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2018-07-20 03:14田立博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党校党组织

田立博

众所周知,在我國高等院校当中,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行列,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与改革,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升,其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也逐渐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将就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在我国范围内,高校是党员主要聚集区,也是新党员的主要来源地。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对我国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产生直接影响,更直接关系到我国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因此,各大高校必须要将党员教育工作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全面做好党员教育工作。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当前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各类高校都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各类高校每一年招入的学生数量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每一年参与入党的大学生数量也会随之有所增加。但是,我国很多高校的党员教育工作并没有跟上党员数量增长的节奏,其无论是在具体管理措施还是在入党标准方面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善,所以,这就导致了其在后续党员教育工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就其中几个极具代表性的问题做出的简要概述:

1、人学牛党性意识较弱,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

目前,虽然很多大学生在入党之后,能够下意识地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维护好一名党员应该有的形象。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党员大学生存在着相对偏激的意识,他们认为在大学入党就会意味着自己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就开始想办法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毕业筹码。这样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无形当中影响到他们的实际行为,他们逐渐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自以为是,在工作上更是患得患失,怕苦怕累,学习上不努力,有时旷课迟到早退,学习成绩更是越来越差。

2、前后期教育管理比重失调

纵观当前诸多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发现,在很多高校当中,特别是基层党组织都非常看重党员的发展工作,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党员的发展上面,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抓得非常严,但是对那些已经入了党的大学生则采取了相对放任的态度。这就导致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管理的前后期比重出现了严重失调的局面。只注重党员队伍的拓展和培养,而忽略了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3、对党员的考察工作不到位,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

众所周知,一所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在校时间通常为四年,但是,一般情况下,高校考察学生党员的时间都确定在了一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因为时间太短,发展对象较多,基层党支部在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确定培养对象时难以全面把握每个学生的综合表现,结果产生由于把关不严,而导致个别素质不高的学生加入了党组织。

除此之外,当前高校组织党员学习和接受教育的途径基本上就是支部大会的形式,而支部大会的教育形式主要是接受和传达上级下发的一些文件精神或者各项具体指示,这些方式很难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也很难触及到大学生的情感,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党员教育工作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积极致力于转变自身的教育管理观念,从传统的“重发展,轻教育”的管理思想中彻底摆脱出来,根据实际需求将学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笔者建议,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完成此工作内容: 第一,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校门时,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是最为强烈的,但是,他们渴望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却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党组织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教育与引导,发现好苗子,重点考察、培养,争取早发展,以便发挥这些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

第二,一定要严格把好党员的质量关卡。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必须要将党员的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面,一定要将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首要衡量标准,一旦发现党员质量问题,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三,全面做好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高校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力度。

2、及时纠正错误思想,全面提升党员的综合素养

目前,我国高校中很多大学生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后,理论水平仍然不高,综合素养也亟待提升。笔者建议高校在党建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答辩内容以党的基本政治知识、历史、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重要时事为主。除此之外,党组织应为预备党员定期开设理论教育课,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教育,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提高其理论水平;还可组织观看先进人物的电影,学习其先进事迹,使预备党员在这些先进事迹的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

3、施行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的教育方针

第一,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党校和分党校的建设。在高校中,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便是党校和分党校,所以,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如果学院规模比较大,便可以考虑成立单独的分党校,而如果学院规模比较小,也可以尝试和不同的学校联合起来成立分党校,共同致力于优秀党员的教育与培养工作。

第二,加大党员电教室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党员电教室里配备有计算机、投影仪等,储备一些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员教育管理方案的影像资料。

第三,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影响力。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网上党校和红色网站的建设力度,在校园网上尽可能多地去普及党的基础知识,将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内容公示在校园网上面,以便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

综上所示,是笔者就当前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的几点拙见,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党校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预备党员能否参加党组织的民主评议活动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