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泽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0—0024—01
一、我国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教育中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不足。纵观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发现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对留守儿童关注力度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深入了解不足。目前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的信息记录仅停留在了表面上,记录内容涵盖留守儿童父母的姓名、联系方式及家庭地址等简单信息,却没有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各自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爱好等详细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如此对留守儿童详细信息关注的疏忽,容易造成师生间存在距离感,不容易促成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培养其良好习惯的形成。其次,教师主观上较容易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目前教师将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了对班级成绩、组织纪律及学风建设等方面上,缺少对留守儿童专门性的管理工作,这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失衡与教育中频频出现问题。
2. 家校间缺乏有力的沟通。目前,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普遍存在家校间缺乏有力沟通的情况,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由于工作量大,日常工作琐碎,因此,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内容,主要因学生在校突发意外情况或者寻衅滋事所引起,因此,对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一些表现及心理变化等,教师未能与家长进行长时间的有效沟通;从家长方面而言,因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务工在外,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等原因,这些家长不会主动向教师打电话咨询学生在校的诸多情况,遇到教师主动打电话问询时,家长也多半会以为学生在校是否存在惹是生非等行为,由此可见,家校间的沟通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纪律问题上,而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学习情况的沟通则甚少出现。由于教师与家长间对留守儿童心理变化情况等未能引起有效重视,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方面,因缺少家长与教师的及时鼓励,容易出现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下滑严重等情况。
二、解决策略
1. 丰富课余生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因留守儿童在校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因此,在重塑班级管理建设中,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班级中按照留守儿童家庭地域划分出帮扶小组,由各位代课教师充当组长一职,肩负起对这些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思想等方面的指导,如此,不仅可以减少教师个人的工作压力,也可为小组内的留守儿童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助的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内,不仅可供师生间进行有效交流,还可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学会与人交往;二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可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丰富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大赛等,不仅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帮助其发掘自身特长与优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养成主动求知学习的习惯,培养起责任心,如此,可借由外部环境所创造出的平台与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利用师生间缔结的信任与友爱关系,帮助留守儿童纠正过往不良陋习,让学生能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到对自己的关照与教师向自己传递出的善念,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更愿意将内心的痛苦倾诉出来,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也更愿意向教师虚心请教。
2. 积极促进教师与留守儿童父母间的沟通。虽然教师在留守儿童教育活动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在儿童成长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家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家校间的合作,共同对留守儿童进行有力的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家校联系卡,通过定期家访及电话咨询等形式,为教师与家长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与定期沟通的习惯。教师可将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生活近况等信息告知家长,也可从家长那里把对留守儿童个人的性格特点及行为习惯进行了解,从而在日后教育活动中能更适宜地针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具有針对性的教育活动;二是利用家长返乡时机,召开家长会,诚邀家长参与到儿童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帮助儿童与家长间建立起情感纽带,增加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三是教师可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加强沟通,认真听取这些留守儿童回家后的表现,并将一些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方法灌输给这些临时监护人,促使其能和学校形成合力,助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这些远离父母的儿童提供心灵的港湾。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