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抛物线的考点和题型总结

2018-07-21 01:43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数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焦点抛物线半径

四川

谭 莉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

高中数学中抛物线的考点和题型总结

四川

谭 莉

根据教学经验,高中数学选择、填空和解答题都比较偏好考查抛物线的相关性质,而且常常作为试卷的较难题甚至压轴题出现,学生拿到这种题,经常算错,或是无从下手,慢慢的,对这种题产生了畏惧心理,因此,对高中数学抛物线的常见考点做一个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学生了解了出题人大概会从哪些方面去考查抛物线的性质,就能在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性质的练习,以便熟练掌握和应用,再看到这类题,就不会担心没有思路,也不会担心算不出来了.对于中等生和待优生而言,学生事先知道抛物线考查的方向,打有准备之仗,非常必要.

一、与抛物线相关的常见结论及证明

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焦点F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M为AB的中点,直线l为抛物线的准线,交x轴于E点.P,Q分别为AF,BF的中点.过点A作AA′⊥l于点A′,过点B作BB′⊥l于点B′,过点M作MM′⊥l于点M′.

设A(x1,y1),B(x2,y2),则有以下结论:

【结论四】以焦半径|AF|或|BF|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

【结论五】以焦点弦|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二、抛物线在选填题中的常考题型

题型一:轨迹方程

【例1】动点M(x,y)到点(2,0)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离大2,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综上,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y2=8x(x≥0)或y=0(x<0).

【例2】动点M(x,y)到点(2,0)的距离比到直线x=-1的距离大1,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y2≥0,∴y2=4(x-1)舍去;

综上,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y2=8x(x≥0).

以上两个问题考查的是轨迹方程,两个题说法非常相似,仅仅在数据上有所不同,导致结果大相径庭,例1答案由抛物线和射线两部分组成,例2答案只有抛物线这一部分,而学生们经常看到这个题后,会想到抛物线的定义,所以直接找到焦点和准线,算出参数,得到抛物线的方程.这样的做法,会使得例1这种题出现错误,学生得不到分数,所以笔者认为,这两个题应该对比出现,让学生们明白,有时候数据的一点点不同,会造成结果上很大的差异,所以做题的时候,一定要严谨,考虑周全,不能凭感觉解题.

题型二:抛物线的定义

(一)抛物线定义的简单应用

【例3】如图,设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不经过焦点的直线上有三个不同的点A,B,C,其中点A,B在抛物线上,点C在y轴上,则△BCF与△ACF的面积之比是

( )

解析:分别过A,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A1,B1,

(二)利用抛物线定义求最值的问题

【例4】已知定点Q(2,-1),F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动点P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当|PQ|+|PF|取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过点P,Q分别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为P′,Q′,由定义可知,|PF|=|PP′|,

∴|PQ|+|PF|=|PQ|+|PP′|≥|QQ′|,

【例5】已知抛物线x2=4y上有一条长为6的动弦AB,则AB的中点到x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

以上三个题,都直接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在高中阶段,抛物线的定义非常重要,是高考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让学生高度重视,例3直接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例4和例5考查的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解决最值问题,比例3的难度大一些,但是仔细归纳一下,也能发现解题的规律,基本上考查的都是两点间直线段最短,或者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所以可以多从这些方面去想,便能找到解决方法.

题型三:以抛物线的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与y轴一定相切

【例6】设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点M在抛物线上,|MF|=5,若以MF为直径的圆过点(0,2),则抛物线C:y2=2px(p>0)的方程为________.

本题考查了以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与y轴的关系,不难发现,两者是相切的关系,如果这个题,事先不知道这个性质,学生采用硬算的方式,那么计算量非常大,当然也能得到正确答案,但是在考试的时候,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和能力把这道题硬算出来,如果事先学生知道这个性质的话,哪怕是有一点印象,就会朝着这个方面去论证,然后解决这个题就非常方便了.所以,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把抛物线的常用性质归纳给学生,让学生们事先有心理预期,这样在考场上才能自信而高效地去攻克这些题.

题型四:抛物线焦点弦的两端点的横坐标之积为定值,纵坐标之积为定值

【例8】斜率为k(k>0)的直线l经过点F(1,0)交抛物线y2=4x于A,B两点,若△AOF的面积是△BOF面积的2倍,k的值为________.

【例9】如图,抛物线y2=4x的一条弦AB经过焦点F,取线段OB的中点D,延长OA至点C,使得|OA|=|AC|,过点D,C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G,则|EG|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设A(xA,yA),B(xB,yB),

由于A,B是焦点弦的两端点,∴yAyB=-p2=-4,

题型五:抛物线的焦点弦被分成的两条焦半径的倒数和为

【例10】斜率为k(k>0)的直线l经过点F(1,0)交抛物线y2=4x于A,B两点,若△AOF的面积是△BOF面积的2倍,则k的值为________.

解析:∵AM,BN都是焦点弦,

∴|AF|+|BF|=20,

由韦达定理得y1+y2=4n,

以上两个题,都可以应用同一条焦点弦的两个焦半径的倒数和为定值来解决,例10属于简单题,它和例8是同一个题,有多种解题方法,但是例11属于难题,这个题如果不应用这个性质,硬算是算不出结果的,学生容易选择放弃,但是如果学生知道抛物线的这个性质,并且通过题目,发现此题应该是和焦半径的倒数相关的题,由此对题目中的等式进行化简,即可得到|AF|+|BF|=20,再应用焦半径的公式,可得|AF|+|BF|=x1+1+x2+1=x1+x2+2=n(y1+y2),联立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题型六:与抛物线的切线有关的问题

由图可知,当AP与抛物线相切时,∠APB最大,cos∠APB最小.

此题也是一个常考题,求m的最值,转化成了求角的三角函数的最值,对应的刚好是直线和抛物线相切的时候,联立方程组,令Δ=0即可,知道这个思路之后,其实做起来很顺利,但是如果不知道思路,这道题往往在选择题8题以后出现,学生在心理上就认为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如果已经对这种类型的题的考点有预期的话,其实学生们就只需要静下心来,把一个个环节操作出来即可,所以笔者认为提前给学生们归纳一下考题类型,其实是为了稳定学生心理,让学生们心中有数,心态稳定.

题型七:抛物线的焦半径

【例13】已知P1(x1,y1),P2(x2,y2),P3(x3,y3),P4(x4,y4)是抛物线C:y2=8x上的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若|P1F|+|P2F|+|P3F|+|P4F|=20,则x1+x2+x3+x4=________.

解析:由题意,抛物线C的准线为x=-2,由抛物线定义知|P1F|=x1-(-2)=x1+2,

|P2F|=x2+2,|P3F|=x3+2,|P4F|=x4+2.

∵|P1F|+|P2F|+|P3F|+|P4F|=20,

∴x1+2+x2+2+x3+2+x4+2=20,

∴x1+x2+x3+x4=12.

此题是一道容易题,考的是焦半径公式,直接用定义把焦半径换成坐标,即可得到答案,但是如果不从这个方向想,而采用硬算的方式,计算量就会非常大,还不容易求解出来,所以学生们快速筛选出正确简洁的方法至关重要.

题型八:抛物线的参数方程

【例14】过抛物线C:y2=2px(p>0),作两个相互垂直的弦OA,OB,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A,B不是原点,∴t1≠0,t2≠0,

∵OA⊥OB,∴kOA·kOB=-1,

∵M为AB的中点,

∴M的轨迹方程为y2=px-2p2.

此题如果采用常规方法来求解的话,会比较复杂,但是如果采用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把点设出来,把求解的目标表示出来,再采用消参的方式就能顺利求解.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本质就是引入一个参数t,一个坐标表示成t的一次方,另一个坐标表示成t的二次方,再用点进行计算,或者表示求解目标,最后算出参数的值或者消掉参数,题目不好求解的时候,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往往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题型九:联立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来解决问题

得k2x2-(4k2+8)x+4k2=0,

∴直线MN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

此题是圆锥曲线部分的典型题型,就是直线和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联立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直接进行相应的运算即可,学生对此进行过很多训练,所以不再赘述这种方法.

三、归纳和总结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

猜你喜欢
焦点抛物线半径
巧用抛物线定义妙解题
抛物线高考满分突破训练(B卷)
焦点
巧求抛物线解析式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将相等线段转化为外接圆半径解题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