的行为演绎中感受到“相对”“同向”“反向”的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现象,运用数学知识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然后再回归到生活,從而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去感悟数学。
当然,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下的表现,更在于学生的非学校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尽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国的中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着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了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的问题。在学生的练习中往往是已被老师加工、抽象好的问题,条件不多不少,结论恰当适合。长期大量的练习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然而实际问题的解决却常常不是这样,实际需要我们把生活中模糊的问题提炼成比较明确的数学问题,需要自己选择解题策略。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让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会给学生留下相对深刻的数学感悟,但是,教师要注意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能单纯地用“生活化”冲淡了“数学味”。如果学生因为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或者牵强地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搬入课堂,让学生感觉教师只是变了一个出数学题的花样,就无法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应用能力起到太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明水县滨泉凤亭小学)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